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宸之殇》绵雨(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请牢记 ) ( 请牢记 )加急的奏报很快到了帝都,龙颜大怒,朝野震动!朝臣分成了主战派与和谈派,在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大成殿乱成了一锅粥。 以右仆射姚立衡为首的主战派极力主张发兵讨伐,他情绪激昂,挥动玉笏大声道:“皇上,这次的屠城事件实在是晁氏的无理挑衅。天通的三千百姓和两千的戍卫军,他们全都是圣上的子民啊!圣人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皇上,此等恶行万万不可纵容,请即刻下旨出兵吧!”

话音刚落,和谈派的代表礼部尚书陈兴马上跳出来阻拦。他身材虽然短小,声音却是非常洪亮:“万事以和为贵,我大宸乃礼仪之邦,泱泱大国风范,怎能随意大动干戈?对于晁氏这种尚未开化的野蛮民族,我们当然得以理教化,一味地以暴易暴只会导致后患无穷……”

姚立衡听他说得冠冕堂皇,冷笑着大声说:“好一个万事和为贵!敢情天通被屠杀的五千百姓不是你陈兴的手足骨肉,你居然能做到如此冷静!陈尚书,我看你已不是冷静,而是冷血了!若是你家夫人上街被歹人无端调戏,恐怕你早就气得冲过去与人动手了吧,还能安坐在此大言不惭地说什么和谈!”

“你!现在说的是朝事,你扯上我家夫人干什么?姚仆射你、你不可理喻!此乃多事之秋,各地流民暴动,朝廷若在此时贸然出兵,可能会摇动国之根本。你身为人臣,应该以大事为重,怎可冲动行事?”陈兴吹胡子瞪眼,好不容易才使自己的怒气平息下来。

“事不关己,陈尚书当然不痛不痒。枉你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可惜成了个遇事畏缩不前,只会信口雌黄的胆小之人!”姚立衡不屑与之争论,转身面对皇帝躬身道:“皇上,是可忍孰不可忍!还请皇上派兵北上,扬我大宸国威,为天通百姓讨回公道。”

皇帝没有说话,紧紧攥着文书的右手上青筋暴起,分明可见。他俯着头,臣子们看不见他的表情。只有身旁的太监郑详听见了皇帝粗重的喘息声,暗暗预料到事态的发展,赶紧调整到最佳状态小心伺候着。

陈兴也不甘落后,持着玉笏进言道:“皇上,自古以来,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之策,化干戈为玉帛才是智者之行。有关与晁氏开战一事,还请皇上三思而后行,以免中了奸佞小人的挑拨之计。”

“你说谁是奸佞小人!”姚立衡怒吼着质问。

“谁一心挑拨皇上开战,谁就是奸佞!”陈兴瞥了一眼,立刻争锋相对,哼哼地回了一句。

姚立衡再也忍受不了他这幅嘴脸,举起手中的玉笏就朝他用力扔去。陈兴没想到他竟公然与朝堂上动粗,猝不及防,下意识地举袖护脸。

群臣们有的目瞪口呆,根本忘了上前阻拦,有的仍在争执得热火朝天,毫不关心这边的情况。

混乱之中,一个身影倏忽而动,修长的手稳稳地将玉笏在半空中截下,清朗略带笑意的声音说道:“姚大人切莫冲动,玉笏可不是这样拿来用的。”

陈兴眼见自己无险,松了一口气,向苏旷作揖道谢:“多谢苏将军出手相救,陈某感激不尽。”

苏旷有意无意地站到了两人之间,搭着陈兴的肩低声说:“举手之劳,不足挂齿。来来来,尚书大人我来给你压压惊。您和姚大人都是为了大宸尽心尽力,何必闹到这般田地?相信大人一定听过‘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吧……”

陈兴气呼呼地瞪着姚立衡,半晌之后才憋出一句话:“都是姓姚的欺人太甚,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

姚立衡开口欲和他理论,忽听得“哐当乒乓”几声巨响。

皇帝终于发怒了,暴怒地将龙案推倒在地,玉玺、奏折、笔架纷纷滚落玉阶。

“都给朕闭嘴!把姚立衡、陈兴拖下去杖责五十,各降一级,以示惩戒!”

两人这才明白自己冒犯了天威,赶紧跪下请罪:“皇上息怒,微臣知罪!微臣罪该万死!”

羽林卫大步走上大殿,准备强行拖两人下去受刑。苏旷伸手拦住,上前躬身诚恳对皇帝说道:“皇上请息怒,两位大臣虽然失礼于朝堂,但都是紧张于大宸的利益才会如此失态。此时真是用人之际,还请皇上暂息雷霆之怒。”

夏弘休明显是没想到在天子之怒下苏旷竟会出来为他们求情。他满心不悦,厉声道:“苏旷,你到底是站在姚立衡这一边的,还是陈兴这一派的?”

苏旷平静地回答:“皇上误会了,臣既不是主战派,也不是和谈派的。”

“那么你的想法是……”这个答案让皇帝很不满意。

苏旷目光平视,脸上仍带着从容的微笑,却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犯我大宸者,虽远必诛!”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