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袁氏霸天下》第十四章 出兵宛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各文武下去以后,袁谭把他参谋府的成员田丰、沮授、郭嘉、陈登四人召集到了书房。

待诸人坐定,袁谭看了郭嘉一眼,问道,“奉孝,说吧。”

郭嘉也不客气,起身走到书房侧壁上高挂的地图旁边,指着地图对诸人说道,“主公,诸位。如今我军江东初定,而中原混战不已,主公切不可窝在江东之地,不图进取。否则一旦有人统一中原,领大军南下,区区江东之地,怕是难敌中原兵马的雷霆万钧之势。”

袁谭等人点了点头,看着郭嘉,等着他继续往下说。

“江东六郡之地,共有八十一州县。主公可用心经营,以为我军后方,不知道主公注意到了没有,我军现在占据六郡中的。”郭嘉先说了袁谭的兵力,然后接着说出了他的部署,“我的意见是将这十六万部队分为三部分;第一,主公亲自率领八万大军攻取庐江郡,进驻宛城,主公进驻宛城之后,北上可以击袁术;西进可以占江夏,攻荆楚。”

袁谭点了点头,宛城的确是一个要害之地。郭嘉的眼光果然毒辣。

“第二,由水军将军蒋钦、周泰二人领新招募的五万水军西进,到鄱阳湖训练。如此一旦主公北上,则水军可顺江而下直至宛城,接应主公;如果主公西进,则鄱阳水军可逆江而上,支援主公;而且,鄱阳之西就是柴桑,一旦刘表有异动,鄱阳之军可就近支援柴桑。”

“奉孝之言是也。”沮授兴奋的说道。鄱阳湖不仅是一个练兵的好地方,而且也可以方便各路支援。

袁谭笑了笑,“奉孝,第三呢?”

“第三,主公可命一大将领兵三万镇守秣陵,主公分配到各郡的兵马,每郡不过三千人,一般盗贼这些士卒可以应付,但是一旦山越族有异动,区区几千人马,怕是很难应对,主公留并三万于秣陵,不仅起到威震作用,而且一旦江东有变,这三万人也可以先行出动,即便不能剿灭叛『乱』,也可以为主公的回军争取时间,不致江东遭受大『乱』。”

郭嘉说完,田丰、沮授、陈登等人都在点头。郭嘉这些谋划,的确是有进有退,万无一失。

“奉孝之言是也。”袁谭笑了笑说道。

“那就请主公修辞劳苦,亲自领兵进驻宛城。”郭嘉也打趣袁谭道。

“哈哈。”屋内诸人俱是大笑。

第二日,袁谭就召集诸文武议事,安排起兵事宜。袁谭坐在主位上,看了看分列两侧的文武,心中好不得意,他现在也算文武昌盛,再也不是在青州、徐州的时候那般困窘,抓襟见肘了。而且,只要他占据着江东之地,还会有江东才俊来投靠,别人且不用说,单单一个现在还年幼尚未被发觉的陆逊就是匹敌周瑜的天才。现在他不过还是十几岁的孩子,袁谭也不想去干扰他的成长,江东陆家是世家大族,陆逊跑不了,早晚是他袁谭的。

“诸位。”袁谭起身说道,“昨日,我与几位先生已经议定,决定出兵北上,进驻宛城,以图中原。又要有赖各位先生辛苦了。”

“一切听主公吩咐。”众人得到。赵云、太史慈等人跟随袁谭已久,深信袁谭以及郭嘉等人的决策,因而断然不会有什么异议;至于江东的那些书生,初来乍到,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异议。

“程秉、潘璋。”袁谭开始下命令。

“在。”两人出列。

“你二人随我大军一起出征,待我进驻宛城以后,程秉,你为庐江太守,潘璋领兵三千,为庐江校尉。如丹阳等郡。”袁谭说道。

“是。”

“田丰。”袁谭叫道,这是他们昨天就商议好的,江东不可无人坐守,而田丰则是最合适的人选,因此诸人议定田丰坐守秣陵,总督江东诸郡之事。

“在。”田丰出列。

“由你坐镇秣陵,总督江东之事。”

“是。”

“高顺、凌『操』、吕岱”

“在。”

“令高顺为主将,凌『操』、吕岱为副将。领兵三万,驻守秣陵,以防江东有变。如遇事,可听田丰先生吩咐,不必等我的命令。”

“是。”几人答道。

“蒋钦、周泰”

“在。”

“命你二人领五万水军,即刻出发到鄱阳湖。平日二位将军在鄱阳训练水军。我如有令,二人按我命令行事即刻;此外,柴桑若有变故,张辽将军求救,二人不必等我命令,领兵去救即可。”

“是。”

“阚泽、薛综、张温、骆统。”

“在。”

“几位先生留守秣陵,协助田丰先生处理江东事务。江东之事,就拜托诸位先生了。”

“是。主公放心。”几人答道。

“太史慈、朱恒、朱然”

“在。”

“太史慈将军为主将,朱恒、朱然为副将领兵两万为我大军前部先锋,逢山开路、遇河架桥。随我进驻宛城。”

“是。”

“赵云、臧霸、郝昭、张既、陈武。”

“在。”

“赵云为主将,统我大军,其余诸人辅之;随我一同领兵往宛城进发。”

“是。”

“沮授、郭嘉、陈登。”

“在。”

“三位先生为行军参谋,随我左右,出谋划策。”

“是。”

“诸位各去准备,明日出发,进兵宛城。”

“是。”

;

</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