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百科大全书》第一百零二章否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坤下乾上,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否卦的卦象是上卦为乾卦为天,下卦为坤为地,乾为阳卦在外卦而外引,坤为阴卦在内卦而内引,是阴阳正配离心之式,是天地不交、天地配而不享。《杂卦传》:“否泰,反其类也。”《说文》:“否,不也。”泰是通泰,否就是与泰相反的,是否闭。

坤为非,非通匪,乾为人,故为否之匪人。坤为不,巽为利,乾为君子,艮为贞,故为不利君子贞。乾为阳为大,乾又在外卦,外卦为往;坤为阴为小,坤又在内卦,内卦为来;故为大往小来。

上互卦为巽卦,下互卦为艮卦,重卦为渐卦。象征否闭现象的到来是逐渐的,不是一下子就成为否闭的。

否闭现象的到来并非是因为人的因素引起的,而是大自然这个天道使然。君子面对否闭若坚贞不渝则不利,需要变通。大人的阳刚势力消退,小人的邪恶势力增长。某一段朝政否闭,人们往往认为是由于君主昏聩造成的,其实不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就是否之匪人。商朝气数已尽,虽然有微子、箕子、比干三仁,但也挽救不了灭亡的命运。楚国要衰落了,虽然出了屈原,但还被逐放。南宋要亡国,有个岳飞,还是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否闭上下不交,是君主与臣民相背离,离心离德,政权失去了民众的支持,所以很快就走向覆灭。否闭也像秋冬季节,万物萧疏,了无生机。其实否比的因素在夏至就逐渐地开始了,到了冬至是尽头。否极泰来,泰极反否。

这是卦辞。阐明全卦主旨。否(pi)卦与泰卦上下卦位置正好错位颠倒,互为一对综卦。从卦象看,主卦(内卦)为坤,代表三个小人,客卦(外卦)为乾,代表三个君子。从六爻的位置来看,只有二面上。在前面,鸿泉半山曾经谈到,在《易经》中文王父子用了好多比如、隐语、暗喻,因此需要的是我们要了解他们的言外之意。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大往小来”,意味着将不存在,当然也就是“不合理的”。3、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世间万物,一般规律是内阳外阴、内刚外柔、内君子而外小人。反之,则是败絮其内、金玉其外,中看不中用。于人,如潘安治国,冠冕堂皇,小人伎俩;如物,似烂透了的南瓜,外看是瓜,一戳臭不可闻;于事,大道理一大篇,“但哭了半天不知谁死了”,于事无补,于世无义。结论:“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4、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避)难,不可荣以禄

孔子的解释,是舍本谈末,讲的是遇到“否卦”时的应对措施。当否之匪人、大往小来、入不敷出时怎么办?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以俭德避难”,不要以利禄为荣。这种办法,看起来是消极无为,事实上是积极举措。自古以来,“得人心者得天下”吗!至于孔子为什么舍本而不述?这里头自有他的道理。事实上,天地不交之为否,天地速交也为否。人未成年而婚,为早育;孕不足月而生,为早产;不适时节而种,为反季节;不合规律而长,为速生等等,都为否。

否卦卦名为否,象征天地闭塞,阻隔不通。从乾卦开始经过乾(天)、坤(地)、屯(初生)、蒙(启蒙)、需(需求)、讼(诉讼)、师(兵)、比(比和比谐)、小蓄(小小积蓄——物质与精神的小康水平)、履(有礼有理),泰(天地通泰),随着天地通泰的继续发展,就会形成泰极否来的局面,于是就进入了否卦。

否卦是天地否,天在上、地在下。要说起来,天在上、地在下,是现实中本有的排列次序,应该是对的,为什么反而是否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固化的思维方式反而造成思维的单向性,没有发散性、互动性和创造性,单向性思维必然是奴性思维,必然是没有亨通循环,其结果就是天地不能交合,闭塞不通,所以是否。

否卦告知人们在天地闭塞,阻隔不通的时势下,如何趋吉避凶的做法。从初六的选拔茅茹(“茅茹”可喻为“公民大众”),将其能量和智慧汇聚的贞正、吉祥、亨通;六二,否定阿谀奉承的亨通吉利;六三,包容羞涩,即守住做人的底线,不被洗脑、不被代表、不被同流合污;九四,奉行天命,替天行道,开通闭塞,没有灾祸;九五,阳刚中正,九五至尊,休止闭塞的局面,重新恢复通泰平和;到最终的上九,否极泰来、顺畅通达、皆大欢喜。都是根据客观卦象而揭示人类应效法客观卦象的时势而采取的尊道贵德的行动。

否卦虽不利于君子坚守正道,但随着时势的变化,终有否极泰来的局面到来,在乾刚正气外泄,阴暗浊气盛起,天地阴阳互不交合,万物的生养互不畅通,上下互不沟通,天下离异难成邻邦,小人卑劣之道盛起畅通,君子德行之道云消日落的大往小来之际,只要学会适者生存,学会忍辱负重,学会守住做人的独立的人格、思想、灵性、理性和悟性,学会居安思危,把握好量变到质变的度,最终定能实现否极泰来的天地之道、天地之宜的乾坤运转,通泰和谐。

就人类社会而言,为了分层管理的需要,必须分阴分阳,建立君臣上下之间的等级从属的关系,有君必须有臣,有上必有下,两两相对,在现象层面也就自然形成了君尊臣卑、上贵下贱的秩序定位。但是,这种等级秩序并不是封闭隔绝,矛盾对立,而必须双向互对,交通往来,才能组建成为一个“上下交而其志同”的和谐整体。因而社会组织的实质性的内涵不在阴阳之分而在阴阳之合,只有在君臣上下之间建立一种相互沟通的协调机制,促使交往行动得以顺利进行,整个社会才能涣发出生机活力,正常地运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