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魏雄风》第四卷 巾帼红颜 故事梗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卷巾帼红颜01战国窃符救赵奇女子安僖王妃――如姬

如姬,战国时魏安僖王圉宠妃。信陵君窃符救赵,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段佳话。在这场历史大活剧中,如姬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信陵君窃符救赵,实际上是如姬窃符,信陵君救赵。没有如姬窃符,信陵君救赵就是一句空话。郭沫若先生把这段历史写成了话剧,题目就是《虎符》。他没有像《屈原》一样把话剧定名为《信陵君》,而定为《虎符》,强调指出了如姬窃符的关键作用。从其胆略和和作用上看,的确是名垂青史一位奇女子。

第四卷巾帼红颜02上清派第一代宗师紫虚元君――魏华存

魏华存(252-334),字贤安,晋代女道士,上清派第一代宗师。兖州任城(今山东济宁市境)人。道经中称为紫虚元君南岳魏夫人。西晋司徒魏舒之女。在中国道教史上,女姓出家入道并名垂青史的首推魏晋之际的魏华存。魏华存24岁时,父母命其嫁给太保掾南阳刘文。为汉高祖刘邦后裔。后出任河内郡修武县令。魏夫人定本的《黄庭内景经》,是早期道教重要的经典之一。首提“三丹田”学说,对人体科学养生学有很大的贡献。

第四卷巾帼红颜03唐代高宗时戍闽建漳巾帼夫人――魏敬

魏敬,字玉珏,名门之后,隋中书令魏潜之女。唐戍闽建漳巾帼英杰魏夫人,史称“魏太母”,俗称魏妈。总章2年,泉潮间发生“蛮獠啸乱”,高宗命归德将军魏妈季子陈政率中原府兵3600名南下平乱。至九龙岭受阻,子陈敏、陈敷率府兵58姓增援。老帅陈敏、陈敷及其子,不服水土,殁于途中。魏妈强抑悲恸,毅然自佩帅印,擒获其酋领苗自成、雷万兴,平定啸乱。

第四卷巾帼红颜04北宋著名女词人钦封鲁国夫人――魏玩

魏玩,字玉汝。襄阳邓城人。北宋女词人,出身世家。自幼博览群书,尤以诗词见长。后嫁右仆射曾布(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的弟弟)为妻,是诗论家魏泰之姊,俗称魏夫人。曾布参与王安石变法,后知枢密院事,为右仆射。魏玩极力提倡并恪守封建伦理道德,多次受北宋朝廷褒奖,封鲁国夫人。弟魏泰,著有《临汉隐居诗话》、《东轩笔录》。

第四卷巾帼红颜05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巾帼英雄――魏木兰

魏木兰,安徽省亳县人,隋代女英雄。隋代恭帝时期,异民族从北方入侵,朝廷出兵迎战。木兰因父亲已经年迈体衰,因此,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从军12年,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凯旋归来之后,恭帝欲封她为尚书。木兰坚决推辞,重返女儿身。恭帝闻讯,欲收入后宫,木兰拒绝,自杀身亡。恭帝赠“孝烈将军”。民间传说中的花木兰就是此人。

第四卷巾帼红颜06民初传奇女豪杰郑毓秀――魏道明夫人

郑毓秀,1891年生,魏道明夫人。15岁加入同盟会,成为反清反封建的一员猛将。1910年,参与刺杀载沣;1912年,郑毓秀组织暗杀袁世凯,;1912年,21岁时组织敢死队刺死大臣良弼。1919年“玫瑰枝事件”,郑毓秀迫使中国首席代表陆征祥没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保留了中央政府收回山东的权利。1924年,郑毓秀获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曾任上海监察厅厅长、教育部副部长等职。1928年,郑毓秀被推举为“民法起草委员会”五委员之一。

第四卷巾帼红颜07元书画家赵孟?妻管仲姬――魏国夫人

管仲姬(1262-1319年),名道升,字仲姬,浙江吴兴人,元代书画家赵孟?\之妻。延?四年封“魏国夫人”。夫人翰墨、词章,不学而能,书史评道:“仲姬行楷,与孟?\殆不可辨同异,卫夫人之后无俦”。魏国夫人管道升绣的《十八尊者》,是迄今存世的元代至今保存最完好、图案最丰富、绣幅最多的名家孤品,为中国刺绣史上的无以堪比的绝代神品。

第四卷巾帼红颜08北魏宣武帝司徒胡国珍女――魏灵太后

魏灵太后,北朝北魏宣武帝皇后,北魏临泾人,司徒胡国珍之女,母皇甫氏。胡充华精通佛经大义,讲道论佛,得见天颜,进入妃嫔行列。胡生性聪慧,才智过人。自汉武帝以来形成定制,立太子必杀其母。胡幽夜独自祈祷:“但愿所怀是男,顺序当长子,子生身死,在所不辞。”后果生皇子元明(肃宗),进为充华嫔,甚得宣武帝宠爱。宣武帝废除“凡立太子必杀其母”的残酷家法,胡充华也由嫔而妃而后,步步荣显。肃宗即位,尊充华嫔为皇太妃,八月尊为皇太后。灵太后临朝称制13年,定夺国家大事,驾驭众多臣僚,处理风云变幻的对内对外关系,不失为一位果敢有为的政治家。且文采出众,一首《杨白花》,芬芳悱恻、荡气回肠的乐府杂曲是北朝时代的代表作,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第四卷巾帼红颜09清乾隆内管清泰女孝仪纯皇后――魏佳

魏佳,满洲镶黄旗,内管领清泰之女,大清乾隆帝第三位皇后。魏佳小乾隆16岁,乾隆十年入宫,封为魏贵人。同年11月17册封为令嫔,14年4月初五册封为令妃。21年7月15生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22年生皇十四子永璐,23年12月初七生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24年12月18册封为令贵妃。25年10月初六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27年生皇十六子。30年6月11册封为皇贵妃。31年生皇十七子庆僖亲王永?,40年正月29逝世,享年49岁。在魏佳氏去世后乾隆令将皇贵妃魏佳氏的灵柩葬入裕陵地宫。从乾隆20年到40年长达20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在乾隆心中,还是在后宫中,最有影响的当属魏佳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