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历代公主精选传》第十一篇 昌邑公主——昌邑王刘韶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汉四年(公元前94年)汉武帝封刘髆为昌邑王。汉武帝死后,他的另一个儿子刘弗陵继承皇位,史称汉昭帝。昭帝曾把昌邑王刘韶的一个女儿封为昌邑公主(在汉代,王的女儿称翁主,宋代称郡主)嫁给鄯善王,从而引出一段昌邑公主凿河治水的历史佳话来。昌邑公主不仅生得美丽端庄,而且还是一位颇有心计的女子。

生平

汉武帝时昌邑王第五子刘髆之母李夫人,生卒不详。倡家出身,由平阳公主推荐给汉武帝。李氏被封为夫人,生刘髆,有兄弟李延年、李广利。后被霍光追封为皇后。

鄯善原名楼兰,它是西域三十六国中最东边的一个小国,离汉朝最近,去阳关一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有居民一千五百七十户,一万四千一百多人。国土被流沙占去大半,地多盐碱,因此耕地面积很小,国人吃用的粮食,不得不到邻近国家去租种田地,或者靠买粮过日子。牧业比较发达,有驴马,盛产骆驼。可别看他国小民穷,由于地当“丝绸之路”的咽喉,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汉昭帝时,楼兰王勾结匈奴,劫杀过往使臣,堵塞东西交通。当傅介子除掉这一祸患之后,西汉朝廷就立楼兰贵人尉屠耆为其国王,并取长期友善之意,更国名为鄯善。

当时尉屠耆正在长安,送他回国之前,他向昭帝请求说:鄯善国都为扦泥城(今楼兰遗址),离王城不远还有一座伊循城(今名阿不旦),其地土质肥美,希望汉朝派军队到那里屯田积谷。一旦有事,也好有所依仗。昭帝为了满足他的心愿,就派出一名司马,率领四十名吏士前往屯田。与此同时,昭帝为了进一步巩固与鄯善的友好关系,又把昌邑公主嫁给鄯善王尉屠耆做王后。

成就

出嫁前,昭帝问她要什么陪嫁,她说:“我生于帝王之家,身为金枝玉叶,此去异国小邦,并非去享受荣华富贵,因此我不想要什么金银财宝绫罗绸缎,我只恳请吾皇陛下挑选几名精通地理,娴熟水利的能工巧匠,让我带走,那就是朝廷给我的最好陪嫁了。”昭帝听罢连连点头赞许。

昌邑公主一到鄯善,就亲自率领能工巧匠去野外勘测荒原亩田,观察地形地貌,每日餐风宿露,披星戴月。一连忙了几个月,总算准备就绪了。接着她又调来屯田的吏士和鄯善百姓-起,开始划线凿河修渠。由于鄯善国小人少,财力单薄,工程较大,费时较长,干了两三年,工程的进度才到一半,可是国库已经快要空虚了,昌邑公主为了不使这条河渠的开凿半途而废,她慷慨解囊,把她的全部私人积蓄拿出来做为水利建设经费。

当这项工程进行到第六个年头的时候,眼看就要竣工了,昌邑公主由于长年累月的日夜*劳,已经积劳成疾与世长辞了。不久,这条大河终于修通了。它就是今天的库鲁克河,“库鲁克”是维吾尔语,译成汉语就是“干河”。从此,鄯善国的人民才过上了自给自足的好生活。当时的鄯善老百姓,为了感激她的恩德,就把这条河命名为“昌邑公主河”。

传说

当时在民间流传一个美丽的传说,说什么昌邑公主是天上积水星下凡,当她完成了一件功德之后,又回到天上去了。每当夜晚,她总是以深情的目光凝视着鄯善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