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大工程师》第十章:三更灯火五更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泽羽回到教室之后就把电影停了。 时长三个半小时的片子,不能一次就放完了,否则明天都别想按时起来上课了。

原本看电影的时候学生们只是讨论,就算有什么想法和问题也会因为新的故事情节的展开而暂时搁置,电影一停,学生们就炸锅了,都来找张泽羽了。

“先生,别停啊,看的不解嘎吱(东北话,不过瘾的意思)。”

“先生,这是不是太贬损教会了?神职人员品德没那么差吧。”

“先生,那些人真的死了么?”

“先生,Jerusalem在什么地方?”

人多嘴杂,张泽羽并没有直接回答学生们的问题,“你们把要问的问题用纸笔写下来,同时也要把你们自己的想法写上。明天早上交给我,我会回答你们的问题的。”张泽羽打开了电灯,“再给你们半个小时的时间,这功夫你们随便研究,怎么讨论都行。半个小时之后熄灯睡觉,就谁都不能说话了。听明白了么?”

学生们听了之后互相看了看,过了一小会才开始有人小声说:“听明白了,先生。”声音稀稀拉拉的。

张泽羽一皱眉,严肃地说,“明白了就是明白了,不明白就是不明白,就不能干脆点么?到底明白了没有?”

见老师有些要发火的意思,学生们这次都干脆利落异口同声的说:“明白了先生。”

“还有什么问题现在可以问了,但只能问和刚才你们看的没关系的事。和刚才看的有关系的,写下来,明天早晨我给你们解答。没问题的可以去写了。有问题的留下问。”

学生们想问的都是和刚才的电影有关系的,但是现在老师不让问,他们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都站在这里,既不走也不张嘴提问。

“都没问题了是不是?”张泽羽一指闹钟问道:“谁会看时间?”

“我会,先生。”一个名为徐川的学生回答说。

“好,),今rì由你来值rì,以后每天换一个人。除值更的人以外,任何人不许碰灯和钟。以后每晚九点半准时熄灯,不许迟,也不许早。明早六点这钟会响”张泽羽把闹钟反过来指着后边的开关,“把它拨到这边钟就不响了,不拨过来的话钟就会一直响着。但是值更的人必须记住,必须等到所有人都起床穿好了衣服之后才可以拨。不然就让钟一直响着。”张泽羽环顾了一下周围的学生,“都记住了么?”

“记住了!先生。”这次学生们的回答倒是挺干脆的。

“还有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了,有问题的赶快去写。”感到时间有限,这次学生们倒是散开各自去找纸笔写问题去了。

收好了投影仪和笔记本之后,背着包,拎着箱子回到了学校分给自己的住处。学生们可以早睡,张泽羽却不可以,他还要为明天所讲的内容备课。自幼坚持下来的二改喊名了,但仍然照着做了。

“一”、“二”、“三”……学生们没用张泽羽再重复第二遍就明白什么叫报数了。报完了数以后,张泽羽继续说,“喊单数的,向右边走一步。”于是,队伍变成了两列。“也许你们很奇怪,我为什么直呼名而不称字了。记住,当你们站在一起的时候,你们就组成了一个队列。外人看到的就不是你程长安、徐“而是我们文汇中学癸卯级。就你一个人的时候你爱怎么样怎么样,可是到了队列里,你就必须记住自己是队列中的一员。站在队列之中,就必须服从命令,在没有得到新的命令之间,必须保持执行原有的命令。刚才你们已经学会了执行第一个命令,报数。我来教你们第二个队列命令,答到。记住,队列之中没有客气,没有情面。在给队列中的成员下达命令的时候,也要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直接喊队列中人的名字,不可喊字,不可喊教名,不可加尊称。被喊到名字的人,应该马上高声回应,喊‘到’。接受命令,要喊‘是’有疑问要说话,要喊‘报告’经过允许之后才可以说话。都听明白了没有?”

“听明白了,先生。”

“徐川!”

“诶,先生。”

“徐川!”

“我在啊,先生。”

“值rì生徐川!”这次张泽羽怒了。

“到!”徐川这次算是反应过来了。

“出列,到我这个位置,随便点3个人和我的名字。点我的名字要点十次。”

“是!”

徐川走到了张泽羽的位置,进入队列,站到了徐川的位置。

“程~战衡!”点名的时候,徐川还是有点疑虑,毕竟同辈之间喊字喊习惯了。从来没直接称呼过对方的名。

“到!”程战衡回答的倒是很干脆。

“张瑞满!”徐川又喊了一个人的名字。

“到!”

“宋鸿钧!”

“到!”

下面该点张泽羽的名字了,可是徐川还真的不好意思直接点张泽羽的名字。犹豫了半天,徐川还是喊了:“张泽羽!”

“到!”

万事开头难,这就跟官员下水是一个道理。新官上任,不少人是会保持清廉一段时间的。哪怕是天天在河边走,也会尽量保持自己的鞋不湿。可一旦鞋上沾上了一个泥点之后,官员就再也不在乎自己的鞋是否干净了,反而会感觉自己的鞋湿晚了,后悔以前那么矜持了,一定要把以前拒绝了的,变本加厉的捞回来,这就是著名的湿鞋理论。故而才有烈女失节易,老jì从良难的说法。

“张泽羽!”

“到!”

徐川一口气点了张泽羽十次名字,点完了之后,他也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先生,下面干什么?”

“报告,换其他人出列点名,还是随便点3个人的名字和我的名字,点我的名字要点十次。”

当学生们每个人都出列点名一次之后,因为张泽羽的隐身作则,大家对队列的概念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张泽羽见要求的效果达到了,可以拉他们出去溜溜了,也没教学生们队列训练里的跑步走,就直接拉着学生们出了校门到大南关大街上去跑步。跑步的时候他也没有对学生们提出任何要求,但学生们都自觉的保持步伐一致,让二十几个脚步声尽量汇集成一个脚步声。

此时天sè已亮,大南关大街两旁的商贾都准备开门营业了。不少早点小吃的摊子也都摆了出来。而学生们没有一个交头接耳嘀咕议论的,也没人左顾右盼去看新鲜的,因为他们感觉到身上似乎多了些什么。

这个时代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教体育课,只有新式学堂才教。也不是所有的新式学堂的体育课都教队列训练的,所以文汇中学的这些学生们也引起了街边百姓对他们的关注。

“这是学生还是兵啊?”

“洋学堂的学生呗,这大雪天的,当兵的能这么早起来出cāo么?”

“这帮学生咋跑这么立整呢?”

“是啊,你看多齐啊。”

“真jīng神啊。看看这jīng气神,洋学堂教的也不赖啊。”

“是啊,这年头什么东西都是洋人的好。”

“我那大外甥中了秀才了,要不然我也让他来这洋学堂上学了。”

“中了秀才怎么了?没听说朝廷有意要废科举么?现在不少官员都是留洋回来的。”

“那也不能就这么扔了功名啊。”

“这算什么扔了功名啊,不还是继续上学么。将来也还是有机会当官的。听说南方有不少秀才都去当兵了呢。”

“秀才怎么会去当兵呢?放这好好的笔杆子不握,去干那脑袋别裤腰带上的生意。”

“年景变了呗!”

“我外甥才不去当兵呢,宁愿去洋学堂上学。”

此后的rì子里,一直到张泽羽奉旨进京之前,他都每rì坚持带着学生们晨练跑步。随着“张二鬼子”在奉天城的名气越来越大,奉天百姓逐渐开始对他有了好的印象。能如此勤奋的带领学生们习文练武,这所学校所教出来的学生肯定差不了。虽然这种影响力所能转化成的行动力并不算太大,最后只有几个非教民家庭的孩子送孩子到了文汇中学读书,但是却成全了张泽羽的首批文汇中学癸卯级。

因为癸卯级的学生加在一起正好三十人。其中两人成为了著名的医生,四人成为将军,八个人成了著名学者,十六人成为了工程师。而且各种职业的人数正好都是2的N次方。因此,后来的史学界有这样一种说法,先总理凌公(指张泽羽)自奉天打井始,横竖都和二有关系。

诗曰:

三更灯火的读音应读作“zhì”,应为通假字“雉”。不然读起来就不是押韵不押韵的问题,而是别扭不别扭的。如果是读成“雉”的音,不但押韵,意思也没问题。列位看官不信,可以读几遍听听。当然,这只是笔者的理解,属于一家之言,也可能是错的。

【卷尾语】第一卷到本章完结。至此,张泽羽穿越,以及穿越之后的生存问题算是交代清楚了。因为此前起点作家客户经理跟笔者说,在起点,最重要的是前三章。你这个主角是怎么穿越的,他怎么就去了běi jīng了?因为什么就见了慈禧太后了你都没说明白。读者读起来会一头雾水的。为了能顺利签约,我遵从了他的建议,但说实话,我后悔了。原本的那种叙述方式才是笔者真正喜欢的,相信也是喜欢用心看书的看官们喜欢的。但是众口难调,因此不得不割舍一些东西。

从《新墨传奇》、《清末大科学家》这两本已经扑街的书跟过来的看官可能已经知道后边三十章的主要内容了。担心按小张这样的更新速度,是不是需要一个月之后才能看到以前没看过的章节的问题。

小张可以告诉大家放心,此次不再是彻底的新瓶装旧酒。其中的很多章节小张都会有修改,而且还会在原本的章节中增加新的内容。更新的速度也会有所加快。因为根据热心书友五湖心同学的提示,本书在新书排行榜上的时间只剩下两个星期了。想要签约的话,就要好好利用这两个星期的时间。所以,以后的rì子里,可能会一rì双更。请大家放心。

最后恳请所有喜欢本书的朋友加入书友群。目前群里只5位书友,真真是少的可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