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雍正风云1711》第十二章:计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待到明日,真是一个艳阳天,虽经历几乎整个晚上的审问,陈家辉眼里却无半点疲惫。他精神饱满的走出卧室,痛快的伸了伸懒腰,说道:“好个初春的早上,清爽,清爽。”

只见喜子挺着大肚子,缓缓道来,见陈家辉心情大好,不禁上前谄媚似的说道:“是呀,四爷宛如花一样的春光,若不是政务缠身该是另一斑光景吧。”

陈家辉一向对陌生女子没什么好感,更何况他心里已经有的欧阳若蓝,但念及她是胤禛的妻子心里有些许愧意,所以对喜子的态度是既不讨厌也不喜欢,听到喜子这么说便随声附和说:“本王最大的愿望就是没有政务缠身,和家人一起游山玩水。”

喜子听罢以为这个“家人”指的是自己,脸上立刻平添了几分绯红,兴致盎然的说:“是啊,四爷如是这样可真好,您自从来到南京以后,算算日子都很久没有带喜子出去了。”

陈家辉知道喜子误会了,他口里的“家人”指的是若蓝,却也无法争辩便对科多木说:“快去准备行装,本王要宴请戴锦戴铎两兄弟。”

喜子在王府里待的时间也不短了,知道陈家辉办的是正事儿,不敢打扰便行礼退下了。

陈家辉来到前厅,发现里面只有戴铎一个人,想起昨夜明明通知要请戴锦戴铎两兄弟,心中不禁怒气中烧,以他的个『性』说一便是一,更何况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办不好,执行力去那了。但陈家辉的脸上并没有表现出来,只是依旧言笑道:“戴铎兄想来已经来此多时,戴锦呢?”

戴铎不知道想什么愣愣的入神,并没察觉陈家辉已经进入前厅,听到问话甚是仓促,连忙起身答道:“回四爷,早起听说王爷要宴请我们两兄弟,感觉甚是惶恐,想必家兄已经在路上了吧。”

这时陈家辉才忽然想起,戴铎是前两天命人先请过来的,至于戴锦恐是今天才派人去请,想到这里,心里气已消了一半,便挑个戴铎身边的椅子坐下了,捡一些家常的话题随意聊侃着。待时不多久,戴锦请到。陈家辉看两人容貌,真如一个模子刻出来搬,单看外观丝毫辩不出你我。

“四爷,这是家兄戴锦”戴铎走上前,施礼介绍到。

“呵呵,不用说我也能猜出来个**,两人长相如此接近,恐非兄弟难为。”陈家辉笑道。

宴席开始,分宾主落座,席上均是佳肴美酒,书中自不必表。陈家辉贵坐上席,金昆,科多木位居两侧,戴锦,戴铎两兄弟则是坐在陈家辉对面宾客的位置。此时,两兄弟心中忐忑不安,虽然平时本本分分并未做过伤天害理,违法犯法之事,但无缘无故被大清国四皇子请来,荣幸之余,又不知何故?

相比之下,陈家辉则面『露』笑容面容温和,舒缓自如,不急不慢并不言表邀请何意。看得两兄弟心中更是没底,两双眼睛,你看我,我看你,相互对视过后,但见戴锦轻松镇定的举起酒杯道:“我戴锦戴铎两兄弟,能受到四王爷的宴请,和四王爷同坐一桌,共用午餐,不知是几世修来的福分,荣幸之极,这酒金代表我感谢之意。”说罢,仰起头一饮而尽。

按理来说,这种酒喝也罢,不喝亦可全凭心情,但陈家辉看到此,知道戴锦是个『性』情豪爽之人,心中更是欣喜,也举起酒杯与之共饮。

饮罢,戴锦朗声问道:“我戴氏兄弟虽无德无能,平日做事一向小心谨慎,今日有幸得四爷错爱,心中着实忐忑,不知缘为何故?”

“呵呵,昨日有位朋友向我推荐你们兄弟,我也正有此意,希望你们兄弟能过来助我一臂之力。”陈家辉道。

戴家两兄弟一听是四王爷请出山,顿时惊喜不已,连忙点头答应。戴锦因是哥哥,遂代表兄弟俩又敬了陈家辉一杯,陈家辉含笑而饮。

戴铎相比之下显得有些稚嫩,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兴奋地说道:“以后跟着四爷,我们兄弟两就享清福了。”

戴锦显然比戴铎成熟许多连忙补救道:“我二人虽无过人之处,但愿尽绵薄之力为四爷做事。”

陈家辉笑而不答,用手示意用菜,还是金昆机灵打趣道:“你二位的大名我可是早就听过,以后遇到不懂之事还要劳烦二位多多指点”。戴家而兄弟听罢,连忙谦虚道:“谈何指点都是自己家人。”唯独坐在一边的科多木,脸『色』紧绷没有做声。

酒过四巡,菜过五味,陈家辉觉得时机已到,说道:“想我胤禛来到这里已有些时日,只是皇阿玛交待的事还未有眉目,真是愁煞我也。”陈家辉也只是谦虚的说,以陈家辉的智慧想要办成这事并不难,只是到现在还未了解全局,而且也有心想请戴家两兄弟为己用,便说道。

“四爷要想办成此事也不难,只须抓住荣国府这条大鱼(金陵四大家族之首),只要撬曹家的牙让他捐赠了,其他的事也就迎刃而解。”戴锦说道。

陈家辉略显为难的说:“我虽身为皇子,身边的侍卫有限,手中又没有兵,总不能让曹家强娟吧。而且这荣国府是皇上亲手书写御名敕造,没有皇上手谕谁也不能带兵擅自闯入。更何况,我也是初来金陵对其政局不甚明了,总不能冒然行事吧。”

“在下有一计,不知道四王爷,愿不愿意做”说罢,戴锦脸上略显为难之『色』。

陈家辉看到,便说:“说吧,在本王面前还有什么不能说的。有什么妙计尽管说出,只要可行,我一定照办。”

“王爷可以向皇上上书弹劾荣国府。”戴锦略显不安的说。过了一会儿,见陈家辉还在踌躇便解释道:“现在朝廷上上下下都知道四王爷是奉皇上之命来到金陵筹集赈灾款项,即便荣国府对四爷再心存芥蒂也不敢不把皇上放在眼里。四爷大可写一折子,将此事上书给皇上,向皇上表明荣国府从中阻挠赈灾之事,让朝野上下了解此事,这样无形之中也给曹家一定的压力,众怒难犯就是这个道理。我想曹家即便心中不服,也不敢再从中作梗,拒绝捐款了,只要曹家一捐其他家也不敢再违抗命令了。更何况,现在有人想捐,看到曹家不捐也不敢捐款,曹家不带头谁敢带头。”

听到这里,科多木略有顾忌的说:“这样一来其不得罪了喜贵妃,她现在可是皇上身边的红人啊。”(喜贵妃为曹寅的女儿。)

“这个请四爷放心,如果喜贵妃知道此事,也会劝说曹寅带头捐款的,毕竟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皇上极为重视,喜贵妃也不敢违皇上的意思。而且曹家并不缺钱,曹寅只是想和四爷做对罢了。在多方的压力下,曹寅是个聪明人会做出权衡的,他也不想因为这点事在众人与众人作对,在众人面前失去威信的。”

科多木又说:“若是真的这样,四爷岂不是因此得罪了曹寅,和喜贵妃。若是她们在皇上面前说些不利于四爷的话,岂不是得不偿失,恐造成的后果只怕比完不成筹集赈灾银两的任务更加严重。”

“哼,喜贵妃和曹寅的态度是一致的,若是曹寅有心与四爷过不去,想必贵妃娘娘也不会胳膊肘往外拐,向着四爷。无论四爷对曹寅如何百依百顺,恐怕也拉不会他的心,而且这样会更让曹寅瞧不起四爷,到不如一不做二不休与其公开反目。”

顿了顿,戴锦又道:“四爷若是这件事向皇上禀报,皇上也会觉得四爷行事小心谨慎,对皇上百依百顺绝无滥权独裁我行我素之心。皇上是个不看过称只看结果的人,如果四爷这件事办成了,皇上一定会认为四爷是个有能力之人。但若是其他王爷都已把赈灾钱款筹到,唯独四爷迟迟没有完成,相比较之下,皇上又会怎么看待四王爷。”

说到这,陈家辉显然已经动心,觉得潘应臣这个老狐狸,果然没有介绍错人,便问道:“那张长更呢?他与荣国府的关系呢?”

“张长庚只想看到四爷与荣国府反目,他好坐收渔翁之利。”戴锦道。

“那我上书弹劾荣国府岂不是正中了张长庚的计?”陈家辉问道。

“四爷不必顾虑,四爷上书弹劾是为了获得赈灾募捐的成功,也有敲山震虎的作用。”戴锦不慌不忙的说道。

“那我现在就弹劾荣国府?”陈家辉故意问道。

“是,是,这件事赶早不赶晚,至于张长庚,在下也有计策对付他”戴锦说。

陈家辉听罢,呵呵,一笑心中不禁一阵欢欣,更是高兴连连,觉得这次真是找对人了。

8jx

</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