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天门》第十一章 流氓的最高境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李文一下子豁然开朗。 这二十年来因为商议军机大事李文见过谢安国几次,给他的印象是谢安国是个纯粹的军人,铁血、彪悍,而最关键的是尊严,换句话说他是个武君子,君子都是有尊严而不会轻易改变内心的准则的,他不会象个流氓一样耍无赖把吐出口的话再吃回去。

想到这儿李文有办法了,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是因为秀才想讲道理,可是当兵的却想动刀子,所以秀才就悲催。如今不妨把这两个角色调换一下,你谢安国不是君子吗?君子可欺之以方,说不得,我也只好耍一回流氓了,当兵我不会,但是耍流氓我会,这二十年的争权夺势,还有谁比我更会表面一套内心一套的耍流氓呢?嘿嘿,流氓的最高境界,就是我在耍流氓,而你却以为我在表真心。

说实在的,身为一国之君对一个有救国之功的君子耍流氓,李文刚开始的确有些汗颜。可是时间对于凡人来说就是这么的妙不可言,刚才年轻皇帝还在鄙视自己,不一会儿他就开始给自己找借口了,唉,为了我李家皇朝的千秋功业,只好对不起谢帅了。李文对着空气自我表白了一番,然后他觉得心里舒服多了,决定依计而行。

出京城五里有短亭,十里有长亭,一般迎送亲朋到短亭就算是礼数周到了,只有重要人物比如生死之交或是位高权重的大人物才有必要到长亭。可是如今这皇帝决定出城二十里迎接,并且传谕京城百姓,有愿意亲睹谢帅大军威仪者可以从永安门出城二十里等候,立时京城内外民声沸腾,人人都道皇上圣明。

出发前一天晚上,李文特意通宵达旦批阅奏章,又趁着子丑初交、更深露重没加任何衣服就到御花园里赏了一个时辰夜景,顺便把手里端着的一碗冷茶灌了下去,这样当日轮初升的时侯李文就不免鼻塞不通身体倦怠了,然后在内侍请传太医时,再大喝一声:谢帅大军即刻就要到达,怎么能因为这一点小病慢待了他们?不必多言,传令文武百官即刻启程,出城迎接大军凯旋,文官不得坐轿,武官不得骑马,随我步行前去。

啧啧,看看吧,多么勤政的皇帝,为了国事整夜操劳,明明身体有恙还要拖着病体亲自出迎三军将士,上至文武百官下至贩夫走卒,听说这件事的哪个不感动的唏嘘流涕,庆幸得遇明君?

到此,今天序幕的戏份就算是做足了。

谢安国头一天就恢复了严谨的心态,费了不少心思考虑见了皇帝怎么行礼,怎么表忠心,前前后后想了三遍才放下心。而当探马来报,皇帝带着一帮子大臣徒步前来迎接时,谢安国的的确确受到了震撼,他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值了。看看这夹道相迎端茶送水的老百姓眼中的热切与感激,现在连朝廷也如此看重,他心里对自己说:这二十年的苦没有白吃。

等看到皇帝的样子,谢安国更感动了,就见皇帝面容憔悴,还有点病态,却是满面的惊喜,眼睛里的光特别明亮,正说明了他内心的激动。

皇帝紧走几步,快到谢安国跟前时还绊了一下,双腿一软,似摔倒似跪倒摇摇欲倒。谢安国赶紧抢上一步接住皇帝的胳膊向上抬,同时自己屈身跪倒。而皇帝借此也就站稳了身子,却也赶紧去拉谢安国,嘴里忙忙的说着:“谢帅平身,快快请起。”好一幅君明臣忠的感人画面。

谢帅平身,抬头,然后就看清了面前的皇帝的眼睛,然后他的心就咯噔的一紧,瞬间就从刚才的自我陶醉中醒了过来。因为皇帝的眼睛流露出谢安国认为绝对不应该在他的眼睛里出现的东西,弱弱的、怯怯的带着一丝祈求,就好像一个小孩子面对他无法抗衡的家长只能盼望着家长不要收走自己的玩具。

皇帝显得非常高兴,还即兴演讲了一番,言辞之间把老谢抬到了一个无人能比的高度,什么文韬武略,什么德被苍生,什么前无古人,什么万民敬仰,让人感觉这皇帝指不定一高兴就能把皇位禅让给他也说不一定。老谢就连称惶恐惭愧不敢。

然后在皇宫里举行的庆功宴上谢安国喝多了,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尽兴的享受了一通,直到完全醉倒被送回家中。

就在这天晚上,漏尽更残人初定,谢安国没有惊动任何人,悄悄的爬起身来,踱到自己的书房,就那么在黑暗中静静的独坐到天亮。

谢安国从不认为愚忠是对的,他爱自己的国家更爱自己的人民。但是要说爱那个小皇帝,可就谈不上了。

他学的本来就是为将为帅的本事,战场上战事瞬息万变,使他早已懂得纵览全局、未雨绸缪。当他已经能够独当一面的时候,就开始着手为更大的局面做准备,一直到战事结束,他都没有停止过建立精干高效的情报网络来搜集有用的信息,而且是悄悄的进行,除了极亲近的部下谁也不知道他建立的网络有多么可怕。就这一点就给谢安国身上披上了一圈神圣的光环,别人怎么也弄不懂为什么这个谢安国好像总是能找出最简洁的办法付出最小的代价打败敌人,好像敌人的一切他都了如指掌。人们找不出答案,那么就神化他好了,于是关于谢安国的传说就越传越广越传越玄乎,其中说他是天上的武曲星下凡的说法最得人心。

谢安国建立情报部门的初衷可不是想图谋不轨,而是为了战事需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谢安国需要知道敌人的军事部署、兵力配备,甚至敌方统帅的性情、经历都要知道,以此来评价敌人的综合作战实力。比如敌人的装备是不是精良,粮草供应是不是充足,敌方统帅的性情也很重要,鲁莽的贪功冒进可以诱敌深入聚而歼之,优柔寡断的、疑心重的可以制造假象迷惑他使他难以决断从而贻误战机,而勇猛强悍善于作战且智谋超群的那绝对是大敌需要用心应对等等等等。

这本小说有劝诫的意思,奢望有一天,它能像佛经一样流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