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之位面引导者》四、新的感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新的感悟

不知不觉中已是三更时分了。开 心 文 学

这时大船忽地缓慢下来,岸旁隐隐传来急剧的啼声。

宇文化及雄浑的声音由右方江岸传过来道:“不知是宋阀那位高人在船队主持,请靠岸停船,让宇文化及上船问好。”

陶仁和宋鲁并肩站在船头,看着江边。只见一溜的火把宛如长龙,宇文化及带着大队人马沿江边追来。

舱房内傅君倬和两个小子你眼望我眼,都想不到宇文化及这么快就追上来。

此时四艘巨舶反往左岸靠去,显是恐怕宇文化及飞身上船,又或以箭矢远袭。

宋鲁的笑声在船首处冲天而起道:“宇文大人别来无恙,宋鲁有礼了。”

宇文化及边策马沿岸追船,边笑应道:“原来是以一把银须配一把银龙拐的宋兄,那事情就好办了,请宋兄先把船队靠岸,兄弟才细告详情。”

宋鲁笑道:“宇文兄太抬举小弟了。换了宇文大人设身处地,变成小弟,忽然见京师高手漏夜蜂拥追至,沿江叫停,而小弟船上又装满财货,为安全计,怎也该先把宇文大人来意问个清楚明白吧!”

宇文化及城府极深,没有动气,欣然道:“这个容易,本官今趟是奉有圣命,到来追捕三名钦犯,据闻四公子曾在丹阳酒楼为该批钦犯结账,后来更邀之乘船,不知是否真有其事呢?”

宋鲁想也不想答道:“这当然是有人凭空捏造了,请宇文大人回去通知圣上,说我宋鲁若见到这批钦犯,定必擒拿归案,押送京师。夜了!宋某人要返舱睡觉了。”

寇仲和徐子陵想不到宋鲁如此够义气,毫不犹豫就摆明不肯交人,只听他连钦犯是男是女都不过问,就请宇文化及回京,就知他全不卖账。

如此人物,确当得上英雄好汉之称。

宇文化及仰天长笑道,“宋兄快人快语,如此小弟再不隐瞒,宋兄虽得一时痛快,却是后患无穷哩,况且本官可把一切都推在你宋阀身上,圣上龙心震怒时,恐怕宋兄你们亦不大好受呢。”

宋鲁道,“宇文大人总爱夸张其词,却忘了嘴巴也长在别人脸上,听到大人这样委祸敝家,江湖上自有另一番说词,宇文兄的思虑似乎有欠周密了。”

宇文化及似乎听得开心起来,笑个喘气失声道:“既是如此,那本官就不那么急着回京了,只好到前面的鬼啼峡耐心静候宋兄大驾,那处河道较窄,说起话来总方便点,不用我们两兄弟叫得这么力竭声嘶了。{ 手、打\吧.首.发}”

寇仲和徐子陵再次色变时,傅君倬霍然起立道:“我傅君倬巳受够汉人之恩,再不可累人,来,我们走。”

尚未有机会听到宋鲁的响应,两人巳给傅君倬抓着腰带,破窗而出,大鸟腾空般横过四丈许的江面,落往左边江岸去。

宋鲁的惊呼声和宇文化及的怒喝声同时响起,三人已没进山野里去。

宇文化及跃下马来,在道旁树上折下一段枯枝,投入江中,飞身跃上枯枝回头喝道;“尔等在此等候,某家去去就回。”

话毕,催动脚下枯枝快速向对岸而去,不多久,已达对岸,飞身上岸片刻已不见踪影。

宋鲁转头看向陶仁,陶仁摇了摇头。

宋师道此时也已到船头,对着陶仁急叫:“先生?”

陶仁脸上阴晴不定,摆手止住宋师道叹道:“四公子的心思我明白,此事我会给你个解释。先叫下面开船,我们回舱细谈。”

三人回舱中坐定。陶仁开口道:“四公子可知那傅姑娘是何许人吗?”

宋师道茫然道:“她会是异族人吗?”心中仍存一丝期望。

陶仁点了点头道:“不错,她是高丽的‘奕剑大师’傅采林的得意弟子。她本身亦是在战乱中产生出来的孤儿,自小由高丽武学大宗师傅采林收养,自幼把她培养作剌客,并学习汉人语言文化,今次南来,正是作为修行的一部分。因刺杀杨广未遂而正被朝庭通缉。她对汉人有极深的仇恨,四公子,你还是到此为止吧。”

宋师道垂头不语。

宋鲁在旁道:“那两个小子呢?”

陶仁微笑着道:“那两小子却是不凡的将相之才,日后必将搅动天下,名扬四海。”

宋鲁与宋师道齐惊,没想到陶仁对这二人竟如此看重。

宋师道忙问道;“他们吉凶如何?”

陶仁道;“凶多吉少。”

宋师道急问:“那先生刚才为何不去救他们?”

陶仁沉吟一下方道:“傅君倬对汉人仇深似海,今次由高丽远道前来,实是不安好心,意图刺杀杨广,教他以后都不能对高丽用兵。岂知杨广宫内高手如云,故两次都只能凭仗轻功脱身。于是改为把从杨公宝库得来的宝物显现于江湖,好让汉人自相残杀。那傅姑娘比之宇文化及尚逊一筹,因有那两小子的拖累,在拼命之下恐将两败俱伤,重创宇文化及后傅君倬必死,而寇徐二人受此刺激后心境突变下方可练成长生真气,在种种机缘巧合下,他们才能在武道上迈出这无比重要的一步,由顽石变成美玉,超越了年龄的限制。从此步入武学殿堂。”

“长生真气?”宋鲁惊问。

陶仁点点头道:“正是长生真气,它可改变寇徐二人的体质,使之日后有了成为绝顶高手的潜力。他二人身上带有道家秘典‘长生诀’。”

宋鲁闻听,心下不免生出些许贪念。

陶仁看了宋鲁一眼接着道;“据传,此书来自上古黄帝之师广成子,以甲骨文写成,深奥难解,先贤中曾阅此书者,虽不乏智能通天之辈,但从没有人能融会贯通,破译全书。全书共七千四百种字形,但只有三千多个字形算是被破译了出来。书内还密密麻麻的布满了曾看过此书者的注译,但往往比原文更使人模不着头脑。犹幸书内有七副人形图,姿态无一相象,并以各项各样的符号例如红点,箭头等指引,似在述说某种修炼的法门,但不谙其意者不练犹可,若勉强依其中某种符号催动内气,立时气血翻腾,随着更会走火入魔,危险之极。想要练成长生真气,却是极难,先要有心丧若死、万念俱消的心境,此外尚需种种机缘。常人若要强练,轻则走火入魔,重则当场身死。千百年来,未听到有谁练成过,这也是那两小子的天大机缘。”

宋鲁沉默良久,终是息了贪念。

而宋师道却是有点魂不守舍。

陶仁暗叹一声,朝宋鲁使个眼色,两人起身回房,独留宋师道坐在那发呆。

第二日,陶仁见宋师道仍闷闷不乐,遂邀其手谈一局。

陶仁落子如飞,以“高中国流”开局,妙手纷呈,抢占外势,及至中盘,已构成一个庞大的模样。宋师道苦思良久,只能强行打入,陶仁下手更不容情,杀得宋师道片甲不留,宋师道只得推坪认输。

陶仁上一世时就是业余棋手中的高手,这一世有了一个超级大脑,再加上领先一千多年的见解,似有大人欺负小孩的感觉。实力相差太多,便没了再下的兴致。

陶仁道:“四公子对那傅君倬还念念不忘吗?”

宋师道低头不语。

陶仁厉声道;“国与国之间就如棋手对奕,你死我活,不能有半点容情。那傅君倬就如你打入我中腹那一子,本就包含祸心,为搅乱中土而来。除非你叛出宋家,否则你与她绝无可能。言尽于此,你好自为之。”

言罢拂袖而去。

陶仁回房细思,发觉自己有些想当然了。如果扶持宋家上位,宋缺醉心武道,并不是帝王的理想人选,宋缺四子中,以宋师道最为优秀,宋缺也有意培养其为接班人。然而以宋师道的性情,并非一代雄主。陶仁若想自己上位,一者宋家必不情愿,孤身一人就想让人家整个家族臣服,未免太异想天开了。二者陶仁武力也不足服人,虽别人打不死你,但你也震摄不了别人,这个世界武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如宋家一家独大,将来对陶仁还一定会起何种心思呢。杀不了你,把你埋到地底深处,陶仁就哭都来不及了。

所以陶仁必须扶持另一势力与宋家抗衡。陶仁本身也不想当皇帝,当皇帝政务太多,若不勤政,就是昏君;若要勤政,哪来的时间去指导科技的发展。科技若不能跳跃性的发展,150年内想要上太空,做梦去吧。不当皇帝,又要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才能在发展科技的同时,征服整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寇仲和徐子陵无疑就是陶仁最合适的扶持对象。

要收服这二人必须找一个适当的时间点。太早不行,未经磨练,对后面的成长不利。晚了也不行,完全找到自己的路这二人就难收服了。陶仁盘算良久,决定就在石青璇到王通处表演箫技的时候到洛阳去找那两小子。

陶仁自身武力不足亦需磨练。虽然北冥神功能自动运行,一天可顶别人几天,但这世界的武学更重精神方面的修炼。陶仁虽有谁也比不了的身体,可要达到灵肉合一,还要有实战的经验和自然的体悟。光有力量打不到人也没用,人家又不会站着不动让你打。

想清楚这些,陶仁就有了新的打算。当前最重要的就是争天下,为寇徐二人保驾护航。科技可等统一后再大力发展。在征服世界的时候,可促进科技的快速发展,因为战争就是科技发展的催化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