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滚滚红尘千层浪之东方天方》比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天轮到芽儿的nǎinǎi顾氏给孙子芽儿讲故事了。芽儿乖乖地坐在垫子上,听着nǎinǎi讲的故事。一边的椅子上坐着芽儿舅公顾原,不远的地方月娘一边听着故事一边做着手里的针线活。天气越来越冷了,她担心芽儿手发冷,月娘赶着给芽儿做一副小手套。好让芽儿在外面玩的时候,不会冻着手。

“今天nǎinǎi给芽儿将一个关于《比斗》的故事。在好久好久以前,一个地方举行了一个规模不小的集会。当时有好多的人聚集到了一起,有农民,也有商人,还有当官的。不但有男人也有女人,有年轻人也有老人和孩子。形形sèsè的人几乎都聚集到了一起,大家相互攀比着,都说自己有本事。”

“一个樵夫说他可以担起比自己重数倍的东西,他是绝对的力大无穷。相信这里没有人的力气大过他,他就是名符其实的大力士。”

“一个渔夫也不甘示弱,说他能够一个人用鱼竿钓起十多斤的大鱼,在把握力道上没有人能够比他jīng准。”

“一个牧民也站了出来,他说他的力气也不小。他能够用一块巴掌大的石头击中百步开外的物体。只要力道控制好了,就可以令远处的动物一击击倒。而且他可以连续击打,永远不会累。他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力士。”

“这时候一个农民站了出来,他说他可以担起数百斤重的粮食,徒步行走数十里路。他的耐力和力气才是这里最大的一个。”

“就在他们相互谁也不服谁的时候,附近寺庙一个小和尚出来了。才是三四岁大的小沙弥对大家说,不要在这里大吵大闹,会影响寺庙的宁静的。可是大家都不在乎这个小沙弥,继续攀比着说自己才是大力士。”

“小沙弥终于忍住了,他说他要和这些人比力气。要是他小沙弥赢了的话,希望大家不要再在这里大声吵闹了。他的话引起了大家的一阵大笑,谁也不看好这个瘦小的小沙弥。”

“小沙弥找来了一些羽毛,告诉大家比赛的规则。谁能够举起自己或者将一根羽毛丢过一堵矮墙,就算过关了。凡是过关的人,就有资格向他小沙弥发起挑战。不然的话大家都没有资格挑战小沙弥。”

“对于小沙弥的说法,绝大多数的人不以为然。他们都是健壮的成年男子,每个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举起或者搬起上百斤的东西。一根羽毛不过半两重,甚至于不到半两。一个人再结实也不过百来斤重,再胖的胖子也不过两百斤而已。对于大家来说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好多人要求参与这次的比试,都想看看这个小沙弥怎么战胜大家。”

“大多数的人选择举起自己,可是他们再使劲抓拉自己,怎么也举不起自己。好多人都涨红了脸,发生难听的嘶叫,依然无法让自己的双脚离地。举起自己的唯一标准就是让自己整个人凌空在半空中,至少数十个数。可是大家没有一个人完成得了。”

“举不起自己之后,大家去丢羽毛。大家使出浑身力气,都没有办法将羽毛丢过矮墙。本来信心满满的樵夫等人,两次失败后都失去了原来的自豪和神气。大家都说这是谁都完不成的事情,就连小沙弥他自己也不能够完成。这样的话这就不是一个考核,是一个陷阱,不能算大家不如小沙弥。樵夫和农夫直接要求小沙弥自己完成任务给大家看,大家才承认他们不如小沙弥。”

“小沙弥首先走到了一棵歪脖子树下,用一根绳子在树上打一个来回固定住。然后小沙弥用力一拉手里的绳子,小沙弥整个人挂在上面,整个人凌空着。小沙弥大声数了十个数,然后安全落地完成了第一个考核。然后小沙弥随手捡起一根羽毛,随带着捡起一颗小石子。小沙弥用羽毛包裹住小石子,轻而易举地将羽毛丢过了矮墙。完成了这个大家都说绝对不能完成的任务。”

“小沙弥的行为真的刺激到了大家。大家虽然承认力气不如小沙弥,但是也有人依然不服小沙弥。一个药行伙计说他能徒手抓药称重,而且一抓一个准,重量的偏差绝对不超过一分。他问小沙弥有这个本事吗?”

“小沙弥来不及回答,又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对小沙弥说他会在一盏茶的时间里面一根线穿上百枚针。他是裁缝店的学徒,整天和针线打交道。他问小沙弥能不能做到?”

“这时候一个读书人对小沙弥说他能够在三伏天身穿大棉袄站着在大石头上用一支铁笔在石头上徒手写字。上面的字绝对像刻上去一样,个个字都可以入石三分。读书人问小沙弥能够完成吗?”

“小沙弥先是对着寺庙方向顶礼膜拜了一阵子。然后告诉大家他也有一个别人没有的本事,要是谁能够照着做的话,小沙弥就愿意认输。说着小沙弥找到一个蚂蚁窝,用一根细线把一只只小蚂蚁穿在细线上,并在每一只蚂蚁腰上打一个结。小沙弥不但把一只只的蚂蚁穿了起来,而且没有弄死一个蚂蚁。他的这个本事令大家瞠目结舌,大家都承认自愧不如。”

“就在小沙弥觉得得意的时候,一个中年的和尚从寺庙里面出来。他一边指责小沙弥不应该这么伤害小动物生命,一边小心有熟练的为蚂蚁解身上的细线。用了小沙弥绑蚂蚁的时间一半时间都没有,中年和尚已经解开了所有蚂蚁身上的细线。在大家看得目瞪口呆的时候,就听见中年和尚不但在指责小沙弥不应该伤害小动物,而且在批评小沙弥不够细心,帮蚂蚁时候有一只蚂蚁不小心身上多绕了一圈也没有意识到。说要加大训练小沙弥的力度,每天晚上数一小碗米粒改为数一整碗米粒。一些聪明的人这才知道小沙弥为什么这么有耐心,原来是每天晚上数米粒练出来的本事。”

“就在大家敬佩小沙弥的毅力和耐心的时候,寺庙里面又出现一个老和尚。他慢慢地走过来,手里托着几粒大米,指责的人不是小沙弥而是中年和尚。大家听了半天才知道老和尚在批评中年和尚不专心,说中年和尚在米粒上刻佛号的时候刻坏了一些。老和尚罚中年和尚今天晚上多刻一百粒米粒,而且说好以后每刻错一粒就要罚刻十粒米粒。中年和尚接过米粒,回头就和老和尚走进了寺庙。”

“大家围住小沙弥,问这个能在米粒上刻佛号的师傅是谁。在他们看来这个中年和尚简直是一个神人了,一般的人绝对没有这样的本事。小沙弥骄傲地告诉大家,这个中年和尚是他的师兄,老和尚是他的师傅。师兄进寺庙已经近十年了,已经能在小小的米粒上清晰地刻任何一句佛号。不过他的师傅更加厉害,老师傅可以在在米粒上刻下整部《心经》。”

“大家犹如听见了神话故事一样,大家都对寺庙里的师傅们发出由衷的敬佩。一时间寺庙的名声大振,就连附近的官府和大户人家都知道了。一个官员亲自来寺庙走访,请走了一粒刻有整部《心经》的米粒。不久之后官员带着这粒米粒去京城,帝王看了之后大赞这是人间奇迹。君王亲自在寺院,说要亲自拜会这个神奇的老师傅。”

“当皇帝来到寺院之后,皇帝躬身请教老和尚,这是什么绝技?怎么样才能练成?练成了之后能不能顿悟成佛?这算不算是一个神通?能不内阁大面积推广,让大家都学这个本事?”

“老和尚很平静,等皇帝激动地问完所有的问题后,老和尚这才回答问题。这不是什么神通,更不能成佛,没有必要让全体官员和老百姓学习。老和尚告诉皇帝,这只不过是一种让心静下来的办法。老和尚告诉皇帝,一般的人一开始修佛主要的困难就是耐不住寺庙的清苦和寂寞。出家人白天劳作或者诵经,晚上需要安心休息和睡眠。可是只要是人就会有想法,特别是单调的生活更加容易引起奇思妙想。为了让刚出家的人心太活,可以安心在这里修学,寺庙就会想办法针对。有的地方用繁重的体力劳动让大家干累了,晚上没有力气和时间想其他的事情。有的地方用静坐或者做晚课等等办法,让大家平静心情。这个寺庙的传统是数米粒,这种方式有多个目的。第一,是让人尽快地平静心情,不专心就不能数的清米粒的具体数量。第二,在数米粒的时候,能让人不知不觉地控制呼吸,久而久之能够呼吸均匀。这是一种养生的办法,可以调节大家的体质。第三,通过数米粒的方式,可以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微妙,不敢小看任何一个不起眼的事情或者东西。人只有有了敬畏心,才能成长和壮大。第四,数米粒可以让人知道粮食的重要xìng和艰苦,从而珍惜生命和世间万物。知道劳动的艰辛,更好地感悟食物来之不易。久而久之之下,数米粒和在米粒上刻字成为了大家的乐趣,甚至于成为了一些修佛人的功课。老和尚告诉皇帝,他之所以这么做只不过是觉得适合自己修炼而已。”

“皇帝失望的离开了,只带走了几粒米粒当做纪念。却不知道他失去了一次绝好的机会,失去了他最希望的长生不老的可能。其实老和尚虽然明说,但是已经暗示这是一种修炼法门。虽然这种办法不适合任何人,但是并没有说绝对不适合皇帝等人修炼。只要皇帝再坚持一下,态度再好一点的话,说不定就能得到佛缘。”

顾氏告诉芽儿:“孩子,讲这个故事不是要你去学佛。而是要你学会坚持,要把握住机会。任何一个不起眼的事情或者人,也有可能有大转折。要尊敬别人,要学着学会别人的本事,避免别人的缺点。凡是别人的优点都要吸取,别人不好的就要注意千万不要学。记住了吗?孩子。好了,现在故事讲完了,应该安心睡觉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