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萧楼散文全集》耐人寻味的佛界故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耐人寻味的佛界故事

文/萧楼

在学生的政治教材里读到两则故事,有些哲理;如果将两则故事放在一起,似乎又有些自相矛盾。 无弹出广告文本小说站世界上的一些道理,可以正过来讲,也可以反过来讲,根据需要,信手拈来,为我所用。

第一个故事说,有三个工人在砌墙。有好事者问,你在干什么,一老老实实地回答,我在砌墙;二说我在造一幢楼房;三有些夸大其辞的说,我们在描画一座新的城市。十年以后,一依旧在砌墙;二成了工程师,在办公室里画图纸;三却成了一和二的老板。{手.打/吧 Shouda8.Com首发}这个故事给我们直接的启示是,人要有最初的理想,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远见或者叫野心。有时踏踏实实,脚踏实地的并不见得是件好事。

第二个故事是一则佛界的故事,说一位修行很深的大师,别人去他修行的深山寺庙里向他取经,见他挑水,每次水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只是半桶也不到。别人感到好奇,一样挑水,为什么不将水挑满。大师回答说,只要够用就好,这样也省力,为什么要给自己负额过重呢。一味贪多,适得其反。大师接着发挥说,人的理想目标,定的越低越好,这样容易实现,且人的勇气不容易受到挫伤,可以培养更大的兴趣和热情。

佛教里有很多人生的哲理故事,很有意味。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活久了,似乎越活越糊涂起来,越活越没有了自信。一些人开始寻求佛的教导。李叔同先生有精彩的早年生活经历,到了后期,开始信奉佛主,成了一代活佛弘一法师。有人说,李叔同先生做什么像什么,总是做的最好,想想,确实是这样的。

在这本教材中另有一个故事,是说慧能和尚的,据《坛经》记载,说慧能和尚去广州的法胜寺,碰上英宗法师在讲《涅?经》,有一群和尚在寺内坐着静心听讲,忽然一阵风把悬挂在佛像前面的幡吹动了,飘过来,荡过去。有两个和尚看见了,议论起来。“你看,风在动,”一个和尚说。另一个说,“不是,是幡在动。”慧能和尚在一旁听了说,“是你们的心在动”。这个故事也很有意味。佛教里的一些故事,是很耐人寻味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