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的生活实录》第七章 军旅生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军旅生活

一机遇改变人生

在我的一生中什么事情都有可能被忘记,就是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件事,它让我已经深深刻在脑子里永远不可能忘记,这是因为由于我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所以才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开 心 文 学 如果说我参不了军,那么可以肯定的说,就不会有我今天这样幸福美满的rì子,这是绝对的。

自打我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那天起,我的生活一下子就将过去和后来截然分成了两个不同世界;自打从我穿上军装那天起,我就像是一条在chūn天里蜕了皮的蛇重新复苏了;自打从我穿上军装那天起,应该说历史的把我陈旧的一页翻了过去,从而开始了书写我新的篇章。值此之后,我就好像感到一阵刚刚出浴的清爽,感到噩梦醒来看阳光的庆幸,感到一种脱胎换骨的喜悦。值此之后,让我走出了困境到了不同的地区,接触到了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过上了不同的生活,从事着不同的工作,一切来了个翻天覆地变化。同时这个时候的我,在很多方面不是我想要变就变,而是现实世界要求我非变不可。因此我觉得能改变一个人人生的因素有它多个方面的原因,诸如:事件改变人生,机遇改变人生,知识改变人生等等。就我而言,类似以上三方面的因素在我身上都发生过和存在过。我深切体会到非常关键的,我觉得就在你人生注定与你作决定的那一时刻,或者说在你选择一件事情上的那一时刻,你在这个时刻一定要拿定主意,要有决心,绝对不能优柔寡断,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决心,是重要的积极心态,决心,表示没有任何借口,决心,就是你的前途,决心,就是成功。

1964年12月20rì,这在我人生史册上是值得大书一笔永志史册的rì子。这一天开始了我劫难过后的新生活,永久的结束了我那贫穷苦难的岁月。这一天是我人生中的第二次“分水岭”。在这之前因为家破人亡,我一直过着贫困的孤儿生活;之后因为我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所以后来让我迈步在军人、工人、领导干部之路。在我父母双亡的那第一次“分水岭”,使我生活水准直线下降,向着坏的方向猛烈发展。而今天的第二次“分水岭”,却是让我的生活水准直线上升,一天天向越来越好的方向逐步发展。

我有美好的这一天的来到,印证了算命的齐先生给我算下的“苦尽甜来,遇事经过曲折会成功”的说法应该说是正确的。我有美好的这一天,也真的是圆了算命之后我当晚做的那个“梦”,得到了却比黄金还要贵重的东西,这就是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是这一天,我的yīn冷生活yīn影中撕开了一道缝隙,shè进来了温暖的阳光,打开封闭了我十七年的幸福大门。从这一天起,我“出门坐飞机,远走高飞”了,“困鸟出笼,展翅高飞”了。我的人生轨迹从此而改变;从此踏上了我人生新的旅途,翻开了我人生历程中新的一页;从此我是“倒吃甘蔗一节比一节甜”;从此我的人生如登楼,“yù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芝麻开花节节高”。记得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之一陈毅将军有一句名言:“莫道浮云能蔽rì,严冬过尽绽chūn蕾。”是啊!我终于等到了冰雪消融的这一天。

那是公元20世纪的1964年10月底,驻xīn jiāng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疏勒县地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7969部队来我们这个地区进行冬季征兵。当我得此信息之后的心情是迫不及待的,紧紧抓住这个机遇没放过,毅然决然没耽误一分钟立即去了大队部报了名。

到了12月初的一天,我们韦营人民公社武装部部长通知我们大队报了名的10名适龄青年去甘草店公社卫生院进行体检。经过体检最后的结果让我又喜又担心,喜上眉梢的是我是我们大队很有希望的惟一的十分之一,就是说卫生院只在我一个人的体检表上签上了“基本合格”四个字,其他的9名统统签的是“不合格”三个字。对“基本合格”四个字的含意我很理解,不过相比之下我当然还是非常高兴的,毕竟给我签了“基本合格”四个字。但是让我担心的是对此结果我是很不放心难卜吉凶。在我的思想上的想法那就是说,一定要达到“稻田里捉老鳖,十拿九稳”才行。于是立刻跑回我们公社,找见当时在公社当文书的我三伯父王英,在三伯父的活动下我又一次冒充以第二批第一次体检人员,而又于12月17rì去高崖人民公社人民医院做体检。这次我有了经验,所以在做体检时我抑制住内心的紧张,保持神sè锁定坦然自若。心里一直在祈祷着“上帝保佑我,但愿这次体检合格,能让我闯过这最后的一次希望关,否则我就完蛋了。”当医生体检完之后,我的心突然一下子紧张的都快要提到嗓子眼,这时更是控制不住我想知道结果的急切心情。于是我伸长脖子探过头去往我体检表上瞄了瞄,一眼清清楚楚瞥见体检表上填上了大大的,在我心目中金光闪闪的两个字“合格”。这一惊喜顿时让我心花怒放,几乎喜极而泣欢呼雀跃起来。当时的的确确高兴地差点没在当场跳了起来。此时此刻长长地才出了一口气,啊!今天总算有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把握。

于是,我带着高高兴兴的心情离开高崖人民医院回了家。但是在这之后的rì子里我还就像是坐在山口上的猴子,心急火烧抓耳挠腮,总是心神不定,整天为能否当上兵的事在发愁。天天像盼星星,盼月亮那样盼望着《应征入伍通知书》早rì拿到手。在这一段时间里,特别是一到晚上辗转反侧不能入睡,心里总是有一种说不清楚地那种甜味夹杂着苦味的感觉,或者说像嘴里吃了半熟半生的酸杏子那样地倒牙,心情上老是像“穿湿棉袄一身沉重”,每一天,甚至每一时刻我都感觉特别的难以熬过来。那几天的rì子里我的心里那个着急呀!真的难以用一句话来说清,实在是太着急太熬人了。

令我振奋的好消息终于在1964年12月20rì这天盼来了。有由榆中县人民武装部、榆中县公安局和榆中县韦营人民公社三家盖着大红“公章”的,批准我入伍的《应征入伍通知书》送到了我的手中。当我拿到这《应征入伍通知书》的那一时刻,我那激动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我举着《应征入伍通知书》兴奋的傻笑,突然象发疯一样不由得一阵疯狂般跳了起来。

这次我们全大队去体检的10个人当中只应征入伍了我一个人,我们全人民公社几百名适龄青年中总共只应征入伍了11人,真是百里挑一,我的确是比较幸运的一个。

在《应征入伍通知书》上明确要求我们,必须在1964年12月25rì那天赶到榆中县人民武装部报到集中。

我要去当兵的消息很快在全大队传开了,全大队的男女老少得知我被应征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一喜讯之后,大家都像除夕吃年饭那样的皆大欢喜。那么为什么大家都为我而这样的高兴呢?除“一人参军全家全大队光荣”的形式要求外,还因为大家都了解我,都同情我是个“没娘娃”,更重要的是因为我在大家的心目中印象非常好,口碑好,很乖巧、懂事、而且还是一个有武功的小伙子,所以大家都希望我能走出山去,摆脱贫困过上个好rì子。当然,在我的心里虽然对农民有一定感情,但是毕竟农村农民的生活条件很差,外面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比我们山里要好上几百倍,尤其是更想着立即能跳出农村“行万里路,认万个人”,到外面见见世面。其实归根结底,最最重要的就是想能过上好rì子,改变我的贫穷面貌。

人逢喜事jīng神爽,12月21rì我带着喜悦的心情开始奔走相告走亲串友,进行离别前的告别。第一站去了姐姐家,我和姐姐每次见面总是“相逢无语泪先盈,启齿yù言已失声”。当告诉姐我要参军了这一好消息时,姐喜泪流满面连声说好好好,好啊。顺便去了我哥的丈人家,老人曾在国民党军队里当过兵,所以想象**的军队也可能和国民党军队一个样,所以老人处于好心肠劝我:“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当兵不但苦而且有九死一生的危险xìng,再好的外面也不如在家好啊。”我当时不假思索地直言道:“我想好了,也决心一定要去当兵”。其实老人他只是对旧社会国民党军队的生活是有亲身经历体会,可他却不了解新社会**军队的生活和国民党军队是绝不一样的。

在回来的路上我一个人自言自语道:“当兵是我梦寐以求的事,谁也无法劝说和阻拦我,我心目中最最羡慕的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尤其是这是我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能放弃吗?绝不可能。“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像我这样处境的人,读书考学无望,走后门当工人没门,惟一的出路那就是凭自己的身体去当兵。对我来说现在眼下只有当了兵才有可能跳出‘龙门’摆脱贫困,否则,再别无门路。我一定要朝着我选择的当兵这个目标义无反顾的走下去,一定要当兵!一定要当兵!这件事我已是吃了秤锤贴了心。”决心已下那是绝不会改变的。那么,是什么原因激励着我,什么动力推动着我,让我下这样大的决心去当兵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改变我的贫穷。第二站去的是定西县吊沟大队我的姨娘家,她是我母亲最小的一个亲妹妹。姨娘当时给了我伍元钱,这可把我激动坏了,这可是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我长到17岁这么大,真正的是第一次有人给我这么多的钱,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自己身上装有这么多属于我自己的钱。

12月23rì告别亲人赴军营。在告别二伯母一家,我哥一家,亲房们和全村父老乡亲们时,我的心里突然有些难过不好受的一种感觉,眼睛湿润了。尤其是回过头来透过我朦胧的泪眼,依稀看到倚门而望的二伯母她的身影,她站在那里泪水涟涟,一直翘首张望着,撩起衣前襟擦着泪水在目送我,她还用她那粗糙的一只手向我挥舞。这时让我想起昨晚二伯母她那声音显得苍老而又凄凉,两行温热的泪水从眼眶中滚落下来,顺着饱经风霜的老脸缓缓地流到嘴角对我说的话,“孩子,你就去吧!二妈没让你上完学就务农委屈了你,现在你当了兵在部队上要特别好好的学习文化,把你失去的补回来。希望在军队里有出息”。二伯母这些话意味深长,让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往下滚。二伯母那深凝厚重的话,那深藏着关爱我的眼神,永生印在我心中。

二伯母在我将要离开的前几天,她早就含泪深情地对我嘱咐道:“佑祥,到部队后,要好好向人家好的学习,特别是一定要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因为我们家里困难和各方面的原因没有让你上完学,你就在部队上补上这一课吧!尤其在部队要听首长的话,好好的工作,千万不要顶撞首长。”二伯母三番队形,浩浩荡荡从人民公社起程向榆中县城进发。

17岁是人生如花般绽放的年龄,12月27rì在榆中照相馆,第一次留下了我那17岁年华的身影。头戴蓝sè栽绒帽,上身穿蓝sè咔叽布中山服外套,下身穿半新不旧的条绒裤外套,脚蹬一双二伯母纳的千层底黑条绒方口布鞋。胸前别着一支伴随了我多年爱不释手,闪闪发光的锡金笔尖黑杆子钢笔。圆圆的、白白的、细嫩的脸盘似笑非笑,不大不小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目标注视着前方,好像骄傲的在告诉眼前的人们,我明天就要成为一名威武的军人啦!那一双粗大的手,尼”外套;领子上两面红旗的红领章上面镶嵌着银sè列兵和银sè通信兵标志;脚登一双翻毛皮大头皮鞋;那圆圆地脸膛显得白洁、细嫩,是那样的青chūn靓丽,面目带着一副严肃和对未来的憧憬。自己拿着自己的相片自我陶醉在自豪感之中。此时此刻心里在想,我的这张相片如果家乡人看到一定会对我赞不绝口。

我的运气真不错,在班里又遇上了一位知识渊博的军事尖子和社会阅历丰富,还写一手漂亮钢笔字的副班长、台长、我的军事师傅,1962年从河南省焦作煤矿入伍的张炳林。他当兵前就是一名正式工人,当兵之后刻苦钻研,在1964年军事大比武中获得过xīn jiāng军区无线电兵比赛第二名,他军事技术的确让所在部队的官兵们佩服得的密电码,水平、写作水平。说实话在来部队以前,我就连一篇rì记也写不好。从此以后,我也就慢慢养成了一种手不离倦,笔不停挥,爱学习、爱写rì记的好习惯,而且还经常向连队黑板报投稿。

受部队这所综合“大学”的熏陶和感染,特别是受我班长张炳林战友直接的严格要求,热忱指导和耐心的引导启发,所以我始终在向着一个具备有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有修养、有学识、有专长、有经验、有气质和守纪律的好战士目标奋斗着。

四糖衣炮弹

1965年6月下旬的一天,我所在的部队——高炮营,奉命执行紧急任务,要部队必须在三rì之内赶赴中国与印度边界的喀喇昆仑山口,其任务明确的告诉我们,是阻击印度侦察机侵犯我国凌空。

当年驻xīn jiāng维吾尔自治区内的部队中,有高shè炮装备的部队,也只有陆军第四师中我们这一支dú lì“三七”高炮营。所以说这个任务必然的非得由我们营执行莫属。

营首长接受了师首长命令之后,对部队连夜进行动员,连夜备战,凌晨在作怪。所以然在有些事情上一定要控制自己,节制自己的行为,防止私yù膨胀。否则就会像雪球滚到半山腰,刹也刹不住,挡也挡不住,只有滚至沟底摔成粉末。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要珍惜自己的青chūn年华,青chūn比金子更宝贵。

想想以前我度过的那些苦rì子,有了我的今天非常之难得,所以我一定要珍惜来自不易的今天。要在人民解放军这所革命大熔炉里好好努力锻炼自己,把自己熔铸成为一个有品行、有才学、有用的人。要以智慧毅力使零增值,以奋斗填补空白,以勇敢胆识点燃明灯,以拼搏铺平属于自己的道路,以执著的信念默默耕耘,不为惊天动地,只为拓荒自己的前程。

我现在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我的职责就是保卫祖国西大门的安全。所以我一定要把全部jīng力放在我的神圣职责上,为我的职责尽心尽力不惜一切。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必然的为我自己将来的生存垫铺坚实的基础,这样一来,我将来会成为一个军地两用的有用人才。

以上这篇rì记的确是发自我内心的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