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名门媳》第五十六章:三少爷回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你莫要再啰嗦,现在就给我跪到佛堂去<a href="http://./books/0/798/">混沌生死诀</a>。 无弹出广告文本小说站舒萋鴀鴀”在女儿的眼泪面前,大老爷觉得很无力,他素来偏心二房的儿女,如今听了这话,心酸的同时,又恨她们不懂事,不明白自己的苦。

二姑娘气得站起来,也不向大老爷告退,头也不回地走了。

三姑娘伤心地喊道:“爹爹……”

大老爷道:“你……记得让婆子在佛堂里烧些炭,莫让她冻着了。”

爹爹还是疼我们的,三姑娘含泪点头,追着二姑娘走了。

大老爷就四下打量着阿九的屋子,屋里的陈设果然精美贵重,心中更是闷得慌,大太太做人就是太绝对,不是左,就是右,喜欢的,就掏心掏肺的喜欢,不喜欢的,就横眉冷对,都不知道柔和一点。

“小九啊,你弟弟这些日子跟着捷儿读书,念得还不错,你可以记得多关照他一些。”大老爷和颜悦色地说道。

阿十如今是大少爷的书僮,大少爷对他虽然不错,但穿戴上还是仆人打扮,大老爷怎么突然提起这个来?

是在提醒自己的身份么?也是,他的女儿在自己这里受了委屈,大老爷心里还是不顺畅的。

“小十一直很乖,我送东西给他他也不要,说是要自力更生,不能总依靠我。”阿九就恭敬地道谢。

言外之意,自己现在的所得,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想当初,阿九进府时,穿的也是仆人衣服,住的也是仆人的住处。

大老爷就拍了拍阿九的肩膀,脸色黑沉地走了。

大老爷回到正院里,说起阿九屋里的事:“……小二也太不小心了,把小九屋里的白甜口瓷瓶给打碎了,我罚她跪佛堂去了。”

大太太让青绫炖了碗燕窝送到大老爷手里:“不过一个瓶子罢了,碎了就碎了吧,小九也没来说什么,就当是小猫小狗调皮碰坏了就是,老爷又何必罚小二,没得让人说我这个嫡母苛刻了她。”

大太太竟然这么好说话,还为二姑娘说情,大老爷的话就不好如何往下说,且把二房的孩子比成小猫小狗……

大太太如今还真不把二房看在眼里了!

大老爷的心情越发的郁闷了,当初刚成亲之后,他就故意又聘了赵氏为平妻,为的,就是因为顾氏家财太盛,林家又落魂,不像妻大夫弱,找个女人来给大太太斗,他则坐山观看,如今二太太太不经斗,那般偏宠她,还是把自己斗成了姨娘,而大太太则越发的强势了……

“那孩子也是个眼浅的,就是看小九屋里的东西比她的好,心里不服气呢。”大老爷一副恨铁不成刚的样子说道。

“老爷这是在说我偏心么?”大太太笑着问:“那也没法子啊,小九是正院出来的,又是捷儿的掌中宝,我若慢待她一点,捷儿那孩子肯定得找我闹,他如今可正拼命读书,想三年后的大考能再为林家争光呢。”

大老爷果然就闭了嘴,再也不好说什么了,如今大少爷在外头的名声,比他这个布政使老爷还要盛,十吧,莫非想当睁眼瞎?”阿九无奈地抚着阿十的头。

阿十就垂下头去,不说话。

“你先好好认些字了再说吧。”阿九塞了包点心在阿十手里劝道,阿十是个老实嘴笨的,心里又藏不住事,自己若在府里头教他武功,只怕别人一盘问,就会说漏嘴。

这天午间,竹篱斋里,樱桃服侍大少爷行睡,锦被熏得清香柔暖,大少爷躺在明紫的枕头上,唇红齿白,俊雅无双,樱桃就看怔了眼,眼神迷离热切,附下身去,借着给大少爷掖被子,红唇从大少爷脸上轻轻拂手,一只手也伸进了被子里……

手被大少爷捉住,白晰的脸庞染上了一层红晕,这样的大少爷更是秀色可餐,樱桃色胆大起:“爷,奴婢已经是你的屋里人了,难道您不喜欢奴婢吗?”

娇嗔委屈,美目幽怨含情,艳色无方的丫头大胆的钻进主子的被子里,一把抱住他<a href="http://./books/0/797/">落宝金瞳全文</a>。

“不行!”大少爷猛地挣脱樱桃,粗重的喘着气,语气却是斩钉截铁:“出去!”

樱桃羞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从床上滑下来,掩面哭着朝外面跑去。

床上的大少爷掀开被子看了一眼,哑着嗓子喃喃道:“小九,快点儿长大吧。”

樱桃羞怒失望地从屋里跑出来,漫无目的在院子里走着,正好看到阿十坐在石桌旁,手里拿着一包东西在吃。

樱桃的一腔怒力全冲上了大脑,冲过去打落阿十手里的东西。

捡起一块看了看,冷笑道:“龙须酥?你偷大少爷的东西吃?”

阿十愕然地看着樱桃,见她眼里一片恶毒之色,不由有些害怕,嗫嚅道:“我没偷。”

“还没偷?府里头可不做龙须酥,这是大少爷从荣宝斋特意买来的,你不偷从哪来?”樱桃厉声道,知道那个乡下丫头喜欢吃,所以隔三岔,如今小二出嫁,倒问我如何办来?老爷在娴儿的婚事上出多少,自然也给小二多少就是,妾身保证不拿娴儿的嫡女身份说半个字,找老爷多要一文钱。”

大老爷被大太太噎了个半死,好半晌才道:“可是……如今老氏自贬为妾,两个女儿都记到了太太名下,惠儿和仪儿就都是太太的女儿,太太就算对自己的儿女有偏颇,可也不能偏得太过了呀。”

“记在妾身的名下?妾身怎么不知?宗谱上可有记载了?赵氏可是自贬为妾的,妾身又没强求于她,那两个孩子平日里亲的也是她们自个的娘,几时在妾身跟前尽过孝道?这些个礼数老爷平日里又不是没瞧见,从来也没听老爷对她们教训过半句,怎么到了要出嫁,要嫁妆了,她们又是妾身的女儿了?”大太太一脸莫名地说道。

大太太把大老爷的话堵了个严丝密缝,大老爷黑着脸呆坐在堂上半晌都没说话,只端了茶猛灌。

二太太自贬为妾时,族长确实来找过大老爷,在宗谱上把二太太的名字改为了良妾,但却没有把思敏和两个女儿记到大太太名下去,为的,就是给赵氏留条后路,等太太气消下去些,再偷偷找了族长把她的名份又改回来,儿女就还是她的,等她百年后,也有人进香抱牌位,二太太心里清楚,二房的几个子女心里也明白,大老爷以为大太太还和以前一样糊涂,只当她不知道呢,大太太也从来没在大老爷跟前戳穿过此事,如今赵氏在大太太跟前都立了两个多妾室规矩了。

作低伏小了两年,弄半天,大太太对大老爷的伎两心知肚明,只等着如今了再拿话来堵他,大老爷有种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的道理。

“就算没记在你的名下,你也是惠儿和仪儿的嫡母,这个家都是你管着的,总不能半文钱都不给惠儿和仪儿吧<a href="http://./books/0/796/">仙焰</a>。”大老爷硬着头皮说道。

大太太就直冷笑,“老爷这话说得就越发的有意思了,这些年,不知老爷放了多少钱在公中?妾身主持中馈,您又交了多少银两让妾身打点管事?”

大老爷顿时哑口,脸色就有些发红,默然地起身想走。

大太太就道:“话不说不明,理不讲不明,老爷既然开了这个口,妾身就当着您的面来算算帐。”

大老爷一听溜得更快,只道:“有什么好说的,我前头还有些公事没有处理,今儿就说到这里,有话明儿再说。”根本就是不想再跟大太太淡下去。

“那也行,老爷的公事要紧,不过,妾身会把这几年府里头的进帐都和嚼用都理个单子交给老爷的,说起来,妾身也贴补了这么些年,老爷如今不说俸禄,光一年下属上敬的,白沙酒掺股的,再加上公中置的田产铺子地进项,一并算上一算,老爷如今可是比妾身都富裕呢,不交一文钱给妾身,也不知道老爷几年的钱都到了何处去了,莫不是在外头养了外室吧。”大太太不紧不慢的说道。

大老爷只觉得额头上毛毛细汗直冒,灰头土脸的就出了正院。

大老爷走后,大姑娘就从后堂转了出来,不赞同的对大太太道:“娘,何必太剥爹爹的面子,这样你们夫妻间以后还怎么相处啊。”

大太太笑得苦涩:“我以前掏心掏肺,把自己个的钱都搭进去给他用,又得了什么好来,他仍是看不起我,仍然只是疼爱二房的几个,就算我做得再贤良又如何?”

大姑娘叹了一口气,也知道大太太说得没错,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只是娘,将来女儿几个都嫁了之后,大哥又去了京城为官,府里头只剩下您时,您可怎么办啊?”

大太太含笑把大姑娘搂进怀里,“怕什么,最多娘一个人单过就是了。”

“娘,您一定要对小九好,留住小九,她是个心善的,又是您从小教养大的,将来,有她做您的儿媳,您就有人孝顺了,而且,小九聪明伶俐,有她在家给您作参谋,二房和爹爹都在您跟前讨不到好去。”大姑娘就轻声劝道。

“你说什么傻话呢,小九不就是你大哥的媳妇儿么?”大太太嗔了大姑娘一眼道。

“可是娘,女儿觉得只怕有变,这几年女儿暗中观察,小九对大哥面上看着没什么,实际确淡得很,爹爹的心思可与您的不同,您还是早些作准备的好。”大姑娘急切的说道。

大太太愕然地问:“不会吧,我瞧着还好啊,捷儿对小九可是好得没话说,莫非小九还有别的心思不成?”

“女儿说不好,女儿只知道,小九是个有主意的,一般人很难拿捏得了她,就算是大哥,只怕也摸不透小九的心思,女儿就怕哪一天,她会脱离林家而去,到时候,大哥肯定会痛苦不堪的。”大姑娘叹了口气又道。

“那还能怎么办?她才十一岁,太小了,又不能让他们圆房,你大哥也是个死心眼的,樱桃收进房里好几年了,如今还是个处子之身,娘先是想着他的身子不好,又要读书,怕拖败了他,如今看着这几年身子越发的康健了,也没见他动过樱桃,唉,娘啊,想孙子都想得心疼了。可娘急也没用啊……一说你大哥,他就说没有嫡子,就不许妾室有孕,这原也是规矩,娘也无话可说。”、

“最多还等两年,就让大哥和小九圆房吧,这样对您和大哥都只有好处。”大姑娘就附在大太太面前说道。

大太太有些不忍:“十三岁,会不会太小了……”

阿九并不知道大姑娘和大太太正在屋里谈着她的终身大事,她有些想念林思敏那个老实孩子了,这几年,除了大老爷,谁也不知道他过得好不好,就是过年,也没见他回来过,当初走时,连贴身的衣物都没带齐,也不知道她在外头过得好不好……

林家举家迁往长沙,三姨娘自请留在岳洲府照看旧家,大老爷自从看到素面朝天的三姨娘后,就时时地往钗头凤跑,却遭了三姨娘的冷眼,几次三番下来,大老爷就有了气,也由着她一个人守在岳阳了。

府里头怕是除了阿九,再没有人会惦记那个老实孩子。

阿九无聊地在园子里散步,入冬多时,园中百花调谢,除了月桂和樟对,别的植物都是光颓颓的,显得格外的萧瑟。

走到二门处时,就见涂妈妈匆匆从二门处过来,阿九正要上前去打招呼,就见二门上的守完婆子赶上涂妈妈:“妈妈,三姨娘的事,您还是快些禀了太太吧,奴婢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你先守着二门吧,我这就去回太太,放心,不会让你为难的。”涂妈妈边说边往正院去。

二九就躲在树后头,等涂妈妈走了,才追上那个婆子:“昆妈妈,您今儿当值呢。”

阿九在府里头对下人很宽厚,人缘也好,昆妈妈先是一脸愁容,见是阿九,脸上就有了笑:“奴婢给九姑娘请安,奴婢今天当值呢。”

“前头可有什么新鲜事儿,好久没出过门,呆在府里头都快闷死了,也不知道大少爷从岳麓书院回来了没有。”阿九从荷包里掏了一把南瓜子递给昆妈妈,边吐着瓜子壳儿边问道。

“大少爷每日得申时三刻才下学呢,现在才未时,还早着呢。”昆妈妈接过瓜子,缺了一颗门牙不好磕,就把瓜子抵在嘴角的板牙上剥,边吃边吸溜口水。

“那我去前头等等他,说好了要给我带新鲜玩艺儿的,要是忘了,我可不饶他。”阿九就笑着往二门处走。

昆妈妈忙拦住她:“姑娘,您今儿可千万别去前头,三姨娘来了,正在前院站着呢,病得快不成形了,大老爷说她晦气,要过年了还往府里头来,怎么不死在岳阳府算了。”

阿九听得心一紧,怎么才三年时间,三姨娘就病得不成人形了,几百里的路,她一个人,又是怎么来到长沙的?

“是吗?”阿九就作出很害怕的样子来:“敢问妈妈,不知三姨娘得的是什么病?”

“说是败血症,身上都快瘦干了,唉,以前水灵儿的人儿一个,怎么就成这个样子了。”昆妈妈摇了摇头道。

阿九抬脚就往前走,林思敏至孝,尤其对三姨娘,若是知道三姨娘病重后,府里头连门都不许她进,该有多伤心啊。

“九姑娘,九姑娘。”昆妈妈就在后头追,想拦住阿九,阿九回身就塞了一两银子在她怀里,小声道:“妈妈,您当没瞧见我就好了,我去等大少爷呢。”

昆妈妈就拖着阿九往夹道里走:“姑娘若是想见三姨娘,就走这边吧,这儿避静。”

阿九看见三姨娘时,若不是看到那极像林思敏的眉眼,阿九还真不敢上前相认。

那是个形容槁瘦的女人,脸上虽然还能看见往日的清秀,但身子已经瘦得像根竹杆子了,皮肤腊黄,一看就是个血气不足的。

“姨娘!你……”阿九小心的上前。

三姨娘茫然回眸,看到阿九怔了怔,嘴角才显了笑:“是小九啊。”连声音都是哑的,怕是咳得太多了的缘故吧。

“怎么站在院子里?这里风大,跟我回垂阳斋吧,三哥的屋子还是空的呢。”阿九就笑着上前牵三姨娘的手。

三姨娘的手像触电一样,猛地一缩,退了半步道:“不了,我先等等吧。”

“姨娘来了多久了?”三姨娘倦得连站都站不稳的样子,一脸风尘,身上只穿了一件半旧不新的旧锦袍子,身子在风中瑟瑟发抖,阿九的鼻子酸酸的,知道自己就算发蛮拖她,她也不会跟着进去的,她在等府里的当家人发话。

“那就到回事处坐坐吧。”阿九就不由分说牵了三姨娘的手,回事处有炭火,让她喝点热茶暖暖身子也好。

三姨娘的眼神暖暖的看着阿九,干瘦的脸上露出一抹浅浅的笑容“三儿去年回来了,个儿长得比我还高一个头呢,壮实多了,今年大姑娘出嫁,说是要回来给吃姐姐的喜酒。”

边走,三姨娘就细细地说着,目光里尽是骄傲。

这是三年来,阿九第一次听到有关林思敏的消息,原来他也曾从武当山回来,只是直接去了岳阳,没来长沙府,三姨娘病得这么重,却还强拖着身子来长沙府,难道是为了林思敏?

回事房的人见阿九把三姨娘牵进来,不由怔了怔,年长的那个就有些为难:“九姑娘,老爷发了话……”

“老爷能发什么话呀,这是三少爷的生母,不过是进来喝口热茶罢了,莫非也不行么?”少爷的生母当然是府里头的主子,这些个奴才也太过势力了些。

那老仆人只好让开了身子,只是看三姨娘的眼神还是有些嫌弃,毕竟古代人都信讲究,不喜欢病重之人呆在自己的地方,怕过了病气的同时,还觉得不吉利。

阿九亲自给三姨娘到了杯茶,又端了把椅子靠近火盆让三姨娘坐了,三姨娘的脸色果然就缓了些<a href="http://./books/0/795/">无双宝鉴最新章节</a>。

不多时,涂妈妈从后院回来,见阿九坐在回事处,不由怔住,半晌没有说话,阿九觉得她面色有异,把她扯到一边问道:“妈妈,怎么太太也……”

“这里可不是姑娘该来的地方,姑娘还是快些回去吧,大姑娘还说让您给她打几个挂在嘴上,男人总还是要面子的,老爷如今故意这样,对大姐姐也不好,您不如暂时放软些态度,等喜事过后,该如何的,就不能只放在嘴上说……”

大太太先是没听懂,转而一想,就明白阿九的意思。

大太太每次只怪大老爷用了她的钱,嘴里一再的叨唠,说得大老爷很没面子,但大老爷要钱时,还是照样在出,大老爷用了大太太的钱,还没有半点感激之心,里子面子都没得着,

阿九是让她拿出真格的来,该算的帐要算到明处,大老爷赚了钱,该养家的就该养家,没得一大家子人,都由大太太养着,大老爷这个一家之主,赚了钱反而还都存私房的道理。要强硬,就要硬在实处,不能只放在嘴上。

这样只会纵容了大老爷,还让给自己添一肚子的堵。

“我们小九说话就是一针见血。”大太太搂住阿九,看她头上只戴了一根玉簪子,就对青绫道:“把我的那头红玉石的头面拿来,我们小九是越发的漂亮了,可不能太寒酸,没得亲戚们来了,还说我对媳妇刻薄。”

从前些日子起,大太太见了阿九就媳妇媳妇的,让阿九很是无奈,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林家的童养媳似的。

离大姑娘成亲还有三天时,林思敏回来了,那天阿九正在大太太屋里替大姑娘打络子,就见涂妈妈高兴地进来禀报:“太太,三少爷回来了。”

阿九分明就听见自己的心咚的一声晌,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击了一下,似疼,又似麻,血行也加快了起来。

“这孩子,怎么三年都不回来,也不怕家里人惦记。”大太太就高兴地起身到正屋里去。

“儿子给母亲请安。”十五岁的少年,快过变声期,原本清亮还带着童稚的嗓音不见了,沙哑中,又带了一丝的磁性,听在阿九的耳朵里,就像轻沙佛过脸庞,痒痒的。

“快快起来。呀,真是长成大人了呢。”大太太的笑道。

过了十岁,男女大防就要守了,阿九的身份不同于四姑娘,更不好冒冒失失的跑到前头去看,只好透过屏风向外瞄,只见一个结实高大的少年郎立在正堂,精致如碉刻般的五官越发的立体有型,那双如水浸葡萄般的眼睛深遂明亮,褪去了少年的稚气,多了一分沉稳和坚毅,世事将这个老实孩子逼成熟了很多啊。

阿九看过去时,他也正抬眼看过来,如有实质一般打在屏风上,让阿九有种被他看穿了的感觉,顿时脸上如火烧一般的红。

“你许家表弟带信来说,明年京里开武科,问你要不要去呢。”大太太道。

“儿子这次回来,一是给大姐姐送嫁,二是向父亲禀明此事,大姐姐亲事过后,儿子就要动身。”

从长沙到京城,骑马也要两个月,武举和春闺同时举行,大姑娘成亲后,他确实就要动身了。

阿九莫明的就有些失落,怎么才回来就要走?

------题外话------

家里网络经常坏,还投诉无门,真的很讨厌电信,害我今天更新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