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庶女慧娘》第四章 点翠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翠阁原先叫荣祖阁,钱老太爷在世时曾做过书房,钱老太爷也是一个风流人物,附庸风雅的事儿没少干,因为喜欢竹的气节,硬是让人从江南移过一片竹林来。

折腾了两年多,还真让他种活了几颗,虽然不多,也给荣祖阁增添了一点翠绿,一抹生机。

所以荣祖阁就成了点翠阁。

到了现在,点翠阁就成了慧娘的蜗居。

说是蜗居,其实点翠阁一点也不小。

三间两进,中间隔着个天井,几株竹子,在一进楼的西边,长到了二楼的楼顶,一进楼原先是书房,后来也留了几架书在里面。慧娘就没动,自己住进了第二进的小楼,将中间做了日常居坐宴息之处,东边做了书房,西边给小丫鬟、婆子住了。自己和两个大丫鬟碧苏、墨菊住在二楼。

偶尔慧娘也会去一进楼里面找几本书,大多都是找几本地理志,或者趣闻轶事,了解一下这个世界的历史并且打发一下无聊的时间。

这会儿,墨菊已经等在点翠阁二进楼的门口,看到慧娘赶紧迎上来。

“小姐,今天怎么去了这么久,是有事儿发生吗?”墨菊焦急的问。

平时慧娘去问安,都超不过半个时辰就回来了,今天在哪里待了一个时辰还没回来。

墨菊担心她遇上了麻烦事儿。

这些年呆在小姐身边,也知道小姐有多么不容易。

墨菊拿着脱下来的外袍,梅花刺绣的袖口边上都起了线,袍尾的月牙白都洗成了接近坯布的白色。

这还是小姐为数不多的能穿出门的衣服,待客的衣衫更是少的可怜。

墨菊看向一脸惬意的喝着热茶的慧娘,心里微酸。

“今天还是真有事儿,还是两件大喜事”慧娘喝完热茶,笑着对屋里的碧苏墨菊说道,“父亲来信说,他升官了,还说让我们来年都去盛京”。

“真的,这可是大喜事儿,”碧苏在路上看慧娘在想事情,没有多问,这会儿听说了,跟墨菊一样也很高兴。

自己是小姐的贴身大丫鬟,肯定是要跟去服侍的。

“那要赶紧想想现在要带的东西,免得以后手忙脚乱的”墨菊到底年纪大点,稳重;知道要有很多东西要忙,“小姐,你懂得多,看看能不能把要带走的东西都写在纸上,我们好一样一样的准备。”

“这样好,省事儿,还不乱。”碧苏听了也拍手道。

“这个没问题,待会在写也不晚,不过还有件事要听一下你的意思”说着,慧娘一脸郑重的看向墨菊。

墨菊看着慧娘满脸的凝重,心里也开始忐忑不安。

“什么事儿呀,小姐?”

“是这样的,转了年,你就十八了,”慧娘看着墨菊慢慢的说,“是可以放出去的年纪了,我想问问你,是想明年在进京前放出去,还是跟我去盛京,然后在家里慢慢找个合适的嫁了”

“小姐,我在这边也没什么亲人了,与其放出去还不如跟在小姐身边,而且我也舍不得小姐”墨菊听慧娘说的是自己的终身大事,脸微微一红,就郑重其事的跪下说道,“至于婚事,小姐这边也缺人手,我不想嫁人,想一直陪在小姐身边。”

“哪能一辈子不嫁人呢,我要是真拦着你,以后碰上好的,你还不得埋怨我”慧娘听道墨菊愿意跟着自己也挺高兴,毕竟现在真没什么人手可弄,碧苏年纪还小没有墨菊稳重知事。

如果墨菊走了,一时也调教不出人来接替。

墨菊接着就忐忑的问慧娘:“小姐,是不是出什么事儿了?为什么要躲着徐妈妈?”

“没事儿,解决了一半儿了”慧娘一边让墨菊起身,一边想逗逗她说“你还记得那年我用荷包整蛊薇娘的事儿吗,她可能猜到点什么,跟我要。

钱家请西宾的时候,并不是要把家里的小姐们都培养成十项全能。

只要琴棋书画,女红、厨艺,都要略通,不要用到时两眼摸黑,给钱府丢人就行。其他的可以选两项自己感兴趣的好好练练,不求得个才女,也要有自己所长。

慧娘思考再三,主修了女红和厨艺,一个是觉得有趣,自己喜欢;另一个,是觉得很实用。当然也选修了书法,虽然前世自己也练过,但搁了现在只是拿不出门去呀!

看到自己手里一针一线绣出来的精美的图案,慧娘就有一股成就感;选厨艺还因为自己爱吃。

自己还是林心默的时候就是个吃货,经常没事儿琢磨一些好吃的。

再就是,不管是在家当姑娘,还是嫁人以后,都是要孝敬长辈一些自己亲手做的小物件儿表示孝心的,要是做不好,娘家会认为没教好女儿,婆家会认为媳妇不贤,所以这是装门面的必要技能。

最不济,哪天钱家落魄了,自己靠这两门手艺,还可以养活自己。

想到这儿,慧娘自嘲的笑了笑。

钱家到钱大老爷这代已经是三代为官,祖爷爷也就是钱大老爷的爷爷,少年及第,从一个穷秀才一直做到当朝首辅,可谓官运亨通,不知道羡煞了多少读书人。

钱老太爷六年前去世,去世前是前任的六部之首的户部尚书,也是手握大权的一品大员。

钱老太爷有三个儿子,钱大老爷钱志辉刚升任正四品鸿胪寺卿,钱二老爷钱志德跟钱三老爷钱志赫分别任湖南参政和四川布政使,也都是手握实权的大官。

到了最小这辈儿,钱家大少爷钱裴熹少年中举,明年参加秋闱,没有意外的话也能中进士。

只要钱家不犯大错,最近几十年就没有落魄的可能。

所以,慧娘靠手艺谋生也就是想想而已。

这样想着,慧娘已经坐在了书桌前面,拿出之前练了一半的笔贴,描了起来。

慧娘练得是簪花小楷,最适合现在女子,练了四体,看起来锋芒有余,圆润不足,苍劲霸道。

被外人看到会惹麻烦的。

所以,慧娘重新学了簪花小楷。

大约过了一个半时辰,慧娘感觉脖子酸痛,就停下来休息,朝堂屋走去。

看墨菊端着东西进来,就问道“墨菊现在什么时辰了?”

“回小姐,现在马上就午时了,奴婢端了点吃食过来,想必小姐也饿了吧”墨菊引着慧娘道堂屋圆桌上坐下。

“恩,是有点饿了”看着墨菊端来的酒酿圆子,炒珍珠鸡,莲蓬豆腐,熬得黏黏的八宝粥,还有双色马蹄豆糕,慧娘真感觉到腹中空空、饥肠辘辘了。

大周之前,这里的人们吃饭都讲究一天两餐,在周太祖的带动下,上层的贵族,开始慢慢接受一天三餐。

也许,汉太祖跟慧娘一样是穿越来的,要不怎么也习惯一天三顿饭呢。

不管怎么样,慧娘都得感谢他......

不过,普通老百姓还是习惯一天两餐,主要是家里粮食不富裕,感觉再加一顿浪费。

吃过东西,慧娘带着碧苏在点翠阁里转转,就当消食了。

转上一刻钟,慧娘会习惯去午睡一会儿,这个习惯慧娘这四,你们忙你们的吧”,回头对墨菊、碧苏说道。

求收藏,推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