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宇宙世纪》第七章 不计成本的冒险计划(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暂时不管那份“来自55区的报告”里有多少秘密。

我们还是关心下太空5人组。

******************************

飞行器里每一个人都在绞尽脑汁的思考。

一个又一个的建议,一次又一次的否定。

局面似乎已经走入了绝境,除了祈祷就再无办法解决眼前的困境。

离第一次联络地面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大家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

露斯在控制台前,不停的翻看查阅着物品清单。如果发现有什么不明白用途的设备,就会低声询问大家。

“固体径迹探测器,是用来干什么的?”露斯似乎已经成了十万个为什么。大家都理解露斯的想法,她是想从搭载的设备中找出点什么,能应付眼前的困境。虽然希望很渺茫,但大家都没有打击露斯的想法。反而是露斯提什么问题,就有几个人抢着回答。而且是尽可能的详细解释。

“那是用绝缘固体材料来记录质量大于质子的带电粒子径迹的探测器。”赫尔曼赶在大家前面开口解释道:“用各种矿物晶体,非晶体,聚合物塑料等等等等。来探测质子、α粒子,宇宙线中的原子核。它的工作原理是:带电粒子通过探测器,使得在它们的路径上材料产生辐射损伤,形成连续的径迹。再把带有辐射损伤径迹的材料放入强酸或强碱中蚀刻。。。。。。”

“够了,够了。”露斯微笑的打断赫尔曼。“我的意思是,谢谢您的解释,我已经完全了解了。”

露斯有点无奈,虽然这样打断赫尔曼的发言很不礼貌,但是如果任由他发挥叫兽情节。那么她这辈子也无法弄清楚物品清单其他物品的作用了。

“哦,哦。那好吧。你还想知道什么,继续问吧。”赫尔曼悻悻然的闭上了嘴。

“或许我能想办法,让我们主动联络到地球。”陈国豪沉思了许久,依然对自己的办法没有太大的信心:“而不用等规定的时间。但是,代价会很大。”

“陈,说说看。现在没有什么会比计划失败的代价更大。”威尔斯鼓励着陈国豪。这个时刻,任何想法都会得到大家认真对待,进行反复思考论证。只有技术上行不通会被否决,其他的因素已经被大家自动过滤了。

“我想把EHF信号发射器,改成能进行无线通话。”陈国豪犹豫了片刻,又继续说道:“所以,我要把控制台的UHF通讯器拆了和信号发射器连接。我还要拆一个转换器,一个防电磁干扰EMI滤波器,还要至少12个十字八木天线组成的天线阵。天线要尽可能长。”

“另外,我还需要在我们搭载的货物里弄一个电源适配器,一个通用适配模块,一个包封数据通信模块。大概就是这些了。”

*******************************

UHF代表特高频。

真实产品,还需要加上:航空或者海事,手动或者固定这样的说明。以及厂家,产品编号之类。考虑到猪脚的处境,在这样的时刻,我实在做不出给人家弄个海事固定频的事情。(陈国豪感动的痛哭流涕,对着作者顶礼膜拜。)

通用适配模块:用于各种设备互相连接。

包封数据通信模块,包含了两个主要部件:主电源模块和包封数据通信的控制器。

十字八木天线:见过户外电视天线吗?差不多就是那玩意,无非是多加点或横或竖的金属条。至于天线阵,就是把单个的绑一起。

太空5人组是要去月球建立永久基地的,所以必定会带各种通讯器材。懂得无线电的读者,一笑而过就好。

对于设备,我就不多解释了,无关大局。

另:作者已将内裤外传,轻抚菊花,笑而不语。手中的旗帜无风自摆,上面6个大字栩栩如生:点击,推荐,收藏。

***************************

威尔斯一直忍着没有打断陈国豪,此时第一个开始置疑:“陈,你要的这些设备是不可能在这样的距离下穿透大气层的。而且,即使穿透了,你打算和谁联络?你调频到多少?难道你要进行全波段呼叫?”

威尔斯的语速越来越快:“你不会是指望,地球上随便谁接收到你的信息后,再去找航天局吧?我打赌,所有接收到这个信息的人,都会认为这是个恶作剧。”

“就算有这样的人找到航天局,那帮官僚也不会当真。”露斯对于陈国豪的计划觉得很失望:“即使局里的人相信这是真的,在你将EHF信号发射器改装后。地面就彻底失去我们的位置。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没等陈国豪回答,露斯就自己接着说:“这意味着,地面再也找不到我们了。而我们的动力根本不够改变我们轨道。不管是回地球还是去月球,甚至随便找个什么地方降落都不可能。我们会变成宇宙里的一粒尘埃。。。”露斯已经快要说不下去了,她也被自己预计的前景吓的毛骨悚然。

白纸科尔虽然并不懂多少陈国豪所要做的事情,但情绪还算镇定。只是提的问题,依旧那么经典:“如果陈能用无线电通话器联络到地面,那为什么航天局不干脆也用无线电和我们通话呢?虽然没有图像,但至少比现在的情况好吧。”

“请牢记太空通讯的基本原则,太空---卫星---地面。”赫尔曼一直在认真考量着陈国豪提出的意见:“如果地面想摆脱中间环节直接联络我们,就算不管定位与信号的问题。单单一个速度,就会让所有尝试的结果失败。”

“环绕地球的飞行最快的卫星,速度也只是我们1/8到1/10。而几乎所有的卫星都能在3~4小时内环绕地球一周。”赫尔曼不单是为白纸科尔解释,也是在质问陈国豪:“我们无固定目标的全频率直接呼叫地球,就算信号可以抵达地面。陈,你计算过地面能接收我们呼叫最长的时间间隔有多少吗?”

“我们以超过100公里/秒的速度,至少已经飞行了半小时。我们和地球的最小距离也将近15万公里。已经达到月球与地球的距离的一半多。”

“这个距离,我们依然处在地球的引力范围内。虽然我们的速度足够摆脱地球的控制。但实际上,我们还是在以一个巨大的抛物线轨道环绕地球。而最终脱离地球的时间或者说距离,因为不知道我们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角度。我暂时没办法计算。”

“但如果以月球为参照物,月球大约速度只有0.96公里/秒,环绕地球一周需要29天13小时。而我们的速度是月球的100倍以上,距离按照一半估算。那就是说,假如是不变轨道,我们大约是3个半小时环绕地球一周。”

“陈,如果你是地面想与我们同步通话的那个人。”赫尔曼转头看向科尔,继续说道:“也请你注意这个时间。科尔,如果按照你说的想要和我们保持通话。那么地面和我们通话的人,就需要带着设备。以1小时穿过至少1/3个地球的速度,同方向移动。”

“据我所知航天局联络处里没有超人。大气层内,也不存在有这样速度的飞行器。”

*********************************

一切数据都取的是整数,所有有偏差的数据,都取的是平均数。

在这里,赫尔曼的计算,少了两个关键数据(赫尔曼,无比幽怨双眼含泪望着作者。):

第一,没有考虑地球自转的方向。

第二,没有考虑抛物线轨道的夹角。

但不影响以后的情节,所以我就不打算在这里过多纠缠。毕竟我写的是小说,不是论文。

特别提示:现在的情况下,不用考虑地球本身的运行轨道以及速度。

本来我还打算装装13,根据扁平率,算算地球分3份以后最宽和最窄的距离,还好醒悟的即时!!!-----原来这个世界早就有了一种叫:同比缩放地图的东西。只需要拿尺子量一量,什么数字都是浮云一般。

再次证明,如果你装13,必定被雷劈。------作者

************************************

“我不相信你会完全不考虑这些。”赫尔曼盯着陈国豪:“那么,陈。现在请你告诉我们,你全部的安排吧。”

“赫尔曼博士,科尔博士,露斯少校,威尔斯少校。”陈国豪不紧不慢的挨个看着大家,问道:“你们有听过国际空间站业余无线电通讯计划吗?”

另:点击,推荐,收藏。谢谢!!!如果您发现本书错误的地方,欢迎指正

<ahref=http://www.>起点中文网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