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望…》第十二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雨下着,没停

突然下雨了,有许多人在一个亭子里躲雨,“雨一直下着,不停”。开 心 文 学 其中,一位老翁冒着雨先走了,他急着要回家煲药给自己生病的老伴喝;“雨还在下着,不停”,又有几个妇女也冒着雨回家了,她们赶着回家到学堂接放学的孩子;“雨还在下着,没停”,又有几个玩耍的小朋友也冒着雨回家了,他们怕回家太迟了,父母的责骂……

“雨还在下着,没停”,大家都陆陆续续的走了。

最后,只剩了一对素不相识的年轻男女,他们都焦急的等着雨停下来,然后回家。

“但雨还在下着,一直没停”,过来许久,“雨还在下着,没停”,他们在亭中,也都没有注意对方,各自都想着自己的事。

此时,假如雨停了,他们就会各自回自己的村子,自己的家。

一切都没有发生。

“偏偏的是,雨还下着,没停”。

忽然,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这俩个不想干人的命运。

有一只大老鼠,跑到了亭子的中间,那个年轻的男人,吓得大喊一声,而年轻的女子飞起一脚,把老鼠踢飞了。

然后,男人和女人开始对话了:

“姑娘,你,你不怕老鼠啊?”男人说道。

“怕什么,不过是一只小老鼠而已。”女人笑道。

“你是哪个村的?”

“你是哪个村的?”

两人互相问着。

因为,“雨下着,一直没停。”

男人和女人继续聊着,了解着。

雨停了,他们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第二天,他们在这个亭子里,又看到了对方。

没下雨啊?

“你怎么又来这里了?”

“你怎么也到这里了?”

“我是因为……我是因为……”

他们都撒着小慌。

几年后,又有三个人到了这个亭子。

一对夫妻带着自己的孩子,他们给自己的孩子讲了自己的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

“雨下着,没停”的故事。

原来,爱是这样来的。

***

话说,陈金莲和贾永胜是怎么成为夫妻的呢?

当年,贾永胜是小伙子的时候,家里穷,就跟着自己的叔叔们到陈金莲的老家附近修路,他天天到陈金莲家开的小商店买烟抽,陈金莲的老妈一看贾永胜一副傻傻的模样,就总是在贾永胜买烟的时候多收他些钱,贾永胜偶尔买些花生之类的干货时,陈金莲的老妈也总是缺斤少两,她还交代自己的女儿陈金莲看店的时候,这人有些傻,可以缺斤少两!从此,陈金莲也就开始留意着贾永胜了。

正如陈金莲老妈子所讲,贾永胜真的够稀里糊涂的,很好骗,回找的钱,不管多少,卷一下就放进了口袋里,他从不仔细看一下,也不点一下,有时候陈金莲发现贾永胜再来买东西的时候,钱还是卷得和当初放到口袋一样。

就这样过了大半年,路修好了,陈金莲老妈子估计自家的小商店,在贾永胜身上也捞了不少好处。没想到,自家的女儿天天注意着骗贾永胜,留意着贾永胜,竟然日久生情,和贾永胜产生了爱情,最后,还跟着一穷二白的修路工贾永胜给跑了。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自己。”

陈金莲老娘一想起这事就恼火。容易吗?尤其北方的天气,冬天寒风刺骨,陈金莲的老妈一想起还有个傻乎乎的老贾没来买东西,她就苦苦地等着贾永胜,盼着贾永胜,尤其自己一想到,自己又可以多骗些贾永胜的钱,她的睡意就顿时全无,精神抖擞地盼着贾永胜的早些到来。

满天的的星光下,冷风嗖嗖,一位老奶奶多慈祥啊,她在等着自己未来的女婿,这是一幅多么祥和的温馨画面?

有一次,老人家为了等贾永胜买东西,她还冻了感冒,让自己白白挂了几天的吊水,当然,吊水的钱很快就从自己的女婿贾永胜的口袋里,又狠狠地找回来了。

最后,陈金莲老娘想破自己大脑门,也没想到的事发生了,自己天天盘着算计的贾永胜,到头来竟然没想到成了自己女儿,自己亲身女儿,唯一女儿的丈夫,自己的女婿,花了那么多精力从贾永胜身上赚的黑心钱,不但一下子全吐了回来,还倒贴了一个女儿,陈金莲老娘每每想到这件事,就气不打一处来。

因为陈金莲的泼辣性格缘故,矿山的工人们都在背地里称她为母夜叉。

陈金莲耳濡目染,还学会了自己老妈的小聪明,小算计。

有一回,她的男人皮带头烂了,陈金莲就到了市集上,她就和卖裤腰带的小贩谈起了价钱。

“这条皮带怎么卖啊?”

“35元。”小贩回答。

“可以便宜些吗?”

“最便宜33元了。”小贩回答。

“33元啊,太贵了。大清早的,你再给我便宜些,我给你开个早市,吉利你一天生意。”陈金莲笑呵呵地说道。

“那好吧,30元了,没得还价了,再还价,我可亏本了。”小贩答道。

“对了,小兄弟,你哪个村的啊。”

“我,冤大头村的。”小贩答道。

“你是冤大头村的,我做姑娘的时候,可天天去你们村那。”

“去我们村?”小贩好奇地问道。

“是啊,我男朋友,是你们村的。”陈金莲笑呵呵地说道。

“你男朋友?”小贩更好奇地问道。

“是啊,我的第一个男朋友,是你们村的。”陈金莲更加肯定地说道。

“那是谁啊?”小贩问道。

“这就不好说了,说了,你这小伙子到你们村里讲,怪不好意思的。”陈金莲假装害羞地说道。

还没容小贩说话,陈金莲又说道。

“对了,小伙子,搞不好,那个男的,还是你叔叔那,那我就可就是你的婶子了。”陈金莲哈哈大笑起来。

“我叔叔?”小贩自言自语道。

“是啊,你叔叔。”陈金莲肯定地回答道。

“别说,那还真有可能,我叔叔还真和你一般大,婶子,搞不好,我们可真差点是一家人了。”小贩说道。

“是啊,人啊,缘分的事,真的难说。”陈金莲故意自顾地说道。

“婶子啊,这样吧,说不定,我们真差点就一家人了,我的皮带就25元,批发来的价钱给你了,开个早市,吉利一下。”小贩动情地说道。

“小伙子,你也不能不赚钱啊,做生意一定要赚你该赚的,大家都要养家糊口啊,对了,我不要皮带头,要是就买单个皮带,要多少钱啊?你也养家糊口,只管开价,婶子,还不缺这点钱。”陈金莲认真地说道。

“单条皮带,不要皮带头啊,那我也赚你点钱,图个吉利,18元吧!”小贩回答道。

“算了,20元吧,婶子这里刚好20元,都给你,不用找了。”

“谢谢婶子。”小贩感激地说道。

“错了,错了,买错了,我老头子的裤腰带好像是皮带头烂了,我是来买皮带头的。”陈金莲故意假装想起来的摸样。

“哦,婶子,你确定是来买皮带头吗?”小贩关心地问道。

“是的,我确定是来买皮带头的,你看,我这里不就是坏了的皮带头吗。”陈金莲说着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了烂的皮带头。

“真的是买皮带头的啊。”小贩感叹地说道。

“整条皮带25元,就单根皮带20元,它们两个用减法,那么皮带头就5元。”陈金莲装疯卖傻地算着,边掏出了5元给小贩,拿着皮带头,头也不回地走了。

“可,可,婶子,我的皮带头,批发可是8元钱啊。”小贩哭丧着脸说道。

陈金莲最擅长小聪明了,她用声东击西之计,把小贩整得是有苦说不出。

再后来,陈金莲还想到更绝的,就是遇到卖皮带这类事,就是让小贩们对单独的皮带先漫天要价,然后她再用套近乎等方法,把整条裤腰带的价钱压低,这样两者相减,得到的皮带头的价格也许更低。

陈金莲还在厂里打过工,每回吃饭,她发现自己吃得慢,就没有机会再盛第二碗了,因为饭不够多,只有少数吃得快的人,这样才有机会盛第二碗饭。不愧是陈金莲,她同样再次展现了自己的小聪明,就是自己盛第一碗饭时,她故意只盛半碗饭,这样她就能比别人快些吃完第一碗饭,她也就有机会再盛满第二碗的饭了。

欲擒故纵之计啊,陈金莲的小聪明,处处诠释着古人的兵法和谋略,都是三十六计啊!

女人耍小聪明,想要想耍的够力,够劲,够水平,够隐蔽,有隐形,也要熟读三十六计啊!

没文化,真可怕;有文化,才更可怕。

陈金莲,这女人长得矮矮的胖胖的,脸上有许多雀斑,不过,皮肤倒是白得出奇,满脸的大肥板,好像是专门花钱请人用推土机推上去的,也许是开推土机的司机驾驶证是花钱找关系买的,驾驶技术不过关不够老练吧,把她的眼睛部位多放了些土,因此,她的眼睛看起来小的出奇。一张圆圆胖胖的脸,伴着满天星的麻花点雀斑,用霜后的大冬瓜来比喻她是再恰当不过了,也如北方的圆形的大饼,撒了一层芝麻一般。

也不知道是不是天天在厨房的缘故,虽然她有一张还算勉强凑合的大圆白脸,但她身上总是给人一种永远洗不干净的油腻感。

也许还是因为她满脸雀斑的原因吧,她最爱用厨房里的那张镜子照自己,因为厨房里的镜子上布满了烟尘和油烟,她照镜子的时候,满脸的雀斑就看不清楚了,这样她就可以好好欣赏一下自己还算过得去的老脸了,而伙计们每当厨房的卫生打扫的不干净的话,都会被这个女人痛骂一顿,但谁要是把这个镜子给洗干净了,让她老脸上的雀斑立即现出原形来,那伙计同样也会被臭骂一顿,所以老伙计们都不会擦洗这块镜子。

有一次,一个新来的小伙计把这张镜子洗的干干净净,好心的老伙计连忙故意用油水和烟尘涂抹这块镜子,没想到,让这个新来的小伙计又看到了,他认为这是老伙计故意在算计自己,小伙计就悄悄地把这件事告诉了陈金莲,没想到他被陈金莲骂的狗血碰头,不知道个所以然。

小伙计犯糊涂,这啥事嘛?

除了这些,还有这块镜子有些变形,又能使陈金莲的大胖圆脸,照起来有些修长,这更让陈金莲对这块镜子有了深厚的感情,还对它有了依赖感和信任感,只有在这块镜子里,她对自己的容貌,就更自信了,又有了十二分的满意。

雀斑没了,镜子给的!瓜子脸,镜子给的!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