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盗墓亲历记》第六章 冥鬼魂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尺蠼棒上的音叉之声和棒身传来的坚实震动使人心安,流水声也渐渐清晰起来。灯光所致,一座白『色』的石桥朦胧在眼前,看着石桥,不觉无奈哑然。

出发前,我想到了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并制定了相应预案。可是今天发生的一切,又有多少是预先想到的?又有多少是预案解决的呢?就像现在,石桥就真实地显现在面前,可十几分钟前我还在为如何寻找河道,如何渡水而冥思苦想、煞费苦心。世事难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汉白玉石桥宽不到两米,拱架在河面上。虽然,狭窄的也有些不合常理,但微弱的灯光下,还是可以清晰的看到由花卉、鸟兽和祥云组成的图案非常的和谐精美,只是上面有很多黑点儿夹杂其间破坏了美感。用手捻了捻,原来是动物的粪便,估计是蝙蝠留下的。经年积攒,这些污物在桥面上足有寸许之厚,再加上水汽弥漫,异味儿很大,很是恶心和湿滑。

我移步桥边,扶着桥栏行走。举灯桥外,下面没有反光点,不知道桥有多高,也感觉不出水有多深,从流水声判断,河面距桥应该在三米左右。算计下时间,十几分钟后间歇之水将再次到来,便加快了脚步。

又走了较长一段距离,才来到桥拱顶端。此时,空中纷飞的蝙蝠『骚』动的越加明显,蝠翼滑过空气的波动也在加剧。骇然想到被鹐掐的惨象,我更加快了脚程。蝙蝠越飞越低,甚至就从眼前掠而过,我伏下身子尽量躲避着,现在只有一个念头,快些过桥找个地方藏起来,不能招惹这些东西。

可是,心愿难遂,余光之中就见一个个绿『色』的小光球,从雾气里突然钻了出来,一个、两个、三个……十个、二十、三十……一百、二百、三百……越冒越多,越冒越快,到后来竟是整团整团的喷『射』而出。而且,随着绿『色』光球的上升,体积也在变大,由刚刚出现时萤火虫般大小,变成了荔枝大,最后聚集悬停在桥面三四米高的地方不动了。

转瞬间,一条蜿蜒屈曲、飘渺不定的绿『色』光带,犹如桥梁一样出现在漆黑的半空中。这桥一端架在远处目力不及,另一端就在我身后百米之距,显得异常的诡异和恐怖。

此时,那些蝙蝠就像接到进攻命令般,吱吱叫着疯狂扑向光带。幽绿的光球一个个熄灭了,又有新的迅速补充上去,大有前仆后继之势。这情景,吓得我几乎都趴下了,一路狂跑下桥,见到一堵矮墙,就势躲在了墙脚下,蜷起身子,扣上蜘蛛钩,另一只手护住脸部,透过指缝,紧张的看着这场拉锯战。

十多分钟后混『乱』结束,四周又归于平静,光球不见了,绿『色』光桥消失了,蝙蝠吱呀的叫声也息止了。

这段时间里,我紧张木然的大脑灵光了许多,记起姥爷讲过的一个故事。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违背禅让传统做法,引起了许多部族的非议和不满,纷纷效法伯益扯旗造反。就在启与仅次于夏后氏的强大氏族有虞氏决战前夕,一精通鬼道的术士来到两军阵前,以邪异之术帮助启赢得了最终的胜利,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启拜术士为国师,鬼术之道也由此兴盛起来。这鬼道,不仅可以役使死去的人,为主人冲锋陷阵无休无止,也可以拘人魂魄驭之己用。鬼道就是使用这种方法,在启稳定国家局面,排除非我异己,巩固统治地位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扶持并延传了十七个国王,近四百年的夏朝统治,直至商汤囚桀而亡夏。

此道,本为正义所不齿,遂被商汤禁止铲除。然而,民间的口口相传却将很多故事,包括修炼的法术也延续了下来。看着眼前的景象,我就想起其中对冥鬼神灯的描述。

据传,夏桀十,告诉我这里的功能与用途。不想耽搁更多的时间,就沿着石路走了进去。路两旁,是千姿各『色』的花圃苗木及造型迥异的楼台亭榭。但这些都是石雕而就,并且都好像是按照一定比例微缩而成,依稀记得有逍遥宫、甘『露』殿、清凉池、曲光海等名字,活脱脱一个园林景象。当然,这些建筑的名字当时我是不认识的,后来凭着记忆写出来,是姥爷告诉我的。这些年那次遇险讲了好多次,也就如数家珍的记住了。

疾行之中,头晕目眩的感觉越发的重了,而且脸上也开始麻酥酥的,心道:可能是此地空气污秽,再加之连续的惊吓和奔波所致,也就没有往深里想,继续着前行。

穿过石雕园林,就见一座上书“龙翔佛寺”的寺庙展现在眼前。并不像其他寺宇庙墙高筑、威严肃穆。相反,这里却透着一种宁静安详。佛门重地,最忌杀生,应该不会有消息机关的,想到此我便收起尺蠼棒,踏上了那几级台阶。

朱漆大门紧闭着,我没有急着进去,而是围绕着它转了一圈。此处,与其它寺院的结构有着较大的不同,只有大殿一处,五十米长三十米宽的规模。

令人兴奋的是,大殿依山而建,也就是说我已经『摸』到了第二个方向的尽头。此处,距离第一个尽头,也就是河水渗入地下之处不到百米,距河岸也不足二百米。虽然,黑暗之中不辨东西南北,但至少我已经找到了三个方向的边缘,另一个方向是通过绿『色』悬浮光带判断出来的,应该在五六百米之外。综合种种迹象,我此时正处于一个狭长地带的一角。

再次回到龙翔佛寺正门前,我徘徊犹豫了很久。因为,从小到大我就被家人严格约束着一件事情,那就是进庙不进殿。我可以在道观寺庙内随便游走,但就是不允许我跨进佛家寺院的大雄宝殿半步。

小时候还可以,只要有玩儿的,也没在乎这些事情。可长大以后,就发现此中的问题。多次问大人,为什麽独独对我有此特殊的照顾,却都缄口不答、不理不睬。多次抗争之下,才稍稍有些松懈,但也只是仅可远观,绝不可踏入半步。

举步踌躇之时,疲劳和饥饿最终战胜了束缚和理智。我咬咬牙,便伸手推开了那扇重重的大门。

虽然,从坠落八角暖阁,到白玉石桥,再进石雕园林,那些建筑都是按照比例缩小建造的。但是,这个龙翔佛寺仍然气势不凡。仅从眼前的规模,就能想象和推断出原建筑的宏伟浩大。

足有五米高四米宽的朱漆殿门,重推之下开启了尺许缝隙。贴身进去,点点金光便反『射』了过来。大殿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坐像,两侧为其弟子阿难和迦叶,释迦佛偏袒右肩,结跏趺坐,十分的庄严静穆,威仪俨然。佛像背光似是用樟木雕刻而成的五龙捧圣图案,佛像后是一组海岛观音像,只见海岛观音赤足站在鳌头上,左右侍立着龙女和童子,背后是一面高达八尺的泥塑悬崖峭壁,足下碧波万顷,怒涛汹涌。整个塑像向前倾覆着,仰视望去,只见观音衣袖似在飘动,正在汹涌的波涛上迎面浮来。

走到最近一尊塑像前,一盏铜油灯满注灯油安放在那里,就好像等着我来点燃。这意外的发现让我惊喜异常。有了光亮心安静了许多,我索『性』把所有供奉的油灯全部点燃,一时间大殿灯火通明,也照得我心里亮堂堂的。

如来佛祖双眸散发出令人温暖宁静的祥光,在它的引导下,我竟然一步步不自觉地走到过去。平时浪骸不羁、不信神佛、我行我素的我,竟然还自然而然地跪了下去。祥光将我笼罩其中,心境似被涤『荡』了一样,空明而剔透。我很享受此时的感觉,虔诚地把祈愿诉说。

突然,一条碗口粗细的大蛇,张着血口,挟着腥风,凌空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天不怕地不怕,可就是怕蛇,平时只要想起蛇的样子,就会浑身打颤。而这条大蛇,居然还是我们当地最令人胆寒的毒蛇——野鸡脖子。

</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