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创天》第十三章 兴仁府之战(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了叫青纱洲,也就是长着许多杂木杂草的意思。自从出现青蛟后才改成青蛟岛这个名字,几十年未有人迹登上,洲上草木无比的茂盛,许多地方草木挤在一起,寸步难行,又密布着许多棘刺,即便人多,想将沙洲让整个翻上一遍,没有好几天是不行的。

那时候他早跟船抵达兴仁府境内。

到了这里,离京城不远。非是梁山势力范围,即便他出现,只要小心一点,会平安无事。

最主要的是他没有其他逃跑办法,在沙洲上等死,不如赌上一把。

因此想到了这个办法。

青蛟出海,他潜在水下面,让青蛟带到离画舫不远的地方,脱离青蛟。这是关健的第一步,不然以他的能力,潜水潜不了多远,只要在湖面上稍一露头,就会命丧大野陂。但青蛟不同,它速度很快,在他忍受的闭气时间里,能将他带很远。

青蛟现身,借助它吸引人视线,他自己潜向船舫,用匕首钉在船头处,抓住匕柄,将身体稳在船底下面。

接下来才是最危险的,虽潜于船头底下,必须探出一部分脑袋呼吸空气。

船只向京城驶发,路上会遇到许多船只,越往画之道确实也不能算是外行汉。

赵佶用画笔落下最后一笔,放下画笔,扭头问道:“诸卿家,朕听闻山东出现一条青龙,又恐地方官员谎报祥瑞,你们可曾听闻过?”

几人相视了一眼,只要皇上高兴,那怕是一条虫也能说成一条龙,是不是龙未必,连周邦彦都明白那恐怕是一条巨蛟,但这件事不好说之处,不管它是蛟或是虫,还是龙,主要是它出现在梁山泊,并且离梁山强寇所在处仅只有数里之地。这个祥瑞算是宋朝的还是梁山的?

王黼与李邦彦皆不敢答,蔡京冷冷看了王黼一眼,徐徐说道:“陛下,老臣也曾听闻。而且此龙未曾化龙之前,就与梁山盗寇交恶。自古以来,于泰山封青帝,青帝主木主生,主万物生机,故乃泰山为五岳之首也。青龙问世泰山脚下,此乃我朝之大祥瑞也。”

这一辨,青蛟与梁山关系也就抹平了。

王黼听后,脸上肃然,心中却在暗喜。梁山,老东西还是没有得到有人想游说皇上收降梁山的消息啊。因此上前一步,朗声说道:“启禀陛下,那非是龙,而只是一头蛟,长也不过十几丈,在天空中滑行也不过数里,只是山野村夫见识少,以讹传讹,官员便报了上来。”

“将明,你岂不闻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岂以大小论龙乎?”蔡京反驳道。

“两位爱卿,勿用再争。”赵佶挥了挥手。

赵佶才继皇位时,朝中有大贤张商英为相,向太后虽远不及前几代太后,但她也不想国家败坏,宋朝政治清明。那时王黼得何执中之子何志推荐,提为左司谏。随后蔡京提拨上来,与张商英产生争执。王黼附和蔡京与何执中,将张商英排挤下去。但一山不容二虎,何蔡二人又发生矛盾冲突,正好蔡京感谢王黼相助他挤下张商英,又将他提为御史中丞。于是又附庸蔡京排挤何执中。这反而让蔡京更瞧不起,甚至将他的奏折拿给何执中看,何执中大骂:“畜生安敢尔!”

后来王黼与郑居中交好,郑居中又素与蔡京不和,于是王黼索xìng与蔡京交恶,一反蔡京种种做法,罢方田,毁辟雍、医、算学,合并修会要、六典各机构,裁汰冗官,对远郡使、横班官的俸禄减半,茶盐钞法不再比较,对富户的科抑一律蠲除,赢得了好民声。暗下里又与宫中大太监梁师成交好,对梁师成视若父亲,称为恩府先生。有梁师成相助,蔡京对王黼居然无可奈何。

有的事赵佶知道,有的事赵佶不知道,不过他也想有一个帝王平衡之术,反而不断地将王黼提拨上来。

这是为了平衡之术才这样做的,但赵佶一心想寻道,却不喜他们二人争吵。打断了他们的争执后,赵佶又对周邦彦问道:“周卿,近来可有新曲儿?”

“启禀陛下,微臣近来未作小令,倒是以前作了一曲,想来陛下未曾听过。”

“唱来听听。”

“喏。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

绣阁凤帏深几许?曾听得理丝簧。yù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咽,愁近清觞。

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

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

“好一曲《风流子》,”赵佶说到这里,忽然想到一人,对蔡京四人说道:“你们退吧。”

四个大臣离开,赵佶说道:“梁卿,陪朕去教坊,周邦彦这厮小令虽作得好,但那破嗓子唱得朕都起了鸡皮疙瘩,朕要听听师师唱。”

“陛下,是极。”梁师成心领神会,呵呵乐道。

但在此时,五丈河河面上一艘船正向宋江那艘游船追去,又从西方有四个青年正巧游历,快到了兴仁府地界。在北方又有四个少年人也出来游历了,渐渐走到五丈河畔。大风渐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