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四十五) 董爱爱杀敌殉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肖精灵在日本兵的监押下,返回小平房。 进屋一看,空空如也,钱也没了。日本兵火了,那个小头目说:

“你的大大的良心坏了,欺骗皇军,死拉死拉的。”

肖精灵刚想解释,鬼子兵挥起战刀,连肩带背砍了下去,血“唰”一声喷射出来,这个自私自利的小人,倒地身亡。三个日本鬼子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鬼子走后,董爱爱仍然不敢出来,直到夜幕降临,从小树林中钻出来,回到小平房一看,目不忍睹。她只好离开小屋,消失在夜幕之中。

她在小岛上走来走去,不知向哪里走好。忽然间,她听到前面一声小儿嚎哭声。她寻声找去,在一条小河旁,有一户人家。是一个柴扉小院,屋里有微弱的灯光。她大着胆子,走了进去,在窗外听声。只听一个老婆婆哄孩子的声音:

“孩子,睡吧,睡觉是不想吃东西的……”

她知道了,孩子是饿的嚎哭,老婆婆哄他睡觉。她走上前去,隔着破窗户问:

“老大娘,这家里只有你们祖孙俩吗?”

老婆婆听到声音,没看清什么模样,只见模模糊糊一个黑影,站在窗前,吃了一惊。孩子也树起耳朵,听她说话。老婆婆问:

“你是谁?黑灯瞎火到这儿来干什么?”

“我是过路的,天晚,没有住处,想来借个宿。”

“住是有住处,只是没有铺盖,你看我家穷的什么都没有,若住只能在土炕上睡了。”

“行,大娘,我自己有衣服,和衣而卧就行了。”

老婆婆说:

“那就进屋吧!”

董爱爱进屋一看,这是两间小房,祖孙俩住在小土炕上,一盏小煤油灯闪烁发光。孩子还是喊饿,董爱爱说:

“大娘,孩子饿了,他是睡不着的。我这里有一包苞谷面大馇子,你煮给孩子吃吧!”

老婆婆一听说有苞谷面,立即眼睛亮了,忙下地煮饭。乘老婆婆做饭之机,借着微弱的灯光,她四周观看。真是家徒四壁,悲悯心里油然而生,心里说,这就是日本殖民统治下满洲国的惨状。不一会儿,馇子粥煮好。老婆婆先给董爱爱盛一碗,然后给孩子盛一碗。孩子接碗在手,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董爱爱说:

“大娘,你吃吧!我已经吃过了。”

老婆婆这才拿起碗来,把粥吃了。吃过饭,祖孙俩感到舒服多了,话也多了,问:

“小伙子,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她摘下破毡帽,老婆婆恍然大悟说:

“原来你是个姑娘。”

“我从哪里来,不重要,你家为什么只有你祖孙二人?”

“老婆婆泪流下来了,我儿子是个渔民,被鬼子抓去当勤劳奉士,下煤窑,窑塌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儿媳妇被日本兵糟蹋,投海自尽了。我也想跟他们一起去,只是可怜这小孙子,才没有死。”

董爱爱问:

“这到大陆多远,能不能到大陆上去?”

老婆婆说:

“能,我家有只小船,就停在北岸,我也不想在这岛上住了,如果你想去,我们一起走吧!”

“大娘,我们真是有缘,我还没有问你叫什么名字呢?”

“我没有名字,娘家姓顾,夫家姓孙,你就叫我孙大娘吧。”

“你会使船吗?”

“会,海上的人,能不会使船吗。”

于是,乘着黑夜,她们漂洋过海,向大陆划去,天蒙蒙亮时,她们上了岸,老婆婆说:

“姑娘,你准备到哪里去?”

“我没去处,走一步看一步吧!”

“如果没去处,就跟我走,我娘家兄弟就在龙王庙村住。”

董爱爱举目无亲,只好跟老婆婆走,向龙王庙村进发。到了老婆婆兄弟家,只有一个五十几岁的女人出来迎接她们。老婆婆问:

“连锁呢?他还好吗?”

那女人眼泪下来了:

“这日子没法过了,你兄弟叫鬼子抓去杀了,儿子被抓去当劳工,家里剩下我一个人了。”

老婆婆介绍说:

“这位是我的兄弟媳妇顾二娘。这位是我们祖孙的救命恩人,她叫董爱爱。”

董爱爱和顾二娘认识后,顾二娘把她们三人让进屋里,忙给她们做饭吃,边做边说:

“就剩这点苞谷面碴子了,以后的日子还不知该怎么过呢?”

吃着饭,董爱爱问:

“二娘,二叔为什么事被杀的?您儿子是什么时候被抓,到什么地方当劳工去了?”

顾二娘眼含着泪说:

“我儿子是三年前就被鬼子抓去当劳工的,说是去了日本九州,修什么飞机场,现在死活不知道。你二叔是最近才被杀害的,呜—呜—呜—”

“鬼子为什么要杀他们?”

“半个多月前,不知从哪里来了一队抗日联军,他们夺走了鬼子的军火,为了掩护军火上船,有五位抗日英雄在凌河桥附近与日本鬼子进行了激战,最后,终因众寡不抵,五位抗日英雄全部牺牲了,日本鬼子也死了三四十人。”

老婆婆说:

“战斗一定是挺惨烈吧!”

“可不是咋的,我们听到枪声响了整整一天一夜。”

“那鬼子为什么要杀顾二叔呢?”

“鬼子不是人,是野兽,他们把五位烈士杀了,还暴尸荒野,不准任何人掩埋。连续过了十几天,尸体都腐烂了,发出强烈的腐臭味。周围十里八乡的群众实在看不下去了,组织起数千人,集体去为五位烈士送葬,让抗日英雄入土为安,结果……”

“结果怎么样?”

“结果遭到鬼子包围,残忍的日本鬼子竟将这数千人集体屠杀了,其中就有你二叔……”

“呜—呜—”她又哭了起来。

董爱爱感到悲愤,大骂鬼子没有人性,是杀人屠夫,是桧子手。她也赞佩当地民众的义举,就是牺牲太惨重了。她安慰顾二娘说:

“血债血偿,中国人民迟早要跟他们算这笔血债。”

“当时现场上目不忍睹,真是泪流成河。鬼子欠中国人民血债能染红太平洋啊。”顾二娘说。

后来日本鬼子把那些无辜的人,集体埋在一个大坑里,形成了一个“万人坑。”

董爱爱不再问什么了,从兜里掏出剩下的五块大洋说:

“二娘,我求你点事,您到周边小镇上给我买点香纸,供品,还有一瓶烧酒。这五块大洋我留着也没有用,买完这些东西后,剩余的归您,买点苞谷面,或者高粱米渡日吧!”

顾二娘说什么也不接这五块大洋,她说:

“买些香纸,供品什么的,有一块大洋足够了。”

董爱爱非要给她,老婆婆说:

“兄弟媳妇,她给,你就拿着吧!这位姑娘可是好人,如果没有她,我们祖孙俩就饿死在菊花岛上了,她还给我们祖孙几块钱呢。”

顾二娘听大姐这么一说,知道这位董爱爱一定有来头,就勉强收了钱,给她买供品去了。

第二天董爱爱带上供品及身边一切应用之物向凌河桥边抗日英雄墓走去。约莫中午时分,到了烈士坟前。她一身正气,毫无畏惧,打开包袱将供品摆在坟前,将一瓶张四犟最喜欢的凌河大曲斟满五杯,洒到烈士坟前。跪地叩了五个头,大声念道:

“抗日英雄们,董爱爱来给你们扫墓了,你们安息吧!你们未完成的任务,自有后来人完成,我们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一定能把小日本赶出中国去!”

最后她放声大呼:

“敬爱的夫君张四犟,你不要感到孤单,妻子董爱爱来陪你了!我们的未竟事业,一定会有坚强的中华儿女继承。”

她刚说完祭词,日本鬼子一个小队已把她围住,雪亮的刺刀对准她的胸膛。鬼子小队长歇斯底里的叫喊:

“你的什么的干活?为反满抗日分子祭灵。”

“我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要向你们讨还血债,把你们赶回东洋去!”

“啊,你的不怕死,死啦死啦的!”

他一挥手,一群野兽一齐扑上前来,似要把她吞噬。她不慌不忙,迅速在袖管理掏出那颗手榴弹,“轰隆”一声,巨大的声响,像沉雷一样炸开了花。不朽的英雄妻子壮烈殉国殉情了。与此同时,几十个日本鬼子也随着这一声巨响飞上了天。那个日军中队长站的离英雄墓稍远,侥幸当时没被炸死,但是,一块弹片炸进了他的脑门,被抬到医院,弹片还没取出来,就一命呜呼了。临死时他说出了一句真话:“中华民族是不可征服的。”

董爱爱的死,震动全满洲,消息很快传到了孙大娘和顾二娘的耳朵里。孙大娘和顾二娘都流下了眼泪。孙大娘说:

“这媳妇真是好人,若不是她及时送给我们祖孙俩一包苞谷面大碴子,可能我们早饿死了。况且……”

顾二娘说:

“她让我去买供品,一下就给我五块大洋,如果没有这些钱,我们怎么能逃到这凌河口,拿什么买吃的,还不得饿死啊。”

孙大娘接着说:

“她明知道去祭拜夫君是死,还坚决要去,真是个烈女侠女,我们受她的恩惠太大,决不能让她暴尸荒野,得想办法把她埋了,让他入土为安!”

“小日本现在已经疯了,见谁杀谁,我们要去埋葬恩人,恐怕还没找到尸体,就被小日本杀了。”

“你让我想想,有办法了。”孙大娘说。

“什么办法?”顾二娘问。

“她来我家时穿的是一件男人衣服,我还当她是个小伙子,后来,听她说话才听出来她是个女人。在离开菊花岛时,我把小孙子***旧衣服找出来给她换上了。她去祭拜夫君坟墓时,认为还是化妆成男人更好,于是,她把男装穿走,把她穿过的女装放下了。她说,这是你儿媳妇的衣服,给小孙子留个纪念吧。我听人家说,人活着穿过的衣服,灵魂就留在里边。这件衣服她穿过,里边一定留下了她的灵魂,我们就用这两件衣服给她做个坟,焚香,烧纸钱,她在阴曹地府定能收到纸钱的。”

“好,就在这凌河口给她修个衣冠冢。”

这个衣冠冢至今还在,被当地人称着“烈女衣冠冢。”四时享祭。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