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旧同事和她的孩子》第二十七章 谋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谋划

年轻的时候他们也是很少照顾到孩子,只是满心思地去异地打工,赚钱;钱他们是赚到了。开 心 文 学 因此,也才有了本钱置了这么个铺面。然而,青chūn的容颜在他们也早逝去了。这似乎倒还使他们不遗憾,因为他们是同命鸟,同舟济;虽不富有,却也用心的度过了他们辛苦而甜蜜的青chūn时光。如今已进不惑,几近天命,却还能乐得其所。所隐隐有不畅的就是这些年来忽略了对孩子的关爱。他们似乎从来没有在孩子的事情上用过心;他们从来没有认真过“男尊女卑”的事,好像说红旗下的生活给他们的最彻底的解放无过于zì yóu恋爱和生男生女都一样。因此说这些年的他们的劳燕一样的生活的动力之所在也真的无过于此了。因此,他们似乎好像从来没有考虑到除此而外的还有的别的什么,那就是孩子的被关爱和受教育的问题。这其实似乎好像也不是个问题,哪有父母会不对子女施关爱和教育的呢?他们没rì没夜的辛苦又为那般呢?还不是为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吗?又有谁能来代替他们做这伟大之举呢?条条大路通罗马,没有他们的奔**之源泉又在哪里呢?

因此,他们的小公主在他们以为最激动、幸福的时刻,她并不认识他们。孩子的以为最亲最近的人莫过于整rì蹒跚的人。掉过泪的;泪的昵亲之后,他们又得双双地离开家乡,离开老人,离开还没有焐热的亲情——小公主,去施做他们的爱的源泉。所幸,他们几十年的奋斗没有病苦,没有麻烦;虽也没有给公主捧个金山回来。但孩子如芝麻拔节般的生长,成长,无不全是他们的辛苦的浇灌,尽管这浇灌仅仅是物质的;可这在他们看来是最大、最应该的,也是最全面的,没有物质的、生活的保障是没有一切的。女儿没有被亏负,别人有的她一样也不缺。只是他们没有能力帮助女儿进好学堂,没有能力使女儿学习瓜瓜叫;似乎也没有能力在身边照顾她。当知道确实认识上有这一缺时,已是女儿成长为大姑娘了;也是他们看到女儿也是大人了,不再是孩子了。

孩子倒没有怪父母的曾经的不关爱;倒是十分理解父母一生的辛苦。他们的辛苦努力也全是为了爱自己,要把自己养大。现在,自己也长大chéng rén了,虽然倒也有遗憾,不如某某某,某某某。但她倒也真不攀比,因为似乎好像在念书时也没想把自己出落成什么,因为可能也因为念的不好。父母好像也不是那么逼自己。她就想毕了业,成了大人了,能帮帮父母,不再叫他们那么辛苦,奋斗几年,再找个理想的爱侣把自己嫁出去,让父母享享他们奋斗一生的天伦之乐。

他们,对女儿的懂事自是欣慰;但内心也总是有些亏缺之感,遗憾自都不必说。他们的内心深处是希望女儿把书念好,因为他们当年念的并不好,常常还舔脸说:“父母都没文化,就看你的了,别像我们似的到哪都没用。”可结果似乎好像都是说归说,做归做,一晃,孩子也就无果而终地毕业了。

其实,说来到底他们老两口子还是有福的,虽然是个女孩;尤其是个女孩,她要钻了牛角尖,记恨他们,把一切不如意都推在从小缺少父母的疼爱,是在一个失衡的家庭中草长的孩子——当然这个先决条件一定是在孩子的不务实际的攀比的基础之上,换句话说,就是不满足自己的现状,却又没有付出过。女儿——莎莎,恰恰能看开这一切,理解父母,好像也理解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似乎早有给自己的谋划,投入社会,做一个大人应该做的事;似乎如果不是必须将就毕业,一定等到毕业以后,她的意愿可能是要更早地投入社会。所以,可以说,这对儿父母也是抱有遗憾的幸福的。

他们的家当最终还都是要交给孩子的,一家就这么一个;如果再找到另一半,不乐观地说,是两个孩子养四个老人;可乐观地说,哪家老人没为孩子做打算呢?做老的还能总活着?尤其在还能做动的好时候,多为他们积些财富是些财富,以后的rì子过的还不就是钱,女儿又愿意,跃跃yù试,就像小马乍行似的;虽然令他们感到心酸,然而也令他们感到欣慰。就这样,一家三口,这个“美国加州牛肉面馆”就在这个地界正式开张了。

由于他们做过,轻车熟路,带着女儿,就这样一路做下来。生意不错,食客都认可。一晃,女儿也就逼近了婚嫁的当口。这可是一直牵动父母心头的事。他们从孩子的行为做派上也就能窥到她的小心事。她的投入社会,肯于自食其力,没有让他们有多大的cāo心,可是,个人问题他们一直是捏着心的。在他们看来,这可能才是女儿最最关心的大事情,要比他们的以为投入社会,自食其力可能要大好几圈。而尤其女儿不向他们交流心思,仿佛封闭得很,让他们有些无抓无挠。有她的同学,也有街坊,他们都品过,好像女儿的心思不在他们上;似乎她也不是那般着急。这的确是他们牵挂的最大的事。

渐渐的,不知是从哪一天起,他们发现女儿与往地不同了,是那样的微妙,又好像那样的急骤。渐渐的,他们便发现了端倪。原来,有一个小伙子总是定时定点的来;而每次来,莎莎都有特别的关照,那种非同以往的特别表现,让时时关注女儿的父母的他们眼前为之一亮,因为这个小伙子确确实实是个一表人才的小伙子,女儿倒是十分有眼光。但就不知他是干什么的,背景如何。而这时,女儿和他们的话也多了,交流也多起来。知道他也是个打工仔,父亲早亡,母亲改嫁,他是被其nǎinǎi一直带着的。

按说,这个条件不大和他们的口味。他们还是希望女儿能找一位家庭完整,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社会地位,哪怕年龄大些也无所谓,只要不是抛妻别子,专在花径上走的便可。可他们也仅是进点意见,一切还是要看女儿的,他们是了解孩子的,她虽嘴里不说,但她是不会有他们的那些想法的。他们的想法似乎只适合他们的心里和愿望;孩子不说也许就有她的自卑心理。她不愿意表现也有怕伤他们的心里,怕他们会有的遗憾和自责。她在动用她的小脑瓜和智慧,为自己谋划一个令自己幸福的生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