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神医养成》第十三章 还差得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到底怎么回事?什么只有一百了?”看到器灵的表情,李鹤轩觉得似乎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了,心中祈祷着千万别是医德值突然减少了啊。

然而,李鹤轩最不想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只听器灵幽幽的说道:“由于你没有神力,无法运用百草园,而我只是药祖神农幻化出来让你与神器百草园沟通的器灵,所以有些规则在没有出现之前,事先并不知晓,而刚才出现的规则就是其中之一。药祖为了防止你过分依赖百草园而忽略自身医术的jīng研,所以在百草园中加入了一个规则,若是你医治病人并不是凭借你自身的医术,也就是说你是因为在百草园中试验成功之后才运用到病人身上,那么你所得到的医德,就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半!”

“什么?减半?”

“对,就像这次,你是因为在百草园中试验成功了之后才出去运用救人的,所以本来应该得到的二百医德,会被百草园吸收一半,而你只能得到一百医德。”

“我靠!”李鹤轩又忍不住爆了粗口:“老子为了救人,做实验什么的用去了三百多的医德,辛辛苦苦才得到了二百医德的回报,结果倒好,他轻描淡写的加入一个规则就给老子去掉一半,还有没有天理?有没有天理啊!什么他妈破神器,老子实惠没见到多少,小命倒是快要报销了!老子不要这破玩意了行不行?”

“你真不要了?想让百草园冲出你的识海,钻出你的大脑,破开你的头盖骨?”器灵眨巴着眼睛问道!

“尼玛!”李鹤轩狠狠的甩了下手臂,气的干瞪眼。

“这不就得了。”器灵摊了下手,劝道:“药祖这也是为你好,免得你过分依赖百草园,努力提高自身医术才是正途。另外,你想啊,遇到你没把握的病症时,虽然利用百草园试验成功再去治愈病人只能得到一半的医德,但这也比你不会医治强的多吧?至少能够提高你的名声。何况,下次再碰到同样的病症,你不是就可以直接医治了吗?那时可没有百草园分你功劳。这样算来,你不是还是赚大了?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提高了你的医术。”

李鹤轩眉头舒展了一些,道理虽是这样,但心里却未免还是有些不平衡。若是不急需医德值的话,这样也就算了,关键是他目前急缺医德,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没了医德可是会魂飞魄散永不超生啊!就算再加上这次被剥削后所得的一百,也才二百八十二个医德值,仅仅只够活一百四十一天的,不到五个月啊!

只是,除了生闷气和愤怒之外,他也没有丝毫办法,看来提高自身医术才是唯一的出路。

“我现在的医术能达到什么程度?也就是说我能够单独医治什么样的病?”叹了口气,压下心中的不甘,问道。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最多也就能辩证个伤风感冒,但还是想听一下器灵的评价,能够单独治病的话,就可以避免被百草园“压榨”了。

“两个医德值!”器灵一本正经的说道。

“什么?”李鹤轩怀疑自己听错了。

“要想知道你目前的医术等级,就需要运用百草园对你进行综合辨别,这是需要医德才能启动的。”

“什么!我可是百草园的现任主人,为什么他连辨别我的医术等级都不行?为什么还要消耗两个医德?这也太坑人了吧?”李鹤轩的火气噌的一下又上来了,这是什么破玩意啊!

“这也没办法,百草园要把你的医术与传统医术等级进行比对,你又没有神力,只能消耗医德启动。”器灵回答道。

“老子不需要运用这破玩意比对了,你只要告诉我,传统医术的等级就行了,我自己也能比对。”李鹤轩咬着牙道。

器灵嘻嘻一笑,回答需要消耗医德的问题时,她一本正经,但是回答不需要消耗医德的问题时,她就显得人xìng化了很多:“聪明,只要你有自知之明,这个问题压根就不要百草园来比对,你自己就可以大致估摸一下的。”

“大致来说,医术可为八个等级。”

“第一级,算是学徒阶段。简单来说这个时期只是学一下望、闻、问、切的基本手段,几乎不能辩证什么病,对于医术算是刚刚入门而已。”

“第二级,四诊合参。辨证过程中,把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有关病史症状、形sè和脉象等进行全面的分析综合,以防止局限xìng和片面xìng,以便判所疾病的标本缓急,正确辩证论治,此为一个合格的坐诊医生。”

“第三级,脉证合参。辨证过程中,仅需把脉象和证候互相参照,就能推断病情,无需参照四诊。”

“第四级,sè脉合参。在辨证过程中,把脉象和病sè的变化互相参照,进行分析综合、推断病情,亦无需参照四诊。能够做到脉证合参或者sè脉合参,便不失为一个出sè的医师。”

“第五级,切脉。切脉而知之谓之巧,根据脉相确定患者的病症,把脉不能只看寸口脉,有时还要看人迎脉、趺阳脉了解胃气的情况,太溪穴了解肾气的情况;同时,关脉和尺脉亦不能忽略,结合左右手尺关寸脉情况,全面了解脉象,做到仅凭切脉便能确定病症,便是知名的医师。”

“第六级,问病。问而知之谓之工,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辩,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寒热、头身、饮食都和病人的感受有关,通过多方信息的收集,综合判断内在脏腑情况,这便是大师级的医生,闻名遐迩。”

“第七级,闻声。闻而知之谓之圣,古人音乐采用五个音,角、徵、宫、商、羽,在五行中与肝、心、脾、肺、肾相对应。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脾应宫,其声漫以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肾应羽,其声沉以细。听一个人说话,什么音多,什么音少,然后就能判断这个人脏腑的虚实寒热;声音是否清晰洪亮、音调抑扬顿挫,和畅自然,这是脏腑jīng气充盛,气血平和的表现,此为医圣,医界的泰山北斗级人物,百年难遇。”

“最后一级,也是医术的最高境界,望sè。望而知之谓之神,仅凭借观察病人面sè、面相、形体就能确诊病症与病情,神医也!千年不世出。”

李鹤轩像是听天书般,越往后听,心中的疑惑越多,也越来越怀疑。这些他虽然在之前碰到神农时隐约听他讲过,但当时也没有在意,只是当成了听天书神话。

此时再一次听器灵讲起,他不由得开口道:“你是越说越玄乎了,《六十一难》将四诊概括为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谓之巧,这些我都知道,但是要想真正做到,怕是不可能。中医讲究的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只有结合四诊,全面分析,防止局限和片面,才能做到辨证论治,仅仅单靠一诊,无论是望,或者是闻,又或者是问或者是切,都是片面的,不能综合考虑分析,怎能辩证?”

器灵不屑的摇了摇头,一副鄙夷的口吻:“既然你说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做到四诊合参才能更好的辨证论治,那我问你,不要告诉我你没见过仅需脉证合参或者sè脉合参就能确诊的良医,这你又怎么解释?既然脉证合参或者sè脉合参就能确诊病症,为何更进一步的话就不能做到仅需望、闻、问、切的一种就能确诊?没见过并不代表不会有,只代表你见识浅薄而已。”

“你……!”李鹤轩指着器灵,但却一时找不到更好的反驳理由,他确实见过仅需要脉证合参或者sè脉合参就能做到辨证论治的好中医,而不是非要四诊合参不可。心中的想法有些动摇,难道真有那种仅需要望、闻、问、切中的一种就能做到辨证论治的所谓的神医、圣医、工医和巧医?

李鹤轩是在纠结中出了百草园的,姑且不论有没有那种传说中的良医存在,他发现自己目前的医术,充其量也就是处在第一个学徒阶段后期而已,不知需要实践和学习多久才能真正做到第二阶段的四诊合参呢?要知道就他目前的了解,能够做到脉证合参或者sè脉合参的,至少都是那种真正享誉全国的专家级别的名老中医。

刚出了百草园,就被一阵音乐打断了思绪,皱着眉头找寻了一阵才发现,音乐赫然是从捡到的包包里传出来的。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打开包包拿出正在呼叫的手机,按下接听键说道:“你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