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鸦片战争新传》第三节 意外的收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时间不长,前来接应的两艘巡逻艇终于赶到了现场并接手后面的工作,这才让一直心情紧张的王艇长和赵亮政委稍稍地放松了些,然后把情况向接手的边防所的龚副所长进行初步介绍后,大家才纷纷整队赶回东京岛基地。开 心 文 学 三条艇分别把速度不一样的船只进行了分类,王艇长他们押着速度最快的一队打头阵,并把受伤的渔民也一起接到艇上,进行初步的护理后,匆匆赶往东京岛基地,其余的船跟随一艘巡逻艇慢慢往回赶,另一艘巡逻艇则往内陆方向进行侦察,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

分头行动后王艇长他们到是一路顺风,没有发生什么其它的事情,很顺利地来到了东京岛基地的码头,与岛上留守的边防所江所长接上关系,把情况又详细地介绍了遍,然后等边防所全部接手后续工作后,这些在海上呆了好几天的缉私队员们在边防所的警察热心接待下,终于可以放心舒服地去休息了。

也不知睡了多长时间,王文豹正睡的朦胧之中,就被基地外面的人声给吵醒了,起来一看,一帮子正在休息的缉私艇人员也都被吵醒,大家感到有点莫名其妙的,还有不想起来的嘴里嘟嚷几句,用床罩单把头一包继续埋头大睡,绝大部分的人还是睁着有点迷糊的眼,一脚高一脚低的来到外面,发现原来是码头方向传来的声音,不过被围墙给挡住了,看不清楚,大家也不管自己穿着背心和大裤衩,拖拉着拖鞋纷纷过去看热闹,跑到码头区才看清楚,原来是岛上的渔民在那里瞧新鲜呢!只见码头外边那两条十七~八世纪时代的风帆船被巡逻艇给拉着停在外边了,这风帆船在外表面上看上去的确惨不忍睹,原本高大的前后桅杆都已经断成好几节,乱七八糟地横在船帮上,有几段桅还拖拉在海里,被绳子给拖着,船上有好几个地方被开了很大的破洞,又好象被火烧过的模样,整条船被炮弹炸的不成样子了,要想再有用,修起来可不简单啦,几条交通艇上,还有不少的老外,正在被转移到岸上来,特别是其中有几个还穿着大红的长衣长裤,不过看模样都很狼狈,不管有没有穿红衣服的,身上通通都象刚刚在烧煤,弄得一条条黑影子到处都是,不过头上到是都被套着套子,不让人瞧见…这也太搞笑了点…而那些渔民,显然已经知道自己的乡亲是被这些人给打伤的,所以看上去是个个义愤填膺的样子,口里叫着““打!打!打死他们!打死这些外国赤佬!”“打死他们!”“让他们滚回去!”…

越过这些激动的渔民,在码头前瞧见了手里拿着步话机,正在现场指挥着的江所长他们几位,正当他们想穿过渔民之间到前面去时,就听到从江所长那边传过来电动喇叭里的声音:“老乡们,老乡们!请大家让一让!不要挤!通通后退一点,让船上的人下来!等下还要大家的帮忙,把这两条船上的东西给卸下来,这些强盗把东西给咱送了过来,我们不能装客气便宜了他们,大家说是不?”….喇叭里的声音在不断重复着,渔民们也被这搞笑的话刺激的大笑起来…

王文豹他们看着这个样子,知道目前是上不去了,就拉着边上一个老渔民,随便问问情况,只见这位老渔民满脸的红光,两只眼睛瞪的大大的,一副气呼呼激动地模样,有点不想回答的样子,王文豹他们有点失望,刚想另找人打听时,这老渔民却回过头来,问起他们来:“这几位同志眼生的紧,不知是打哪来的啊?!”王文豹一听,赶紧把自己的身份给亮了出来,当听到他们是警察,今天才到岛上时,这老渔民话就多了起来:“唉!我说同志啊,你们也看到这码头上的情况了,这些该杀的外国佬!我们早上回岛的运输船上有几个回村的渔民,被他们给打伤了!特别是东陈岙陈三妹家小儿子夫妻俩,伤重啊!眼见着是过不了这几天了;这些外国佬太嚣张了!我们到国外打渔的时候,被他们给欺负也就算了,现在竟然跑到咱的地面上欺负咱们来了,也不看看是什么时候?!香港都早已回归了!还当旧社会?!这事情你们可要给管啊!跑咱们地面上,听船老大说他们装着古代船的模样,乘他们不备还放枪放炮呢!可惜我年纪有点大,不然早上去给他们几下!对了!同志,大陆上的怎么好象没有什么回音,你们知道怎么回事吗?”王文豹他们听到这里,虽然惊讶是免不了的,但好象关于岸上的事,他们现在也在找答案呢,怎么回答?好象有点难度:“老同志,今天这事件是有点意外的,不过你们大家还是要相信江所长他们,相信他们一定会处理好这件事的!”“相信,当然相信!要说江所长他们,咱岛上的老百姓自然是信的过的!就怕对岸上那些…唉!作孽啊!眼看着再过几天大家都要搬到岸上去住新家了,咋就弄出这事来?陈三妹在陆上照看新造的房子,现在还不知道这事呢,到时候怎么给这老兄弟说啊!苦了一辈子,到头来眼见着要享受享受了,给弄出这档子事来!”老渔民一边说一边摇着头,王文豹他们现在也没啥好办法去安慰这位明显很伤心的老人,可不说心里也难过,大家赶紧一语不发地逃回了休息的地方。

待到休息一会他们穿好衣服,再到码头那里去的时候,发现码头那里已经在装卸那两条船上的物资了,只见一部分渔民正在帮助边防所里的几个战士在搬取风帆船上的东西,两条

渔船正靠在风帆船边上,用渔船上的机械吊杆当做起重机,把一筐筐的东西吊到交通艇上,几条交通艇一直不停地串来窜去,而码头上也有十几人在装卸船上搬下的东西,一个个汗流浃背的,不过看上去大家的热情挺高,几辆叉车把分类好的东西运入不同的仓库里去,有两个人手拿记事本,应该是作记录的;他们看到这里也就帮着一起干了起来,不说,这两条船上的东西还真不少的。王艇长见到江所长还有几个不认识的人在看记录本,他也就跑了过去一起看,不过不看不知道,一看真是吓了一跳!这两条船上的东西还真不少啊!从吃的用的到穿的玩的,应有尽有!什么大米、面粉、咸猪肉、盐吧、土豆、各种蔬菜,茶叶数量可都不少,而且最多的还是什么丝绸等高级布料,已经记录的就有好几百匹了,而且好象船上这些东西还有不少,真是要什么有什么,看来这些英国人把这船当家了,不过也是,人家远道而来,陆地上什么都没有,自然抢到什么都放船上来了,看看数量,这都差不多要有个上百吨了,要不是有机械帮忙,这些东西可不是短时间可以搬上岸来的。

江所长见到王艇长过来,就把他与边上的几位进行了介绍,才知道那个最年轻的原来是岛上的副支书,与他差不多年龄的两个分别是岛上的村副业公司经理钱进发,另一个是省体校的陈志强老师,另一位与江所长差不多年龄的是当地驻扎的武警哨所张明所长,又把王艇长和赵亮政委向他们做了介绍,同时还开玩笑地指着那两条古代船和几条走私船说,这些可都是王艇长和赵亮政委他们缴获的物品哦,现在我们可是借光了,可以打土豪了!说的大家笑声不断。其他几位赶紧上来与王赵两位打着招呼,并相互问候,那江所长又躲一边看他的缴获去了,看来是想在里面分点什么油水吧。

这时正在看记录的江所长突然向大家招招手,点点记录本,指着上面银子和金子的记录,大家往前一看,都有点惊讶,只见上面记录着,银块和银器,合计37826公斤,金块和金器合计12683公斤,这让大家有点不感相信自己的眼睛,要知道平时对银子和金子的概念一般都是按克来说的,哪有象现在记录的那样,按公斤说的啊?而且记录上用的是块,说明都是些体积比较大的呢;带着些许疑问,大家拉过边上的记录员,悄悄地问两位,这些数字有没有记错,或者是金属有没有搞错?这两位到是一点神秘感都没有,而是带着有些兴奋的样子对大家说道:

“我们一开始的时候也有点吃惊啊!这些金银都是已经被打包装在箱子里的,上来以后有点怀疑,就特别打开一个箱子,发现里面果然是装满着大块的元宝一样的银子,而且有的上面还有字,一般都是?”

“这我们也不清楚,问了大家都说没见过,但一看就知道是银元,就不知道是哪国的,也不知道哪年制造的,上面就看到有这样的符号,也不知道是哪国文字,我们就依样子画上面了,而且一共六箱堆的满满的,其它几箱有的混装有的是鹰洋,金币;目前就是想数也不是一下子数得清楚,所以我们先把它记录下来,以后有时间了再去点数吧。”

这时,那个省体校的陈老师接上了话头:“这peso我有点了解的,以前查资料的时候看到过,就是西班牙比索中的一种,是铸于墨西哥的加罗拉四世银元,在中国是鹰洋之前最流行的洋钱了,通常名称是西班牙比索中的加罗拉四世币,也称本洋或者佛头,每一个银元重416英厘,合中国库平七钱二分多,含纯银90%。鸦片战争前已在两广、江浙、闽台、皖、赣等地都有流通,而且比清朝的银子更值钱。鹰洋大家都知道就是墨西哥银元,它的大量使用是在1842年以后,其实这两种银元差不多,不过一个早一个出现的晚而已,所以大家比较熟悉墨西哥银元而不太了解本洋,目前在收藏界可是要比鹰洋值钱啊。”

“哦,陈老师,你还了解的挺多的啊,这以后可得多给我们大家介绍介绍的!”

“行!行,有机会一定多介绍些。”

“可不许藏私啊!”

“看你说的,哪会啊,知识就是用来让大家了解各种事物的嘛。我哪敢藏私,就是怕自己的知识不够大家用的,到时候可就要让我出丑啦!”

“陈老师你可太谦虚了….”

“那里那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