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之情醉水玉梦》第6章、情濡以沫(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房里静了下来,过了一会儿才听水溶慢慢的道:“我没想到会成了那样,其实…”不等水溶说完,黛玉一下伸手掩住了水溶的嘴,低声道:“我知道。 舒唛鎷灞癹”

握着黛玉的手,水溶的目光清亮而又悠远,舒了口气,道:“颦儿,过去的事我们不要再提了。”顿了一下,接着道:“对了,老九刚才有没有对你说一件事。”

垂下头,黛玉低声道:“是不是公主的事。”点了点头,水溶绝美的脸上是一种掩饰不住的喜悦,不由站起来,携着黛玉的手道:“你知不知道这件事对我来说很重要。”

当初水洛来告诉水溶萨云扬言非水溶不嫁的时候,水溶虽然表面上无动于衷,但是心里也曾着急,不过转瞬之间,精明的心中一下子闪过一个念头,既可断了萨云这个后顾之忧,又能试一下皇上对太子的心思,无形之中还可以暗暗将上太子一军。

于是水溶暗中安排人将萨云诳到了庵里,不动声色中将早就准备好的纸符换上,果不其然,一切都按着原来的部署水到渠成,一时之间,很多人都知道了萨云面带凤相,乃是…。不言而喻,很多矛头都指向了太子水浩,使得水浩在哭笑不得的情况下暗自心惊,明知这是别人的陷害,但是却只能咽下这个闷亏。

其实在水浩心惊的时候,水溶也是焦躁不安,毕竟这件事是很冒险的一步,如果皇上真的对水浩信任有加,那顺理成章的赐婚也是有可能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对水溶来说,恐怕就是雪上加霜,但是在心里刚刚冒出这个念头的时候,水溶忽然有一种义无反顾的决然,到底是为了什么,连水溶自己也不知道,所幸一切都如愿。

看着水溶神采飞扬的俊颜,黛玉轻轻地道:“若是以后公主再找你的碴,你可得罪不起了,她毕竟成了…。”

轻轻哼了一声,水溶道:“以她的性子在后宫里,以后恐怕有她应付的,首先娘娘那里就会让她…。”

转头看着黛玉,水溶缓缓的道:“颦儿,这件事你以后会明白的,看似一件简单的事,其实里面蕴藏的玄机是深之又深,总之这件事你不用担心,而且这样对我们来说也是最好的结果。”

幽幽的叹了口气,黛玉低声道:“那三妹妹呢,莫不成也要她嫁给藩国的…。”不容黛玉说完,水溶冷清的道:“这也只能看她的造化了,无论如何,这也是当初府里的选择,谁也怨不得。”

没有作声,想起自己嫁给水溶的原因,又何尝不是元妃…。一瞬间,看着身旁气度风华的水溶,黛玉忽然有些庆幸,虽然自己只是一场博弈的棋子,但是如今…。

见黛玉不做声,肤若凝脂的脸上神色起伏不定,水溶不由低低的道:“颦儿,怎么不说话了,想什么呢。”

羞涩的将头一侧,黛玉低声道:“我只是在想有些事或许早就注定了,当初在大观园里的时候,我们闲着没事掷花名,其中三妹妹掷的是杏花,一边的签释就是‘日边红杏倚云栽’,当初大嫂子还开玩笑的说,府里已经出了一个娘娘,莫不成还会再出一个,谁知如今还真应了。”

应了一声,水溶自言自语的道:“恐怕不止一个。”随后转头若有兴趣的看着黛玉,道:“那你掷的是什么呢。”

想起那句“莫怨东风当自嗟”,黛玉没有作声,过了一会儿才道:“不过是最俗的芙蓉罢了。”水溶忽然道:“那一定是水芙蓉。”

怔了一下,黛玉一下子醒悟过来,将身一背,道:“那可不定,说还是木芙蓉呢。”一把扯过黛玉,水溶霸道的道:“你已经做了水家的人,就别想什么慕,什么林的,这一辈子,你生就是水家的人,死也是水家的鬼。”

看着水溶幽邃的眸子,不容置疑的神色,黛玉淡眉微蹙,淡淡的的道:“王爷是不是算错了,我姓林,生是林家的人,至于…。”

俯下身,水溶眼前的黛玉娇柔伶俐,眼波流转中的那一份灵动如水般柔转,如泉般澈净,凤目微微一眯,水溶轻轻哼了一声,盯着黛玉低低的道:“颦儿,我们生同枕,死同穴,你不认也得认。”

说完,放大的俊面不容躲避的覆了下来,黛玉刚要侧身躲开,却见水溶眉头微皱,修长的手臂一圈,低低的道:“温慕林留下的药不是不多了吗,难道你还想再浪费一贴。”

就在黛玉微一愣神的时候,眼前只觉得一暗,接着无尽的柔情弥漫了下来,面对着水溶霸道而又执着,深情而又热烈的柔情,黛玉竟然觉得自己的心跳不知不觉急了起来,而身子也慢慢的软了下来,一个声音在耳旁不容置疑的道:“颦儿,不管是人还是心,我都要定了。”

没有作声,黛玉的眼前闪过的永远都是水溶威风凛凛的将自己护在怀里的情形,那一句铮铮的话也依然清晰入耳“你哪里也比不上她,本王再说一句,不管怎样,本王只有一个王妃,奉劝公主还是死了这条心。”

闭上眼,暗暗叹了一声,黛玉任凭自己慢慢的融化在了那一个暖暖的怀里。

汗沁沁的手臂上伸了过来,依然带着柔情后的温热,固执的将黛玉蜷在怀里,水溶低沉地道:“颦儿,相信我,不管如何,我们永远都是一体的。”

抬起眼,水溶深邃的眸光里依然如幽潭般深远而又悠长,黛玉没有做声,缓缓地向垂下眼睑,只是本能的将身子往里蜷了蜷,似乎只有这样,才觉得这一切不会消失。轻轻叹了口气,水溶低声道:“既然累了,那就睡吧。”

也不知什么时候,迷蒙中黛玉似乎听到有轻轻地说话声,随后便觉得身边一凉,睁开眼,只见水溶正要起身。

觉察到黛玉的疑问,水溶低头看了一眼,低声道:“那边出事了,我可能要出府一趟。”说完,急匆匆的披衣离开,掩上的雕花木门没有一丝的犹豫。

怔怔的看着平寂无声的屋子,黛玉有一时的恍惚,身旁那暖暖的温热似乎还没有散去,耳旁水溶临睡前的话悠然还响着,而眼前晃动的却是水溶离开时决绝的背影。

闭上眼,两滴泪沿着黛玉的眼睑轻轻地滑了下来,暗暗叹了口气,看着空荡荡的屋子,余温还在的被褥,黛玉这才醒悟过来,他不同于宝玉,在他心中权势地位才是最重要的,而自己只不过是他怀中一个可有可无的女人而已。

缓缓的蜷起身子,黛玉将被子紧紧地拥了拥,仿佛只有这样,才觉得刚才的温暖没有消失。

一大早,黛玉刚刚起床,就见晚风走进来道:“王妃,前院打发人过来说,王爷今日天刚亮就出城了,让王妃不用担心。”

想起昨夜那个决绝的背影,黛玉不由酸酸的道:“王爷自有大事要做,我有什么好担心的。”转过身,黛玉对紫鹃道:“好好收拾一下,今日不是要到南府去吗。”

紫鹃应了一声,静静地看了看黛玉,本来麻利的手不觉缓了下来,觉察到紫鹃的迟疑,黛玉低低的道:“怎么了。”

想了一下,紫鹃道:“王爷能在那么急的情况下打发人来告诉王妃,说明王爷是很在意王妃的。”

自嘲的苦笑了一下,黛玉轻轻的道:“紫鹃,别傻了,他在意的不过是权势地位,其余的不过是过眼烟云罢了。”

紫鹃还要说,却听黛玉道:“紫鹃,我不想戴这枝朱钗,另换一只。”紫鹃道:“新年刚过,既然是去赴宴,王妃就要喜庆点。”

黛玉淡淡地道:“形似而神不似,你穿的即使再喜庆,没有心又有何用。”紫鹃还要劝,却听外面雪雁的声音道:“王妃,妙姨娘来了。”

黛玉微微的一愣,自从黛玉上次说过了以后,两个姨娘很少过来,黛玉也正落得清闲不堵心,不想今日一听到这话,本来就堵堵的心似乎更甚了。

妙姨娘收拾的依然如前,娇俏而又华丽,举手投足间的那一份灵韵,竟使的黛玉的眼不觉有些刺疼。

见过礼后,黛玉轻轻的问道:“姨娘有事吗。”妙姨娘笑着道:“昨日阿妙得了一个奇巧的玩意,送来给王妃玩。”

说完,转头对跟在后面的丫头道:“把它抱进来。”一个小丫鬟抱着一只浑身洁白的猫走了进来,那只猫好像有些怯生,不安分的叫了一声。

黛玉微微一皱眉头,还没说话,却见妙姨娘将猫轻轻接过去,亲昵的抚摸着它光华的皮毛,对黛玉道:“王妃你看,它很听话的,这是我亲戚昨日送来的,说是给我解闷的,我一想,晚上王妃或许有王爷陪着不会闷,但是白天王爷不在,王妃说不定…。”

暗暗冷笑了一声,黛玉知道水溶在枫苑里留宿不过三日,就已经打破了原来妻妾之间的平衡,以前没有的事如今却是不约而来。

忽的有些苦笑,或许在水溶眼里,自己根本不值得一提,但是在这些姨娘的眼里,恐怕就不是这么看了。

以前黛玉也从侧面打听过她们的来历,已故的清姨娘是来府里最长的,而琴姨娘是最短的,比自己早不了多少,这个妙姨娘的来历也颇有传奇,她本是皇宫里的一个侍女,因为能歌善舞,深得太后喜欢,水溶有次去慈宁宫不小心碰掉了她端的热茶,正巧被太后看到,便道:“你也不小了,身边该有个知冷知热的人了,这个丫头聪明伶俐,模样也说得过去,就赏了你吧。”

于是,妙姨娘就到了北府,记得在当初听到这件事时,紫鹃还小声嘀咕了一句:“哪有这么巧的事呢。”黛玉没有作声,只是不可置否的笑了一下。

看着妙姨娘有些殷切的目光,黛玉淡淡的一笑,低声道:“多谢姨娘的好意,对这些东西,我自来就不喜欢,听不得它们的叫声。”

妙姨娘不甘心的道:“它们很听话的,以前太后很喜欢猫,慈宁宫里一共养了三只呢。”黛玉捻起帕子拭了拭嘴角,低声道:“人各有好,太后喜欢的并不一定人人都喜欢,就像姨娘喜欢的,我就不一定喜欢一样。”

妙姨娘试探的道:“那或许王爷喜欢呢,那时在慈宁宫时,我曾经见过王爷夸起太后的‘墨玉’。”

轻轻冷笑了一下,黛玉道:“那姨娘是不是送错了地方,要送,姨娘也要送王爷那里,送到这里岂不南辕北辙。”

妙姨娘讪讪的笑了一下,道:“看我说的,我本是要送给王妃的,见王妃不喜欢,才一下想起王爷以前夸过,随口说了一句,不想竟然让王妃在意了。”

黛玉轻轻的立起身来,缓缓地的道:“我何必在意呢,姨娘们能想着王爷,能想着我这个王妃,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漫不经心的看了妙姨娘一眼,黛玉轻轻的道:“紫鹃,将那件长衣拿来,今天不是还要去南府吗。”

妙姨娘也不是笨人,忙道:“既然王妃不喜欢,那我先回去了,来时琴姐姐还说呢,王妃一定会喜欢的。”

静静地看了妙姨娘一眼,黛玉没有做声,随后不动声色的道:“晚风,送送姨娘。”给黛玉披上长衣,紫鹃轻轻的道:“王妃,以前也不见她们这么殷勤,如今却这样,紫鹃总觉得心里有些不踏实。”

没有看紫鹃,黛玉轻轻的道:“以后小心些,你不记得二哥那时嘱咐的吗,在这王府里,什么事没有。”

应了一声,紫鹃低声道:“我这就去告诉雪雁去,让她以后熬药当心些。”轻轻叹了口气,黛玉忽觉得有些迷茫起来。

南安王府对黛玉来说并不陌生,以前在贾府的时候就曾经来过一次,嫁进北府后也曾来过,如今坐在内堂里,相较于其他的王府,还算自在些,何况太妃和王妃也是爽朗的人。

随意的说了会闲话,南太妃是个闲不住的人,吩咐丫鬟门摆上桌子,几个人一起玩起了牌,明珠对黛玉道:“我们出去看看吧,太妃她们恐怕一时半会不会停。”

南王妃刚要唤丫头跟着,明珠笑着道:“莫非表嫂还担心明珠在这府里迷了路。”南王妃笑着道:“看来是我多心了,大奶奶曾经在这府里住过,自然不会迷路,有大奶奶带着林王妃,我也就放心了。”

黛玉轻轻的一笑道:“是啊,黛玉倒忘了大嫂的身份。”南王妃爽朗的道:“那我去忙了,哪里还有很多事要我打理。”

走出内堂,明珠带着黛玉缓步往花园走去,南府的后院大气空旷,连廊檐亭阁也不同于别处的精致。

一边和黛玉指点着景色,明珠一边轻轻的道:“当初我曾在这里住了一段日子,那时父亲奉旨赴浙,就将我寄养在太妃这里,也是因为这件事,我才和北府…。”

轻轻叹了口气,明珠低低的道:“其实有些事都是命中注定的。”想起明珠以后没有尽头的日子,黛玉也不禁暗暗叹了口气。

石径一拐,前面是一座亭阁,背依假山,面向碧池,透着融融的暖意,明珠向那边的一溜院子看了一下,忽的低声道:“弟妹先在这等一会儿,大嫂还有件事忘了,大嫂去去就来。”

黛玉疑惑的看了明珠一眼,如水的清眸使得明珠的脸色微微一红,随后低声道:“既然弟妹不愿等,那大嫂让丫鬟们去拿就是了。”

黛玉笑着道:“大嫂说这话不是见外了,既然这样,那黛玉在前面的亭阁里等着,正好那里背风向阳。”

明珠这才松了口气,道:“也不用多长时候,大嫂很快就回来。”黛玉唤着紫鹃,边走边道:“大嫂快去吧。”

看着明珠有些焦急的身影消失在假山处,紫鹃上前扶着黛玉,低声道:“大奶奶和贾府的珠大奶奶有些相似,不过珠大奶奶至少还有兰少爷,而大奶奶却…。”

黛玉静静的看着前面的那一池碧水,脑海里依然是昨夜水溶那毫不犹豫的背影,缓缓得低下头,黛玉低声道:“其实像大嫂这样也挺好,心静如水,至少不会有…。”没有说下去,黛玉只是低低叹了一声。

一阵风不经意的拂过,吹得旁边的枝叶沙沙作响,来时的路上传来了匆匆的脚步声,黛玉和紫鹃不由相视一望,想起以前碰到的事,都情不自禁的变了脸色。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了过来,是南王妃永远高高的语调:“我不相信,北府的大奶奶和王爷是表亲,碰到说句话又有什么大不了,你们这些姨娘就喜欢大惊小怪。”

一个声音柔柔的道:“王妃为人爽朗大气,自然不会有那些不堪的心思,但是别人就不同了,如果王妃不信,那过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听着越来越近的脚步声,黛玉的心也不由突突跳了起来,刚才明珠的神色本来就让敏感的黛玉有些怀疑,此时一听,更是恍然大悟。

已经容不得黛玉再犹豫,如果这件事是真的,恐怕不但明珠名誉尽毁,就连北府也会颜面顿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