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陈桥到崖山》西征东伐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周显德2年(955)。之后,唐天复2年(902),杨行密进爵成了吴王。天祐5年(908),徐知诰帮助养父徐温杀掉了杨行密长子、吴王杨渥和权臣张颢,拥立杨行密次子杨隆演,独掌吴**政大权。天祐15年(918)6月,徐知诰在徐温长子徐知训被大将朱瑾所杀的情况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润州过江平叛,从而得到了徐温的赞许,开始执掌吴国庶政。吴顺义7年(927)10月徐温死后,徐知诰以超人的政治手腕迅速平定了吴国内部,于11月扶杨行密第四子杨縛称帝,并成功排挤掉徐温的另一亲生儿子徐知询,将自己迅速蹿升为吴国内说一不二的第一权臣。在北方的后唐政权灭亡不到一年,吴天祚3年(937)10月5rì,接受杨縛的禅位,成了又一个唐政权——南唐的开国皇帝。将自己说成是伟大的天可汗的第三子吴王李恪的四世孙(竟与唐代宗李豫一个辈份,不知怎么算出来的?那么多年只传了短短四五代),将自己改名换姓为李昪。这位南唐烈祖是位杰出政治家。在他推行的报境安民、与邻交好的政策下,短短5年多皇帝生涯,他竟然积下了超过一千万缗的铜钱。56岁的李昪给自己长子,唐元宗李璟的最后遗言是“你要牢记:如你对周边小国用兵,中原王朝必会发兵南下,所以你要尽量与周边各国保持友好睦邻。而中原王朝则是我南唐的死敌。但北伐困难重重,一定要等到北方大乱的合适时机方能出兵北伐,周边小国必不敢轻举妄动。我已为你留下了巨大的军需储备。你现在要做的就是一守成之君,耐心等待北方的机会”可惜的是李璟并没有遵守父亲的遗言,两度不合时宜的对左右用兵,终于耗尽了自己的国力……

南唐保大3年(945)8月,李璟乘王氏兄弟分裂,大将连重遇兵变之机,发兵灭闽。福州守将李仁达先投降南唐,后将福州转投吴越。而建州的闽主王延政、泉州王继勋、漳州王继成、汀州许文瞋先后向南唐投降,李璟又新设了一剑州。表面上,南唐多了5州之地,但2年之后,被他自己任命的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从漳、泉2州逐出。2年中,闽地兵事连结,李璟最后只是名义上占有了闽。而此时正是北方乱到极致的一年(947),这一年,契丹灭了后晋,而刘知远像回家一般,从太原到了一次开封,就轻轻松松的成为后汉高祖。试想这时李璟如没有闽地的麻烦而出兵北上,这天下牛耳又将由谁来执?

没能吸取教训的李璟在保大9年(951)10月,乘马氏兄弟分裂,派大将边镐发兵灭楚。南唐疆域仿佛一下又多了10多个州,然而一年不到,被称为‘边佛子、边菩萨、边和尚’的边镐就将楚地搞得一团糟。马希范的旧将刘言将其赶出湖南。楚国的岭南之地为南汉所得,剩余各州纷纷归顺新的湖南之主刘言。而951年正是郭威改朝换代的这一年。如没有再次深陷西边的泥潭,这时的李璟如和北汉的刘崇南北夹击,中原之鹿又将由谁来逐得?总观李璟的这两场用兵,可说都是虚假的胜利,只得到了汀、建2州之地(漳、泉2州名义上也算南唐的。至于楚,则名义上也没捞到),却耗尽了自己父亲留下的丰厚遗产,错过了最佳的2次北伐机会。现在在柴荣的兵锋下,李璟即将吞下不听父皇遗言的恶果……

现在南唐全境共有35个州,其中14个州在淮河与长江之间。这淮南14州正是柴荣念兹在兹的一片沃土。面积和石敬瑭割给契丹的16个州差不多,是自己刚收复的4个州的数倍。且出产丰富,经济发达。更重要的是纵观历史,除了南北朝的最后一朝南陈之外,没有哪个南北分裂的政权是真正以长江为界的,单守长江是绝对守不住的(东晋、南朝的齐、梁、南宋与北方政权都是以淮河为界,三国的吴魏分界在淮河长江之间,南朝的宋与北魏的分界则远远在淮河以北)。但柴荣估计不会想到,为了拿下这14个州,自己竟要花上2年多的时间并3次亲征,最后也只拿下了10州。剩余4州是李璟割让给他的……

周显德2年(955)11月初一,柴荣以李谷为主将,王彦超为副将,率韩令坤等12将杀奔淮南而去,在淮河的正阳段架起了一座浮桥。12月,大军抵达寿州城下。南唐的寿州守将刘仁瞻是一个强人。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敌人,哪怕是柴荣、赵匡胤这样最高级别的人物,他的寿州城承受了一年多的强攻,依旧岿然不动。直至他死,柴荣依旧对刘仁瞻和寿州城无计可施。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遍观五代十国所有臣子之后,仅仅给了后梁王彦章、后唐裴约、南唐刘仁瞻3人以最高荣誉,称他们为忠臣第一等——死节之士。

刘仁瞻据守寿州城,李璟也马上做出了反应。刘彦贞率兵2万火速增援寿州。皇甫晖、姚凤率兵3万进屯定远。李谷久攻寿州不下,又遇南唐水陆援兵并发。刘彦贞的救兵赶到来远,没有去救援寿州城,而是顺流而下,要烧毁李谷建在正阳的浮桥。李谷只能一面退兵正阳,并且上书请求支援。

周显德3年(956)正月,柴荣正在忙另一件大事:扩建京城汴梁。正月4rì,柴荣征发十万丁夫在汴梁城外又筑了一道外城墙。同时将城内建筑重新拆迁。事毕,汴梁城高池深,城内道宽路平。做完这一切的柴荣在正月6rì下诏亲征淮南。留向训为留守,王朴为副留守,韩通维持京城治安。命李重进为先锋!并派使者告诉李谷:朕亲征来了!围城打援的事由朕来做。你继续给朕围住寿州城!然而李谷一书生,难免有些胆小怕事。还没等皇上的使者到,李谷已烧掉军粮,退保正阳了。不但如此,李谷还上书说此仗难打,恳请皇上退兵。待chūn去冬来,取之未晚。

正月8rì,柴荣已出大梁城。18rì来到永宁镇。你现在让皇上回去,就当出来下淮南旅游一次?柴荣会肯吗?20rì,柴荣到了正阳,马上削去李谷的统兵之职,命李重进火速赶到正阳,接替李谷消灭南唐援军。刘彦贞此时已到了寿州城下,听说周朝大军焚粮而遁,不禁大骄,要去棒打落水狗。刘仁瞻劝道“现在敌军一听到将军的名号就自动遁走。将军已立大功。还是不要追了。万一中埋伏,会毁掉将军一世英名”刘彦贞不听,定要去追。刘仁瞻叹道“此去必败”刘彦贞赶到正阳,正遇见李重进。一场激战,唐兵死伤万余,刘彦贞被阵斩,还有降兵三千。李谷道“不如解送京师”李重进“好啊。不过你有军粮给军押送吗”李谷黯然“已烧干净了”李重进使个眼sè,部将赵晁出去了。三千降兵行至浮桥,赵晁退,周兵出。三千兵死,血染淮河。南唐的另一路援军皇甫晖、姚凤退保滁州的清流关(滁州刺史王绍颜早已逃的不知去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