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雄争霸》第十章:韩家获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韩家获罪

刑部执法队赶到的护州西北侯府时候已经是到了武帝九年元月十三日,护州百姓还沉浸在过节的喜悦之中。

春节对于护州而言,是一个盛大的节日,特别的隆重。而且相对来说也是特别的热闹,这种热闹不是江南地方那般吟诗作对,聚众饮酒。

护州的热闹是来往交易的人很多。

当时新朝边关有几个部落汗国,比如匈奴、滇汗国,夜郎国。这三个汗国其中以匈奴最为贫瘠但是最为彪悍凶猛,匈奴时常对新朝边境和滇汗国以及夜郎国用武。好在有匈奴存在,所以韩家在朝廷的地位才一直没有收到影响。

滇汗国以及夜郎国一旦遭到匈奴的攻击,就立刻向西北侯请兵,助其守国。

作为上邦国,属国遭受外敌入侵,自然得以支援。

所以一旦收到滇汗国以及夜郎国遭受外敌入侵的时候,西北侯就会立刻轻点西北军,会师西去,与入侵者相斗,平息滇汗国以及夜郎国的危机。

好几次滇汗国以及夜郎国已经被匈奴攻破王城,国之名只是存在一个虚名,汗王已经失去了所有国土。

而西北侯却是指挥西北军驱逐滇汗国以及夜郎国的入侵者,恢复汗国。

所以说,滇汗国以及夜郎国对西北侯韩家是存有特殊的感情。

而这个一份感情都是因为感恩。

护州跟滇汗国以及夜郎国关系匪浅,自然是在护州西面边境开了三处城池作为通市之用!

在春节这段时间,护州开通的通市城池,并不局限于与滇汗国以及夜郎国通市,匈奴人也可以进入通市城池,与新朝百姓进行互市交易!

所以到春节前后,护州边境格外的热闹。少数民族纷纷来到护州互市三大城池,与新朝百姓进行互市交易。用自己的皮毛、矿产、牛羊牲口与新朝百姓交易盐、茶叶、瓷器、布匹以及春耕所用的种子!

而这段时间也是西北军最为忙碌的时候,特别是韩贺。他直接出了侯府,亲自来到边境,统筹维持治安的问题。

因为在年成不好的时候,匈奴人没有过剩的皮毛、矿产、牛羊牲口,他们就会派出骑兵来如风去如风地掠夺边境互市城池,抢夺自己所需要的物品。

所以西北军与匈奴作战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聚集在春节前后这一段时间内。

为了互市开放不受影响,韩家都会提前调查匈奴本年度年成如何,是否达到了能够在互市期间正常的交易资格。如果年成不好,西北军就会提前出兵,扫清边境周围的匈奴部落人马,将匈奴人驱逐到大草原大沙漠的腹地,然后在边界旁边驻扎士兵,形成一道防守线!

自武帝即位以来,匈奴骚扰边境就越发少了。

因为武帝时常对寒州雪族用兵,匈奴便趁着武帝征伐雪族之时,绕道绕过雪州,进入寒州雪族之地,抢夺雪族物资,以养活本部落人口,剩下的等待护州互市开通,进行交易。

互市关闭的时期要到元宵节去了,所以韩贺在过完年之后就到边关去了,并且大张旗鼓地在开通互市的城池里巡视了一番,还带出十万精锐的西北军,出了边关,在边关三百里之内进行了视察。

他如此的目的,就是告诉匈奴,他亲自来前线统筹治安了,你们想打什么注意的话,最好打消这个念头。

另外派出十万西北军,就是告诉匈奴,如果你们匈奴敢在互市时期抢夺,他有本事又把你打到八百里以外的大沙漠离去。

在元月初十的时候,韩贺悄悄地回到了侯府,西北军十万精锐之师还是留在边关,由龙渊将军白韩领导,直到互市关闭,再撤回!

刑部派出的执法队到护州人是最多的,足足有一顿,恶狠狠地说,“本侯只是说未到启程时期,何曾抗旨不尊了?”

韩贺将手中的圣旨举起来,放在太师椅上,转过身将供奉在灵台之上的一把用米黄色丝绸布匹保住的长剑拿了起来,将长剑的丝绸拿开,将长剑举在叶起跟前,一字一顿又说,“这剑名为天龙宝剑,乃当初太祖感念先祖征服护州,一统山河之功,特赐予祖上。此剑,上可斩来使首臣,下可杀一切乱臣贼子!”

天龙宝剑,剑长七尺,宽三指,以雪州青铜铸造,锋利异常,乃难得一见的神兵利器。剑鞘以炎州黒木为质,精磨打造,刻双龙戏珠为凭,显天子之威!

叶起见到双龙宝剑,不禁后退一步,鼓起来的气势,又是立刻衰弱下去。

但是他毕竟是奉了圣命,有皇帝位靠山,他又是骨气了勇气,说,“圣上的意思是让侯爷即刻启程进京,所以还望侯爷不要再推迟,忤逆了圣意!”

韩贺将太师椅上的圣旨拿在手里,一屁股再坐在太师椅上,将圣旨放在怀里,又将天龙宝剑压在圣旨之上。

意思很明显,圣意虽然不可违,但是太祖御赐的天龙宝剑,也是不可以轻易碰的。

韩贺冷眼地讽刺地瞪了一眼身子开始微微发抖的叶起,说,“圣意莫测,且能让你随意挂在嘴边说的?圣意到底如何,现在下了断论未免言之过早。而且我可告诉你,如果你再在我面前乱议圣意,胡乱猜测,我就将你当成忤逆之臣,用这太祖赏赐的天龙宝剑,将你脑袋留在这里。”

叶起受到威胁,潜伏在内心深处的不满和怒火爆发出来。一个获罪之人,敢在他面前大呼小叫,真是此有此理。

所以叶起很不满意,指着韩贺,声色俱厉地说,“韩贺你目无圣上,莽撞天子,此乃死罪。瞧你架势,看来是想违抗圣意,反抗圣上了。来人,将这乱臣贼子当场诛杀!”

一百刑部执法队立刻将叶起围在中间,一部分士兵抽出武器,将韩贺团团围住,就要动手。

“哐当”一声,放在韩贺怀里的天龙宝剑出鞘了,光彩夺目。

围住韩贺的刑部执法队士兵又是不敢动了,大眼瞪小眼,然后齐刷刷地看着叶起。

叶起粗暴地吼,“看什么,杀了这乱臣贼子!”

这时,府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三员猛将率领三千西北军冲到了侯府,又将叶起一干人等给围住了。

大将韩伊暴喝一声,“我看谁敢动侯爷分毫!”

叶起气得全身发抖,脸红脖子粗地指着韩伊大喊,“你们想干嘛?想造反啊?”

韩伊将腰间悬挂的宝剑抽了出来,冷哼一声,用力一挥,长剑就插在叶起脚下。吓得叶起立刻跳开,险些吓得哭了起来。

他那一副高傲的嘴脸,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

而三员大将都是冷笑一声,讽刺地瞪一眼叶起,走到韩贺身边,将围住韩贺的一些刑部执法队的人全部推开,然后让西北军团团围住!

两方人马一直对持下去,直到深夜!

深夜时分,一批手握皇帝令箭的信兵赶到,足有十二人之多。

信兵见到侯府内西北军已经和刑部执法队对峙起来,立刻翻身下马,大声说道:“圣上有旨!”

所有人包括韩贺又立刻跪拜接旨!

信兵将圣旨念了一遍,交到韩贺手里,亲自将韩贺拉起来,对韩贺说,“圣上说,侯爷劳苦功高,被连罪,处置侯爷,实在是情非得已,还请侯爷以大局为重,不念计较。”

韩贺立刻说,“身为臣子,当然以大局为重,谨遵圣命,不敢忤逆!”

信兵又说,“侯爷为人,忠心可表,不是糊涂之人,是信得过之人。圣上还说了,如果有人想借此连罪时机,迫害侯爷,绝不姑息!”

信兵侧眼盯着叶起,叶起满头大汗,他没有想到武帝竟然是改变了主意。当他看到信兵那一双看上去不是太含有善意的双眼的时候,他就开始后悔起来。看来武帝这一会定会罢免了他辛辛苦苦爬起来的官职。

他是知道的,伴君如伴虎,君恩难测啊!

武帝改变主意,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那么自然得有人出来给当替罪羊!

但是,叶起想错了。

他一辈子在揣测圣意,而且整天将圣意挂在嘴边。

但是他没有猜对过一次。

自然,这一次也不例外。

信兵走到叶起跟前,将腰间的鬼头刀闪电般拔出来,将叶起的脑袋砍了下来。

叶起死也没有想到,武帝并非只是想罢免他的官职,而且还想要他的命!

信兵将叶起的脑袋砍了之后,擦了擦溅到脸上的鲜血,擦了擦鬼头刀的血迹,又将鬼头刀收起来,恭敬地韩贺说,“圣上说了,如果有人刁难侯爷,就把他的脑袋给砍下来。而且圣上还说了,虽然侯爷连罪遭受处罚,但是普天之下,天下人等,对待侯爷依旧如故,不能马虎,落井下石!”

韩贺瞪着的双眼精光闪烁,阴晴不定。

突然,韩贺叹息一声,说,“圣上如此恩德,我韩贺铭记于心,我韩家后世也将铭记于心!圣上旨意,我韩家遵循!”

当夜,韩贺遣散了前来的西北军,韩伊他们不愿意离去,被韩贺叱呵一通,而且还愤怒地大吼,“滚,都给我滚!你们想干嘛?想把我害死啊?滚,都滚,往后也不要再来见我以及我的家人。”

遣散了西北军和韩伊他们之后,韩贺让信兵领着刑部执法队将除了嫡亲族人之外,其他人全部带走去发配。而他本人以及嫡亲,只是带上了欢喜衣裳,将府上的全部东西,当然是包括太祖御赐的天龙宝剑也都统统留了下来。连夜带着家人就离开了,前往关内城而去。

而且韩贺还对信兵说,“烦请告诉圣上,此行离去,我将带着我的家人居住到关内城的北理亭,永世不出,直至族灭!”

韩贺这是以退为进的把戏,既然武帝当他的面将叶起杀了,其一是在告诉韩贺,我罢免了你,但是你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不变,你只要遵循我的意思,远离权利朝廷,你将安然无恙,而你的后人也将安然无恙;其二,我可以在西北军面前杀了叶起,也同样敢在西北军面前把你杀了。

既然武帝如此态度,如此坚决,他韩贺如果再不识时务,难免真的要与朝廷相抗了。

但是这时候不是与朝廷相抗的时候,虽然西北军英雄了得,但是出师无名,非正义之师,还未举兵,就输了一半。

所以他斥退将领,留下天龙宝剑,这是在告诉武帝,他从此决心远离权利,远离朝廷。他将族人依照圣旨去发配,告诉自己往后将居住的地方,就是在告诉武帝,我不但遵循你的意思,还告诉你我居住的地方,我依旧在你的控制之内。

如此这般,你大可无忧了!

谁都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不但是韩贺本人,就连武帝都知道。

武帝知道,只要韩贺以及韩家的人还活在这个世界上,他就放心不了,就不可能高枕无忧!

韩贺也知道,哪怕他如此表态,武帝也不可能会轻易放过他以及他的家人。

他现在是需要时间的,需要为保全韩家而规划!

而武帝,他也是需要时间,毕竟韩家再护州是一头猛虎。烂船还有三斤钉,何况韩家这头猛虎并没有死。

所以,韩家的生死最终定论,就在这时间之上。

到底会如何,且看是谁在这时间上赢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