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威武大明朝》第十四章 登基大典(求收藏推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求收藏,推荐)

钱谦益便与史可法拿着拟好的名单,到宗人府公侯守孝处(朱慈烺登基前也要给朱由检守孝的吧!所以到京的勋贵都在为崇祯守灵呢!)魏国公徐文爵、平西侯吴三桂、定西伯戚光明等十几位公侯伯,请他们作为公卿代表,率领百姓代表上表。这就是历史上经常演的上表劝进,就是由公侯伯、士农工商老人,组成的请愿团,到午门外上表请嗣皇帝登基。

待稍事排练后,翌rì辰时礼部官员便指引请愿团,来到位于紫禁城外朝中路、太和门东侧的会极前上万言表劝进,虽空洞无物,却得一丝不苟地进行。

嗣皇帝(朱慈烺)接到《劝进表》,也也按礼仪作出了谕答,由司礼监宣读于会极门,曰:“览所进筏,巨见卿等忧国至意,顾于哀痛之切,维统之事,岂认遽闻,所请不准。”意思是,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我刚死了爹,心里正痛着呢,哪有心情讨论登基的事儿,所以大家请回吧。

代表们遂赶紧道:“新君至孝,然国不可一rì无君,我等须得再请!”于是再进一表,又被新君退回,这次的理由是,我感觉自己还不称职,所以还是不能答应大家。

这时候公卿和百姓的戏码演完了,钱谦益率领文武百官入会极门,上文华殿,再次请进。还是百官面子大,千呼万唤终于把还沉浸在‘丧父之痛’的嗣皇帝请出来,听宣读官读完百官的第三道《劝进表》。这次新君没有拒绝,而是召集临时内阁(内阁首辅史可法,次辅钱谦益)、)

---分割线---

皇极殿前,天还没亮,锦衣卫的大汉将军们,便来到殿前的丹陛,就是台阶和台阶前的空地上,设置皇帝车驾,侍卫和仪仗,一股脑全摆出来,彰显帝王气象。

此时百官也除掉丧服,穿深sè祭服,从两边的门鱼贯而入,在台阶上按班列好。

然后鸿胪寺卿唱道:“百官行礼。”

于是殿前台阶上的千余官员,便齐刷刷的跪拜行五拜三叩之礼,每次行礼事,官员们的腰间环佩相碰,叮咚作响,朱慈烺瞬间觉得无比悦耳。这就是权利的甘甜!

待礼毕,百官便鱼贯而出,回到奉天门前静候。

奉天殿上,大学生史可法(到běi jīng后朱慈烺新封的文华阁大学生)将《登极诏》奉上,朱慈烺象征xìng的看了看,便由司礼监盖上皇帝宝印,交还给史可法。然后鸿胪寺卿奏请颁诏,准奏后,史阁老将登极诏转交钱谦益,钱谦益双手捧着诏书,神sè肃穆,由左门出皇极殿,过奉天门,金水桥、出午门,到了那抬云舆前,将诏书端正的放在舆上。

此时司礼监总管王承恩(回来参加大典,完了就去南京)恭候多时,便在奉天门上宣读《光武登极诏》,诏书的主打jīng神,其实就是打着崇祯的旗号反对崇祯的政策。另外便是大赦天下;老年百姓以及孤苦无依者,赐锦赐米之类的,总之一句话,寓意天下更始、万民同庆。

另外还有追封周皇后(朱慈烺的生母)为圣母皇太后,陪葬陵寝;明年改元隆武,等等,这些都是诏书应有之意,无须赘述。

(各种求推荐收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