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宋时天下》第一一九章,商队女幕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李小鱼有些奇怪,为什么韩明瑜不询问关于黑商队接洽的问题,反倒要问来了多少人,这算是什么正经问题?不过她依然回答了道:“来了七、八个人呢,他们现在就在庆安客栈里面,说是要在这里住几天。”

庆安客栈是光化军恢复以来,第一家最先开始营业的客栈。韩明瑜心中是非常希望客栈、酒楼之类的快些开业,因为这些场所可以推动光化军的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最起码可以证明光化军摆脱了缺粮的困扰。

当然,这只不过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酒楼短时间内是无法营业的,因为缺粮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大部分的老百姓还得每天按时去粥场领取口粮吃饭。至于唯一的庆安客栈,目前也不提供打尖,只负责旅客的住宿。

但凡来请安客栈落脚的,要么去粥场吃饭,要么自备口粮。

韩明瑜听了李小鱼的话,微微的点了点头,说道:“很好,你和他们第一次会面,都谈了一些什么?”

“呃……,什么都没谈,他们只是抱怨光化军这边什么都没有,太穷太简陋了,连饭都没得吃。”李小鱼叹了一口气说道。

“不要紧,他们是故意的。这样吧,从现在开始,你负责和他们谈判。”韩明瑜只是笑了笑,然后说了道。

李小鱼瞪大了眼睛,黑商队可是关系光化军发展重要的一个环节,韩明瑜竟然直截了当的就交给自己去谈判?这会不会太草率了一些?

她连忙说道:“韩使君,难道不是你亲自去谈吗?我,我可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们谈,万一他们提出无理的要求,那我该怎么办?”

韩明瑜笑着道:“你都说是无理的要求了,你说该怎么办?”

李小鱼愕然了片刻,立刻嘿嘿笑了笑,说道:“我明白了。”

韩明瑜鼓励的再次说道:“小鱼,你全力以赴的去和他们谈判,尽量为我们光化军争取最大的利益就行了。当然,我想黑商队那边经过这么长时间准备,一定对我们光化军内幕调查的很清楚,我们应该是占了不什么便宜的。”

李小鱼点了点头,认为韩明瑜所说的很有道理。她叹了一口气,说道:“是呀,他们都是在江湖上行走那么多年的人了,一个个都精的很呢。不过,我一定一定努力,不会让韩使君失望的。”

“你有这样的信心很好。不过,有时候不必太计较一时的利益。如果实在消磨不下来,只要不打破我们的底线就好。”韩明瑜提醒的说道。

“好的,我记得了。”李小鱼答了道。

第二天,李小鱼就主动去了庆安客栈找到了黑商队的人,与他们进行了初步的接洽。黑商队对于李小鱼来负责与他们谈判感到很震惊,这么大的合作事宜,韩明瑜竟然交给一个十经》都有呀?这些书是做什么的呀?”李小鱼一边捡起书,一边看了看书册的名字,顿时好奇了起来。她发现这些书本有的很新,有的很旧,而且还有重复内容的书有好几本。

韩明瑜也有些疑惑,不过想了想之后,隐隐约约明白是什么事情了。

李旭中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然后说道:“还不是官学的事情,现在城里面没多少书本了,这些书本都是刚才我亲自去挨家挨户借来的,不过归根结底,其中一小半还是我自己家里的书。城里很多读书人的书都没了,丢的丢,毁的毁,还有的不肯借。忙了一整天,就弄到这识字,更能助长背书的记忆能力。韩使君果然是好办呀。”

韩明瑜笑了笑,道:“因为以前我就是这么被要求读书的。以前我的老师若考我不过,就必须罚抄写课本,唉,想到这一点我就觉得很痛苦呢。”

他自然是说自己二十一世纪读小学、初中时候的事情了。

李旭中怔了怔,诧异的看着韩明瑜道:“韩使君你也读过书?”

韩明瑜愕然了一下,不过很快就说道:“那是自然,别以为武夫就不能读书。我是读书之后,因为襄阳这边战事吃紧,才投身军旅之中报效国家的。”

李旭中立刻露出了敬佩的神色,连连说道:“韩使君果然是意境之高。儒家所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然后才是修身、齐家,最终才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韩使君虽然失去了进取科场的机会,但是以武入道,终究也是在报效国家、力图平定天下呀!”

韩明瑜微微笑了笑,他不知道李旭中说这番话算不算是发自内心,又或者仅仅是阿谀奉承。不过他穿越附身的这个人,以前可没曾读过什么书,是地地道道的武夫而已,这一点王魁就可以作证。

“唉,救国有道,只看每个人的心意。”他随和的说道。

“不知道韩使君你读到哪一本书了?”李旭中有些好奇的问道。

“呃?”韩明瑜一时没反应过来。不过怔了怔之后,他终于想到了一点,原来古代人读书都是从经史子集开始,读完一本再读下一本,并不是像二十一世纪一样语文、数学、物理、政治等等一起开始读。

这个问题倒是让他有些难以回答了,他曾经读书不过是在初中、高中语文课本上学过几篇古典文集,虽然经史子集都有,可是毕竟只是个别的几篇文章罢了。严格的说,自己连一本书都没有读完过。

“呵呵,这么多年了,也忘记自己曾读到什么书去了。”他只好敷衍的找了一个借口推辞了道。

李旭中本来还打算继续问下去的,这个时候一旁李小鱼忽然插嘴了起来。她指着李旭中正在收拾的那些书本,向韩明瑜说了道:“韩使君,你说抄书?”

“是呀,怎么了?”韩明瑜疑惑不解的问道,不明白李小鱼怎么会突然发出了这样的一个疑问。

“可是,抄书要纸张呀?咱们光化军连吃饭都成问题,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纸张给读书人抄书呢?”李小鱼问了道。

原来在古代,不单单是宋朝,纸张都属于奢侈品。往往穷苦人家一年到头都是用不起纸张的,如果要写字、写信之类的需要,通常要么是写在木片上,要么就是写在布上。在古代纸张的制造是一项十分繁复的工作,自然不像是二十一世纪那么普通,那么通用。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洛阳纸贵”的成语典故,并不单单是因为洛阳制造的纸张昂贵,其实是全国上下制造纸张都是十分昂贵的。

光化军现在齐军抢劫之后,现在还能有多少纸张,不用多想也能猜出来了!

韩明瑜倒吸了一口气,摸了摸自己的下巴,看来自己考虑的还不是很周到,李小鱼这小娘子却真是一个心思慎密的人了。他沉默的想了想,然后说道:“那可以让学生们把书本抄在布匹上也行呀。”

“可是布匹也不是说有那么多就有那么多的呀。”李小鱼坚持的说道。

“哎呀,这还真是一个难题呀。”韩明瑜叹了一口气。

李旭中也是一副一筹莫展的样子。

韩明瑜再次沉思了片刻,说道:“这件事现在我们也没有办法,毕竟是客观的原因,只能先让学生们忍一忍,辛苦一些了。更何况,如今光化军刚刚稳定下来,也许未必会有那么多学生入学,课本大家相互共用一下就差不多了。”

李旭中叹了一口气,说道:“也只好先这样了。”

</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