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10大名相》第四节 萧何,第一功臣的学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朝初定,满朝文武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汉高祖刘邦在此时正开始着手于评定“元功”的工作,也就是评定功劳的排行榜。当时分封是以爵位及食邑为主,和职务及官禄有关,而“元功”主要在荣誉方面,此外自然也附带奖赏,如同现代的记功、嘉奖和奖金。

被提上竞争排行榜的共有十八人,包括萧何、曹参、张敖(张耳子,继承其父之功劳)、周*、樊哙、郦商、奚涓、夏侯婴、灌婴、傅宽、靳歙、王陵、陈武、王吸、薛欧、周昌、定复、虫达等人。

大部分将领认为晋封时曹参食邑最多,理应获得排行第一。

刘邦笑而不答。

关内侯鄂千秋独排众议,主张萧何第一。

刘邦问其故。

鄂千秋答道:

“曹参虽有野战攻城掠地的功劳,但这一切只能算是一时的功劳。萧何的功劳,却是长期的,影响上自然更大于曹参。”

“想想看,陛下和楚军相峙五年之久,损伤无数军队,有几次甚至被逼得不得不撤退逃逸,萧何却不断仍由关中为陛下补充军力,长达数万之众,让我们能重振军威,屡败屡战。”

“有好几次陛下粮食断绝,全军处饥饿状态,有崩溃的危险,萧何立刻由关中转运粮食,永不休止的提供,保持了我们的战斗力。”

“陛下数次败亡于(指中原)地区,萧何却一圈关中为陛下作后盾此乃万世之功也。”

“今日,即使没有曹参数百次的功劳,汉军仍然可以击败楚军,但没有萧何,情况可能完全不一样了,怎么可以拿曹参的一时之功,和萧何的万世之功相比呢?”

“依照臣下的意见,萧何第一,曹参次之。”

刘邦非常称许鄂千秋的看法,于是以萧何之元功排行榜第一,特赐以可带剑上殿、入朝不必跪拜的特殊尊崇。

为何一个足不出户的文臣有如此殊荣?萧何又有什么策略赢得了这天下第一功臣的美誉呢?历史上的萧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萧何(公元前248年~公元前193年),汉初三杰之一,秦朝时沛县(今江苏徐州沛县)丰邑人。秦朝末年帮助刘邦起义。楚汉战争中,推荐韩信为大将。他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汉朝建立后,以功第一封酂侯。他在为西汉王朝夺取江山和巩固*的过程中,作为西汉王朝开国皇帝刘邦的重要谋臣和得力助手,作出了贡献。

秦朝末年,萧何在沛县衙门里当县令的助理,主管征收财物和掌管刑狱。他以通晓法律法令,主持公道,不枉害无辜而名闻当地。

慧眼识龙,结交刘邦

萧何很善于结交朋友,当时他与泗水亭长刘邦、捕役樊哙、书吏曹参、刽子手夏侯婴、吹鼓手周*,年龄相仿,性趣相投,不久即成了莫逆之交。在这些朋友中,萧何对刘邦的感情最不一般。他见刘邦器宇轩昂,风骨不凡,谈吐也有别于众人,所以对刘邦格外佩服。当初萧何对刘邦给予很大的帮助。

汉高祖刘邦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萧何就经常利用职权帮助他。后来刘邦当了泗水亭长,萧何让经常给予帮助。有一次,刘邦以官吏的身份去咸阳服徭役,临行前县吏们每人只送他三个大钱,唯有萧何送他五个大钱,此事使刘邦长记心头。

萧何对刘邦的生活也非常关心。当时刘邦尚未成家,生活放荡,经常和一些女人来往。萧何觉得长此下去,总不是个办法。于是,在萧何的介绍下,刘邦认识了县里一位富人吕公。吕公设宴招待了刘邦,并请县令做媒,把女儿吕雉嫁给了他。刘邦没有想到,经萧何一引见,分文未花,既吃了美酒,又得了娇妻,心中对萧何十分感激。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九月,刘邦奉命押送一批徒役前往骊山。途中,逃走了不少人,使刘邦无法回去交差,他索性把徒役都放掉,自己也准备逃走。县令听说了此事就把刘邦的妻子吕雉抓了起来,萧何便与曹参等人秘密与刘邦联系,积极营救吕雉,并派人把他们母子送到山上与刘邦团聚。这件事使刘邦夫妇大为感动,萧何在他们中的位置更为重要了。

萧何早年善待刘邦,真可谓慧眼金睛。刘邦虽然表面*形骸,骨子里却与萧何一样,并非庸俗之辈。一次刘邦出差咸阳,偶遇秦始皇外出时威严雄壮的气势和仪仗,不禁大声感叹:“啊!大丈夫应当这个样子!”由此可见其早已心怀鸿鹄之志。所以,萧何与刘邦可谓心灵相通,志趣暗合,萧何庇护刘邦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萧何虽为县衙助理,表面上勤理政务,似乎与刘邦蔑视权贵迥然不同,但他与秦始皇晚年的昏庸及秦二世时的暴政也早已心怀不满。

秦二世时,一次朝廷派御史到沛县监查地方官吏为政行为,萧何奉令跟随御史巡查,由于其努力,办事能力强,很快被提升为泗水郡的卒吏。其后萧何又因政绩出色而受到御史赏识,御史极力上书朝廷,推荐萧何去中央任职。对此,萧何却没有领情,婉言辞谢了御史大人的一番好意和厚爱,拒绝上京为官。当然,萧何此举并非轻率和不识抬举,实际上,他早已看出秦王朝的**无能,并预感到其必然灭亡的命运;他也不愿助纣为虐,与暴君为伍。因此,他没有去秦朝当官。按常理,萧何似乎失去了一次升迁的机会,然而历史却有力地证明,萧何此举反而成就了他一生的事业,可谓万人难料的一代俊杰。

镇国安民,坚固后方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爆发,天下起义军相继揭竿而起。这时的萧何仍在沛县,他和曹参、樊哙、夏侯婴、周*等人时常聚会,密切关注着时局的发展变化,并暗中与在芒砀山(即芒山、砀山的合称,两山皆在今河南商丘永城东北)中的刘邦保持着联系。

陈胜兵起蕲州(今湖北黄冈蕲春县蕲州镇),传檄四方,东南各郡县杀戮官吏纷纷响应。萧何所在的沛县与蕲州相近,眼看烽火遍地,沛县令万分恐惧。萧何见时机来临,就向县令建议,请刘邦回来,才能确保沛县平安无事。县令素知刘邦善于结交天下英雄,只要他肯真心助己,正是一位干城之选,因此满口答应,应让樊哙去召刘邦回县。临行前,萧何、曹参、樊哙等人一起商议,让樊哙劝刘邦趁机起义,他们在城内策应,杀县官、夺城池,然后再向外扩展。结果萧何等人的主张与刘邦不谋而合,便很快夺取了沛县。

此后刘邦转战沙场,萧何一直跟随刘邦左右。刘邦的部队攻入秦都咸阳之后,许多将士都争相抢夺秦朝国库里的金银财宝,刘邦有些坐不住了,贪图享受荣华富贵,萧何却不争夺财宝,他率领一批手下人,将秦朝收藏的所有的地图文件都收集起来。这是萧何与众不同的最大的一点,是萧何之所以为萧何的点睛之笔。一帮子农民起义军,蜂拥杀入秦的首都咸阳,又蜂拥杀入皇宫和达官贵人的府邸,能干出什么事来?当然是抢劫。金帛钱财美女珍玩,都在他们抢劫分赃之列。什么文书、档案、地图、户籍、法律、法令,谁知道它们是什么,有什么用?只有萧何认识它们,知道它们的价值。所以,他像别人抢劫金银珠宝一样去争夺这些至宝,收藏起来。这样,萧何这个人物,就从千千万万个他的同事中间凸现出来了。萧何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这与他的经历有关。他是秦*的一个基层公务员,他懂得这些文书、资料、法律、档案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这个行动,他已经给自己在新*中的角色、地位作了一个准确的定位。他是刘邦集团的总管家:战时是根据地的最高行政长官和后勤部长,夺取*后就是当仁不让的丞相。

项羽*咸阳后,把刘邦分封到偏僻穷困的巴、蜀、汉中一带为汉王,刘邦忍不下这口气,决定和项羽决一死战。萧何劝刘邦:大丈夫能屈能伸,暂时先服从项羽的分配,先去汉中为王,然后招兵买马,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力量。只要卧薪尝胆,奋发图强,天下早晚要属于刘邦的。因此,刘邦开始醒悟,迅速带领兵马来到汉中。此时,萧何被任命为丞相。刘邦在汉中暗自培养自己的实力,招贤纳士,治理巴蜀,逐渐变得强大起来。

刘邦进攻关中时,萧何留守汉中,他全力以赴,征集兵源,筹备粮饷,保证了刘邦在前线的作战需要。刘邦攻下关中后,东出函谷关,继续与天下诸侯争雄,而刚占领的关中正是满目疮痍,萧何又赶来进行了一系列的治理整顿。他辅佐太子刘盈,订立规章制度,建立宗庙、社稷、宫室,设立地方*等。可以这样说,刘邦率领将士在前方开拓疆土功不可没,而对于所夺得疆土的巩固,却全都应该归功于萧何。正是由于后方的巩固,军备物资的充足,刘邦才能不断地向前开拓疆土,与项羽争夺天下。

获得了秦朝收集的文件和地图后,萧何帮助刘邦就很清楚地知道天下各处要塞,百姓户口,何处强弱,人民的疾苦,因此刘邦再和项羽交战时,总是得到地利优势,屡次击败项羽,即使有时候失利,刘邦也是很容易找到撤军、逃跑的路线,而不至于被全军歼灭。楚汉战争初期刘邦实力弱小,和项羽相去甚远,这对刘邦最终强大起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楚汉战争爆发后,刘邦率军和项羽争天下,观众的后方基地,刘邦就交给萧何看管。关中地区是刘邦的根据地,是刘邦发展的根基,如果关中地区失守,刘邦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把关中地区交给萧何,充分说明了刘邦对萧何的信任。萧何也没有让刘邦失望,体现出了超凡的治理内政的能力,刘邦在前线作战,需要大量的供应给养,萧何总能够在后方为刘邦及时地补充,使刘邦转被动为主动。为了防止刘邦对自己起疑心,萧何还主动把自己宗族里面的人都送到前线去作战,这样就对萧何更加放心,而萧何也可以高枕无忧,安安心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了。

独具慧眼,识将认才

萧何不仅独具慧眼以发现刘邦这样的非凡之人,他还是一位识将认才,大度能容的人才。他善于识别人才,给刘邦推荐了有军事才能的韩信,在楚汉战争中,他留守关中,保证了前方粮饷供应和兵源的补充,使刘邦无后顾之忧。因此,楚汉战争结束后,高祖刘邦以他功高,封他为酂侯。他一生治国有方,制定的法令严明齐备。他不计前嫌极力推荐曹参做下一位丞相。他死后曹参一直按他的法令办事,仍然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汉初三杰中,韩信的出身最卑微,在他还是一个平民时,就受到许多人的奚落和唾骂,而且还有后来人们常说的“*之辱”。后来项梁率军渡淮河时,韩信参加了义军,但他在项梁的手下没有什么作为,项梁兵败身亡,他又投奔项羽,项羽又任命他做个卫队的郎中,他曾经多次向项羽出奇策,都没有被采纳。汉王刘邦到了蜀地,韩信逃跑投归刘邦,仍默默无闻。后来滕公夏侯婴见韩信谈吐不一般,便向汉王推荐韩信,但汉王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可是韩信仍未被发现有什么特长。韩信与萧何多次接触,萧何很赏识他。后来许多将士都进军途中逃跑了,韩信觉得在汉王手下仍不能展示他的才能,也随着逃跑了。萧何知道后,立即追回。此时,刘邦正准备收复关中。萧何就向刘邦推荐韩信,称他是汉王争夺天下不能缺少的大将之材,应重用韩信。刘邦采纳萧何建议,七月,择选吉日,斋戒,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从此,刘邦文依萧何,武靠韩信,举兵东向,争夺天下。

汉高祖在为功臣分功时,众将觉得曹参功劳最多,应排第一位。但结果是萧何第一,而曹参第二。过去萧何与曹参同为沛县的小吏,两人相处很好,交情很深,但到了后来分封将相后,两人有了隔膜,曹参总是与萧何对着干,或者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两人关系就这样紧张起来。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病死。萧何辅佐太子刘盈登上帝位,即汉惠帝。惠帝二年,年迈的相国萧何,由于长期为创建汉业*劳,终于卧病不起。惠帝亲临病榻探视相国病情,趁机询问以后的事情,说:“您去世之后,谁可以代您为相?”萧何回答说:“皇上你最了解臣下的心思了,还是请皇上自己决定吧。”惠帝又问:“曹参怎么样?”萧何素知自己不如曹参贤能,听了惠帝的话,竟挣扎起病体,顿首回答说:“皇上如果能得到曹参的辅佐,我即使死了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萧何与曹参虽然存在过矛盾,但萧何始终不计前嫌,举荐曹参,这是萧何大度能容的体现。

设计消疑,自污保身

萧何有缺点,他的缺点是只知道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只知道竭尽全力为刘邦*多做贡献,而不懂得在关键时候,要去琢磨揣度刘邦在想什么。为此,他几次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危机。亏得有好心人帮助,他才一次次化解了危机。萧何并非聪明不及张良,而是对刘邦的了解深度不如张良,明哲保身的哲学境界不如张良。

萧何是刘邦的同乡,刘邦任泗水亭长时,他曾以沛县主吏的身份多次袒护刘邦。沛县起兵后,他一直辅佐刘邦争夺天下,在还定三秦、楚汉战争中立有大功。萧何拥戴刘邦,为刘邦成就帝业可谓呕尽了心血。然而,由于萧何功高震主,曾多次受到刘邦的怀疑。

第一次是发生在高帝三年(公元前207年),当时刘邦与项羽在京(今河南郑州荥阳东南)、索(今河南郑州荥阳城内)一带相持不下,楚汉战争处于相持阶段。萧何身在根据地关中,负责根据地的巩固和前方的军需供应。这时,刘邦多次派使者从前线回到关中,向丞相萧何表示慰劳。萧何对于刘邦的慰劳并没有多想什么,而此时一位名叫鲍生的先生向萧何提醒说:“汉王在前线风吹日晒,风餐露宿,却多次派使者来对您表示慰劳,这是对您有疑心啊。为您着想,不如派遣您的子孙兄弟凡是能手持兵器作战的,一律送到前线,只有这样,汉王才能更加地信任您。”于是萧何送子弟上前线,刘邦果然十分高兴。试想一下,在战斗环境异常艰苦、鹿死谁手尚未分晓的情况下,对下属刘邦最担心什么?最担心下属和他不一条心,见风使舵,脚踏两只船,更不用说投敌叛变了。谁要是能够把自己甚至整个家族的前途命运,都捆绑到刘邦的战车上,谁就能取得刘邦的信任。几年后,刘邦平定天下、论功行赏时,说了这样一句话:“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这说明他对萧何在他困难时举宗助他是念念不忘的。在别人的提示下,萧何在关键的时候走对了关键的一着棋,化解了一次危机。

第二次是在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韩信谋反,吕后采用萧何计诛杀了韩信。韩信被杀后,刘邦派使者拜萧何为相国,加封五千户,并为相国专门组建了一支五百人的卫队。这是极为少见的荣耀,大臣们都来向萧何表示祝贺。按理说,这样的嘉奖萧何受之无愧。尽管韩信由于他的推荐而显赫,但一来他与韩信长期不在一起,决无结成死党的嫌疑,二来韩信的上当、落网,乃是采用了他的建议。在韩信的问题上,无论过去与现在,萧何都是为刘邦立了大功的。面对嘉奖,萧何可以坦然接受。恐怕萧老相国当时也是沾沾自喜的吧。召平此时对萧何说:“祸难开始了。因为韩信谋反,皇上疑心你了。这五百人不是保护你的,是监视你的。你还是推却新封,拿出全部家产来劳军。”萧何听从了召平的建议,刘邦果然非常高兴。

这是与刘邦的猜疑引起的,当时萧何并没有想到这些。其实萧何应该要像召平一样,吃准刘邦此时的心态,需要回顾一下历史。

刘邦平定三秦,东出函谷关后,在江苏、河南的彭城、荥阳、成皋一带与项羽打了四年的仗。其间败多胜少,多次死里逃生。最后之所以能反败为胜,除了自己的努力外,主要得益于韩信、彭越、英布三人。韩信率领汉军,消灭了黄河以北多支归附于项羽的诸侯军,先后平定了魏、代、赵、燕、齐,最后与刘邦一道围项羽于垓下。彭越、英布分别在梁、楚广大的项羽控制区内开展游击战,配合刘邦的军事行动。韩信、彭越,当时都处于一种“助楚则楚胜、助汉则汉胜”的特殊地位。可以说,没有这三人的支持,刘邦是不可能最终战胜项羽的。所以,在高帝四年、五年,尽管刘邦心里不愿意,他还是听从了张良的建议,先后封韩信为齐王(后改封为楚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九江王。这个决定,对扭转战局,彻底消灭项羽,起到了关键作用。

消灭他亲自封的异姓王,是从刘邦当上皇帝之日起就定好的大向方针。有人举报韩信谋反,在没有任何证据、也没有进行任何调查核实的情况下,他抓了韩信,撤销了他的楚王封号。虽然后来不得不释放,但楚王已经变成了淮阴侯。彭越只是因为没有亲自随刘邦去讨伐陈豨,被怀疑为谋反,最后,在刘邦与吕后双重阴谋的迫害下,被夷灭三族;刘邦还将彭越的肉煮成肉汤,遍赐诸侯们“品尝”。刘邦从高帝五年当上皇帝,到高帝十二年四月去世,七年中“平叛”的战争几乎不断。除了与匈奴的平城之战外,攻打韩王信、陈豨、黥布、臧荼、卢绾,几乎都是消灭异姓王的战争。当然,不愿坐以待毙,不得已而首先发起叛乱的例子也有,黥布就是。

萧何没有被封王,但除了不掌握军队外,他的影响力比任何一个异姓王都大。韩信谋反未遂被杀后,刘邦心有余悸。尽管彭越、黥布当时还在,但解决他们,只是时间问题,何况这二人的影响要比韩信小得多。真正能给刘邦心中留下阴影的,应当首推萧何。这个阴影不会因为萧何设计捉拿了韩信而消失。所以,给你一支五百人的卫队,不是宠信于你,而是对你不放心。正因为对你不放心,才会在表面上对你更加亲热,更加关怀备至。捐献财物,辞谢封赏,诚惶诚恐,以示效忠和无私,萧何当时所能做的,也只能如此,所幸这些措施暂时还收到了效果,萧何度过了第二次危机。

第三次发生在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黥布造反,刘邦亲率大军平定黥布叛乱的过程中。尽管萧何还像往常那样兢兢业业地工作,献出私产捐助军队,但刘邦的使者又开始频繁光顾,询问相国的日常起居和其它琐事了。

其实这是又一次刘邦对萧何的猜疑,这次与前两次已经大不相同,这次让萧何真的不知所措了。尽管这一次与第二次相隔不过一年,但形势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第一,韩信被杀几个月后,彭越接着被杀,黥布离被消灭也为时不远,异姓王的威胁已经消除。第二,刘邦因战争中多次负伤,身体明显不支,已经来日无多了。他对此已有预感,急于要安排后事。异姓王被消灭,去掉了他一病。此时他心中的第一件大事,是谁来继承皇位。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影响子孙后代坐稳皇位的隐患?萧何的功劳、声望、能力、甚至忠诚,对他都是潜在的威胁。他不担心张良,张良早就聪明地逃出红尘之中了。只有萧何的谦虚、谨慎、兢兢业业、克己奉公,让他感到害怕。这与刘备在白帝城临终时对诸葛亮的担心一模一样。这时,要消除刘邦的担忧,若再靠捐献财物、辞谢封赏、努力工作,表示效忠,恐怕只会适得其反。这时,只有明白无误地表示自己没有政治野心,不会去篡夺刘氏江山,只求安享荣华富贵,为子孙后代多留福荫,才最能使人信服。

萧何在门客的建议下,表演了这样一个“求田问舍”的新角色,不顾自己的一世英名,竟用低价强买了老百姓很多房屋地产,刘邦班师时,结果居然被数千百姓告到刘邦那里。刘邦大喜,将控告书全部发给萧何,说:“你自己去道歉吧。”

萧何到了老年,终于遭受了一次牢狱之灾。起因正是他的“求田问舍”。皇家公园上林苑地方辽阔,萧何觉得长安城太小,最好将皇家公园让百姓前往耕种。刘邦大怒,说:“相国定是拿了生意人的黑钱”,有受贿之罪,把他关进牢里去。很显然,是萧何的这次为民请命,无意之间打破自己“求田问舍”的假面具,一个原本面目的萧何,又**裸地*在了刘邦的面前。原有的猜忌、担心,在行将就木的刘邦心中,又一次强烈地泛起。要在自己活着的时候解决这个隐患,刘邦终于下了决心。决心一旦下定,就要急于实施,于是,连借口是否合适,是否经得起推敲,是否能服众,一时都无暇顾及。然而,在萧何被关入监狱之后,刘邦却不能不认真考虑这些问题。他一旦处置了萧何,就必须给朝野一个交代。另外,萧何是否会在自己死后真的不利于儿孙,是否一定要除掉萧何,这个矛盾在他心中始终在激烈地斗争着,并未最终解决。

思想斗争的结果,刘邦放弃了处置萧何的最后一次机会。这一幕的草草收场,留下了让人回味无穷的余韵。人们都来说情,说萧何要反早就反了,为百姓说话是相国的职责。刘邦听了,道理虽对,心里面仍不舒服,但把萧何放了出来。萧何素来恭谨,赤脚前往行礼。刘邦对从监狱里释放出来、前来谢恩的萧何说:“相国,算了吧,你是为民请命,我是桀纣无道之君,你是贤相。我这次关你,是想让老百姓都知道我的错误啊。”这几句话说得极重,萧何哪敢再言?只有叩头谢罪的份。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就在这样一番言不由衷的哈哈声中收场了。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一个领导者有一贤相辅佐,两人定是如鱼得水,志同道合。实际上事实往往不然。贤相固然少不了,但相太贤,总有威胁主子权势的可能,所以一定要把他整得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刘邦与萧何能有良好的配合,一方面是萧何能尽心竭力为汉朝效力,另一方面也在于萧何的善于审时度势,不居功,不自傲,避免让刘邦产生功高震主之感。他谨守臣节,不惜贬抑自己来消除刘邦的疑心。故而萧何与刘邦的良好信任关系一直保持着。

历史上对刘邦处理与将相之间的关系多有非议,尤其是建立西汉后,刘邦对将相有着猜疑、排挤甚至诛杀的行为。刘邦本为雄猜之主,对功高之臣颇含猜疑,但刘邦不失有为之君,只要臣子不居功、不自傲,常自贬抑,他也不会无端迫害。而对这样的雄猜之主,更需要丞相谨守臣节,萧何做得不错,故能与刘邦形成良好的合作态势,从而一起制定了汉初许多正确决策(如休养生息、低税政策等等),保证了政局的稳定,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萧何是以一代名相名留史册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