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风流小仙医》○○二章 九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出本来的材质和颜色了,想必是老道经常在上面打坐的缘故。

茶几的上面放着一个青铜丹炉。圆形,葫芦状,开两个圆形小孔。丹炉的旁边还放着九个长约十,我所修炼的道家功法乃祖师爷传下来的,本来没有名字,但是上面屡屡出现残缺的太极图案,于是我把它命名为‘无极玄功’。太极图本来是有阴阳两半,阴阳相补,本来平衡,但若只有一半,那便是无极。‘无极玄功’共分九层境界,分别是练气、筑基、洗髓、凝丹、金丹、元婴、阳神、飞升,这套功法玄奥至极,略有小成的时候便有一些小小的威能,练至大成,更可以长寿。我若没有修炼这部功法,恐怕也早已仙逝。”

何致远满脑子的疑惑,这根本就是答非所问么。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意,于是无奈一笑,放下手中的饭碗,然后说道,“这个小葫芦是祖师爷在偶然间得到的,屋子里的那条金蛇你见过吧,其实这个葫芦本来是它的。祖师爷把这个葫芦当做普通葫芦传给了我,过了好多年我才知道了它的妙用。若催动体内真气,将真气注入小葫芦,那便可以随心所欲的将一些东西装进去,这个小葫芦虽然看起来小,但是非常神奇。但是有一点我还是要说明,你如果想要使用这个小葫芦装东西,一要修炼‘无极玄功’,二来就是要得到金蛇的首肯。从下个月开始,金蛇的喂食便由你来负责吧,每七天一颗鸡蛋,我相信你一定会得到它的同意。”

何致远不但没明白,反而更加糊涂了,一脸疑惑的问,“这又是为什么呢?”

老道被问的一下子说不出话来了,想了半天,然后摇摇头,“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你只需照做就是了。”何致远无语。

老道把碗筷都放进锅子里,然后领着何致远向屋子里走去,一边走一边说,“要想尽得我一身医术真传,你同样需要修炼‘无极玄功’,无论是你修炼玄功的时候,还是你学习医术的时候,一定要想,如果今天不好好修炼,不好好学习,万一师傅明天死了,谁来教你?万一你今天没有学好,明天你妈妈的旧病复发,该由谁来医治?记住,一定要抱着这样的想法,要不然你就会忘了自己为什么要跟我学医。好了,今天先把床头那本‘医学通史’看一遍,看完后再背诵‘汤头歌’,然后了解各种医治方法,以及熟悉医用器具。白天看书,晚上的时候跟我修炼‘无极玄功’,好了,这一切都从今天开始吧。一会儿我再带你看些东西。”

何致远点了点头,没有半句怨言,走到床头拿起那本“医学通史”看了起来,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明白的地方就去问老道,老道也不厌其烦的为他讲解。晚上,林子里一片安静祥和的景象,一老一小两个人离开小木屋,向树林的更深处走去。到了一棵七八人环抱的树下才停了下来,老道“啪啪啪”拍了拍手,树干的一边闪烁了几下,便有一个矩形的树洞露了出来。树洞里面不知道有什么照明的东西,里面的一切都清晰的映入他的眼帘。

何致远满脸通红,他的眼前,一个一丝不挂的年轻男子和一个同样一丝不挂的年轻女子被树洞里面的藤蔓绑缚着,呼吸均匀,但却不睁开双眼。

“这是两个植物人。他们不会死去,也不会苏醒。你要记住,以后遇到这样的情景,不要害羞,在医生的眼里,他们都是病人,没有男女之别。还有,以后遇到这样的植物人,如果不是至亲,就算你有能力医治,也不要救治。”老道意味深长的道。

“为什么?”何致远问,此时的他很想离开这里,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当他看到那个浑身**的女子时,他的体内便觉得热血沸腾,心中有一股莫名的**想要发泄。

老道看出了他的异状,脸上露出微微的笑意,“在你以后的日子里,或许每天都要和他们打交道,我要在他们身上检验你的医术。”他挥了挥手,树干上的矩形树洞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他拍了拍何致远的小脑袋,然后道,“我们所属的是一个很特殊的门派,治病救人是我们的本分,但是,我们救治每一个病人,都要索取回报,无论贫富贵贱。你眼前的这两人,在你医术有所成就的时候,我会医治好他们的,全当是给你当试验品的回报。”

何致远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学有所成。要对得起自己的妈妈,师父,和刚才那一男一女,以及,那些曾经在一起的玩伴。

离开这里,便向木屋行去,回去的路上,老道意味深长的看着何致远,背着手说道,“其实,我炼丹炼药才是我的拿手绝活。”

何致远什么也没说,只是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炼丹炼药……

回到木屋,一老一少找好团蒲面对面盘坐了下来,一个讲,一个记,时不时传来啪啪啪教鞭落下的声音。

从此,白天的林子里渐渐多了一道清脆稚嫩的朗诵声,晚上,屋子里同样会时不时的传来“啪啪啪”的教鞭声,偶尔,还能看到一老一小两人手推手做一些奇怪的动作。似乎定格一般,这样的生活每天都重复着。

春去秋来,一晃眼,九年过去了,木屋的旁边,多出了一个新土堆起的坟墓。一个背着竹楼,穿着朴素的少年,手持火把,准确无误的扔进木屋。木屋内被撒上了火油,他的眼前,燃起了熊熊大火。

少年双膝下跪,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眼中已充满了泪水。

“师傅的教诲,徒儿谨遵不忘。授业之恩,定当铭记于心。如此大恩,弟子无以为报,您的遗愿,弟子定会竭尽所能的完成。”

跪了良久,终于缓缓站起身来,沿着小路,一边走,一边回望。

……

“九年了,妈妈,我们很快就能见面了。”何致远激动地想到。他的身后,背着一个圆形的竹篓,口袋里装着一只白玉小葫芦,脖子上,挂着一枚铜钱样式的红玉项链,上面有“。

“距离发病期越来越近了,一定要快点回去。”何致远自言自语道。

他加快了自己的脚步,就好像争分夺秒一般。但是他心里也十分清楚,离自己母亲的发病期还有一年的时间,可是他不怕一年后自己母亲发病,他是害怕万一发病期提前。

求学九年,终于有所成就,他清楚地记得这九年是怎么过来的。他抱着对自己母亲的爱,凭借着自己的那一份执着,不断的学习着。从《汤头歌》到《难经》,从认识腧穴到推拿针灸……他没有过一句怨言,为了心中那一份期盼,那一份渴望。

此时的他,眼前已经浮现出一幅幅美好的图画。温暖的房间里,和母亲一起坐在热炕头,一边说话,一边吃饭。

“很久都没有看到她的微笑了,不知道她看到我会是怎样的表情。”他这样想着,脸上露出傻傻的微笑。

此时已经入夜,华灯初上。这条公路很少有车辆经过,人,孤零零的,只有他一个。

他已经不是九年前的他了,这九年虽然苦学医术、玄功。但是他的师父每隔两三个月就带他到繁华的都市采购一些东西,对现代高科技的产品也有了一定得接触,所以对于都市生活,他已经没有了儿时的好奇。

想到这里,他不禁想起了为自己传道授业的师傅,他的心中就感到一阵苦涩。

那个慈祥的老道一生只收了他这一个徒弟,传授了他一身的本领后便悄然离开了世间,直到死的时候他才告诉了何致远他的本名与道号。虽然如此,但是他还是清楚的告诉何致远,不要为他立碑。

何致远不知道他师父是不是已经得道,但是当他的师父把道号和本名告诉了他的时候,他震惊了。自己的师傅,有着何其恐怖的年龄,如果世人知道他是最近才去世的,那么,整个九州,乃至全世界,究竟会引起怎样的轰动?

看着黑夜里的繁星,摸了摸口袋中的小葫芦。他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他的师父是把一身本事都传授给他了,可是同样的,也留给他不小的任务。

“若有可能,一定要把她救醒。这本来是师祖爷交给为师的任务,但是我就要死了,这个重担,你一定要挑起。如果你不行,就把这重任交给你的徒弟。”

我能救醒她吗?就算救醒,她能适应这个世界的生活吗?她到底是谁?为什么连师父也不惜一切代价的想要救她?

无数个疑惑困扰着他,但是他知道,这个担子是甩不掉的。九年的授业,没有向他索取任何东西,这是自己的师傅唯一的要求,也是他老人家唯一的遗愿。就算有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概率救不醒她,但是这个要求,如何叫人拒绝?

何致远摇摇头,自嘲一笑。

</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