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蜀山新学》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每天都是荒山寂寂,四无人踪,两头俱是悬崖峭壁,排天直起.雷起龙都已经没有时间概念了,饿了就猎杀小兽,渴了就采摘野果。浑浑噩噩般向前行进。

终于有一天,走到了群山的另一面,忽见丛莽茂密,山花怒放,迥与来路不同,宛然另一世界。加上时当初秋。到处都是黄李夭桃,竞艳争妍;古木森森,碧荫如幕;不觉精神大振,跑到近前,只见林莽郁葱,花荫匝地,竟然还有一条天生的石路。雷起龙好奇的顺着石路前行,走到尽头后发现前面有一个斜坡,登上去忽闻流水之声。可眼前并无溪涧,照水响处找去,才知发自路侧丛莽之中。伸出手中木棍,拨开灌木一看,原来是一条极窄的水沟,宽才尺许。但见泉水滚滚,其流甚疾,飞珠溅沫,触石有声。

犹豫了一下,雷起龙还是先试着折下一根丈许长的树枝往下一试,探不到底。正想把手伸下一点试水深浅,忽然手中一松,那树枝竟齐水淹处断去,沉底不起,以为偶然如此,再拔了两根长竹一探,不特其深莫测,仍是一入水,转眼便断。这,这,这是传说中的剧毒泉水呀!想到刚才还准备蹲下去洗把脸喝上两口,雷起龙后怕的心都快跳出来了。老天保佑!神佛保佑!!连忙画了两次十字架。

雷起龙这下小心翼翼的顺着水流方向探察,走了半天发现那水源竟发自右侧面高崖之上,顺着崖坡下流,一条水沟也不知多长,笔也似直。再往前走约有里许之遥,路也越发险峨。又走了半箭多地,才到了尽头之处。前面的危崖忽然凹了进去,其深约有十丈。怪石底处,摇摇欲坠,隐隐闻得地底怪啸之声。这下雷起龙犯起嘀咕了:“我靠,傻子才会进去!明显里面不对劲呀,说不定有大凶之物在等着俺下酒呢。”

转头看看,发现高崖一侧,满满实实生长着多年野生的灌木密菁,从下到上,连在一起。嘿嘿,就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嘛,这路不就在眼前么!仗着自己身轻力健,手脚敏捷,雷起龙迅速攀上高崖,向前遥望,发现崖前左近,生长着一片参天古树,林荫中隐隐见有红墙掩映,仿佛庙宇。哈哈,苍天有眼,自己又回到人间了!雷起龙蹦起来,开始寻找下崖之路,很快发现崖下不远有一块重约万斤,大约数丈的危石倒塌在那里,借那块巨石,雷起龙顺利的来了个两级跳,稳稳落地。

略为整顿了一下衣履,弹了弹身上尘土,雷起龙便往树林中有庙墙那一面走去。入林一看,树下落叶淤积尺许,看神气纵有庙宇,也是荒山坍废的古刹,未必有人,心里有些失望。这时经行之处,乃是一片梧桐树下,碧干亭亭,参天直立数十丈。每树相隔较稀,又无繁枝密桠。那积年落下的桐叶,饱受雨淋日晒,都已污蚀成泥,匀铺地面。又走约有三数里,忽见大涧前横,宽有十余丈,及至走下半里路去,又见一根天生的大石梁横跨两岸,越过石梁一看,前面一座低崖,绕了过去忽见前面现出一片广坪,坪上现出适才所见的那座庙宇。该庙虽然僻处荒山,年代久远,墙粉殿瓦大半调残剥落,庙墙殿宇却是好好的,一些也没有坍塌。庙前还森列着两行一般大小粗细的桐树,土石平整,绿荫如幕,但山门前败草枯叶,狼藉满地,不像庙中有人住的神气。

进了庙门一看,门前有两尊神像,金漆业已剥落。过了头门,便是一个大天井。当中人行道路用石板砌成,宽约一丈,长有十丈,直通大殿。路形是个十字,通着两旁的配殿。正路两旁也种着两排桐树,翠盖森森,浓荫匝地。殿宇虽然古老破旧,却甚高大庄严,可惜地上残叶遍布,山风吹过,树枝摇曳,斑驳树影,满墙乱摇,殿里也是黑漆漆的阴森可怖。雷起龙强按住快了几拍的心跳,再往殿中一看,殿门已不知何在。神案上五供俱无,神像似蛇,多半残落,墙皮也基本凋残剥落,雷起龙猜想这是古代山民供奉蛇神之所,建筑图腾都与众不同,处处都透着那么一丝阴森,两分恐怖,绝不似庙中住有僧人模样。

雷起龙也不知会碰到何物,不敢叫喊,悄悄的向后殿行去。二层殿落内,树木、天井俱和头层相差无几,只是灰尘密布。蝙蝠看见有人进来,绕檐乱飞。后殿门窗户墙及神像俱都撤去,只剩一座殿的骨架,与亭子相似。里面有一个极大石灶,上面放着一口大锅,见边沿上还铸有年代,却是宋时行军之物。锅底空无一物,满布灰尘。灶旁还有一条丈许长的青石案,上面放着一个颜色红紫,大有丈许,形如鱼网的软兜,除此之外,一边横着一个神案,上面放着一块二尺多宽、四尺多长的玉石。看完这些,他再穿出后殿,便是庙墙,却始终未见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