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戎装少主》新秩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兴经济体是一个新的利益群体。 它的崛起对国际现存经济秩序带来了全面的挑战。过去的一年,世界为促进新旧融合,消弭摩擦做出了多种努力。但是,专家们越来越感到,这项任务的艰巨程度超过人们的估计。

增长与矛盾

据美国媒体,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给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为世界的繁荣发挥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全球经历了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之后,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印度等亚洲新兴市场的强劲表现给全球的投资人提供了新的机会,给正在勉力避免二次衰退的发达经济体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但是,在世界享受新兴经济起带来的种种好处的同时,人们也不得不承认,世界经济秩序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实力的转移,各种矛盾、磨擦、猜忌、恐惧日益增多。这一变化在2010年表现的格外突出。

美国的亚洲问题专家包道格指出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的影响最大,引起的矛盾也就最多。包道格对记者说:

“首先我要说,中国不只是在它跟西方国家的关系中遇到了麻烦,而且也在它跟自己的许多邻国,如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还有日本、韩国等的关系也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远远多于美中之间在长期竞争中所遇到的问题。”

新兴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争吵空前激烈,贸易失衡问题、货币问题、贸易保护主义问题、金融体系改革问题、环保问题等等,涉及范围之广是多年来罕见的。中美之间的汇率之争今年几乎演变成一场全球的货币战争。

新兴经济体之间也是矛盾重重。中国和其它亚洲新兴市场的经济整合日益加深。包道格说,长期潜伏在表层之下的各种矛盾和恐惧在2010年浮上表面。中国在和周边国家的交往中突然转趋强悍被视为中国外交行为的一大变化。

20国集团

为了适应国际经济体系发生的重大变化,国际社会在这一年做出了一些重大的尝试。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别增加了主要新兴经济体所占的份额。20国集团的首脑们今年在韩国首尔举行开会,试图让这个机构取代过去的工业七国集团成为一个新的全球性的经济沟通与协调机制。

但是,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总裁包道格认为,这些努力显然并没有成功。包道格说:

“20国集团会议的效率明显下降。各国都面临世界经济再平衡的挑战,面临困难的抉择。#百度搜(手打吧)阅读本书最新手打章节#美国消费者的储蓄增加了,但政府开支却扩大了。这跟经济再平衡发生了矛盾。而中国减少储蓄增加消费的努力也不顺利。”

包道格说,中国巨大的国内储蓄依然在源源不断地成为特权贷款者的廉价资本来源,还在继续推动着中国出口的强劲增长。中国并不愿意为平衡世界经济而牺牲自己部分的出口。包道格认为,20国集团成员众多,利益不同,很难达成共识,从而有效地应对重大和紧迫的国际挑战。

两种不同理念

美国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克莱德?普莱斯托威茨(ClydeP

estoz)认为,世界经济体系现在面临的挑战是极为深刻的,它是两种不同的经济理念之间的冲突。普莱斯托威茨对记者说:

“长期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就存在一个严重的弱点。这个弱点来自两种在同时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同的理念。一个是盎格鲁-美利坚理念。这是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信奉的自由放任的经济理念。另一个是发展中国家奉行的经济理念,从日本开始,到亚洲四小龙,现在是中国、巴西,欧洲还有德国。”

普莱斯托威茨说,盎格鲁-美利坚的理念主张自由贸易和自由市场。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理念追求的是重商主义,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随着这两种经济融合程度的提高,两个理念之间的冲突会日趋激烈。

普莱斯托威茨做了一个生动的比方,说这就好像是两组不同的国家在同一个球场上玩两个不同的游戏,一个玩足球,而另一个玩网球。一方说对方不公平,不遵守规则,而另一方则反驳说,自己遵守规则,问题是对方不努力,缺乏竞争力。

如何把这两个球队统一起来,共同玩一种游戏,是世界面临的主要挑战。这位从事国际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数十年的专家表示,现存的国际机制都有明显的缺陷,很难完成创造新的世界经济秩序的任务。

普莱斯托威茨认为,目前需要的是,各主要国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交流平台,亚太经合组织组织也好,20国集团峰会也好,进行相互沟通。现存的国际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应该为建立新的全球金融体系多做一些准备。世贸组织也需要进行改革,以便扩大功能,解决目前许多新的问题。

过去一年来,美国本土的次级债危机演变成了金融海啸,穿越宽阔的大西洋和太平洋,波及全球大多数地方。

有人大胆预言,此次全球金融和实体经济危机将重创以美国和美元为主导的“经济霸权”,进而削弱甚至颠覆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在此次大变局中,中国需要冷静思考,从容应对。

一线报道

从信贷危机到实体经济危机

金融海啸第二波突袭全球

深秋时分,纽约一家餐馆的老板DannyMeye

发现,最近炸薯片变得比鸭肝好卖多了。他的餐馆以鸭肝为特色菜,普通的每份88美元,配有菠萝等甜品的要再加20美元。

“我把这叫做‘AIG效应’,”Meye

说,“即使你没有失业,但也不想让别人觉得你自己太奢侈。”AIG(美国国际集团)是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因为资金链告急,不久前由纽约储备银行出资850亿美元接管。

《纽约时报》记者注意到的Meye

的餐馆,只不过是一片知秋的树叶。纽约这个一年多前还因为钱多得花不完而发愁的全球金融中心,随着华尔街神话的突然崩塌而改变了模样。更要命的是,危机和恐慌正穿越太平洋和大西洋冰冷的海水,蔓延至世界上大部分地方。除了金融机构外,越来越多的实业投资者乃至数以亿计的普通老百姓,都开始不由自主地紧紧捂着自己的钱包。

楼市车市无一幸免

实体经济中首当其冲受到金融海啸冲击的,是与银行信贷紧密相连的房地产和汽车业。

来自美国住房建筑商协会(NAHB)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美10月NAHB房价指数从9月份下调后的17再次降至14,创下1985年该指数创立以来的最低纪录,同时未来6个月内房屋销售预期指数大幅下挫;新屋开工量连续第三个月下降,与营建许可数量一样,创下17年来最低水平。

英国也不例外。今年以来英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下跌,悲观气氛弥漫,有分析人士预计,未来两年英国房价还将再下滑20%。房市的低迷正在殃及该国的整体经济。

汽车业同样遭受重创。10月份,美国私人汽车和卡车的销量以过去25年未见的速度急剧下滑。《纽约时报》记者在文章中写道:“下滑令人头晕目眩,影响了所有的汽车制造商,动摇了消费者的市场信心,使一些边缘消费者不能获得贷款买车。从紧的信贷政策已经使10月份的汽车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1.9%。”

而对于正身陷麻烦之中的底特律三大汽车公司来说,能否“生还”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以通用汽车公司为例,它10月份的汽车销量急剧下挫了45%。

“唯一确定的是,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幸免,”通用汽车南美区负责人dland对《纽约时报》说,“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状况。”

原本“隔岸观火”的中国车企如今也纷纷加入了减产裁员大军。有消息称,奇瑞汽车计划裁员4000到5000人;神龙汽车公司正在考虑适当减少产量,暂时“放假”的工人将达到1000人左右;菲亚特中国则表示,三年前制定的2010年在华实现30万辆销量的计划已经被迫改变,现将目标下调至5万辆,下调幅度达83%。

外向型企业苦不堪言

因金融危机而由奢入俭的美国人或许不知道,他们捂紧钱包的决定,会让太平洋另一端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工人面临失业的命运。

10月15日,全球最大的玩具代工企业合俊集团旗下东莞两家工厂“合俊”和“俊领”倒闭,被业界视为“美国金融危机波及中国实体经济企业倒闭的第一案”(详见本报上期特别报道《合俊倒闭预警》)。合俊代工厂倒闭在珠三角并非个案,实际上包括江浙、闽南地区在内的东南沿海大量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小型企业,正面临空前的生存危机。

不久前的一次公开活动上,福建某著名鞋类代理商总裁在300多位同行面前含泪诉苦:“2008年是过去几年中经济环境最为恶劣的一年,次贷风暴冲击、股市楼市下跌等等,令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几个月前,一家和我们有大量业务来往的供货商倒闭,老板携款潜逃,让我们损失惨重。”

“人们都说‘春江水暖鸭先知’,我却是‘严冬来临先感冒’。”这位总裁自嘲道。

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运行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速为9.9%,5年来首次减至个位数。此外,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4.8%,货物和服务的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5%,比去年同期下降8.9%,对于中国经济拉动作用下降1.2%。

有国内经济学界人士已对此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作出评估:一方面会直接影响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信心,进而减少对钢材、水泥等相关行业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危机正由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转移,我国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将受到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