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知青往事》第七章 上山下乡的第一夜(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与六名成为新男知青的男同学,在上山下乡的第一夜,被安排在刘大爷家的空房子里住下。#本章节随风手打 SHOUDA8.com#从那之后,刘大爷家的空房子,便成为了我们七名新男知青的集体宿舍。

刘大爷系大队治保主任刘德财的父亲,他有三间房子,走门的那间屋是灶房。所谓住房两间,其实就是在一条大火炕上中间用松木板间壁上一道屏障一样的单墙。刘大爷一人睡外屋,里屋做放粮食和各种杂物的仓库。尹书记请求刘主任帮忙,刘主任就把老父亲刘大爷接到了他家里,倒出了房子临时由新来的七名新男知青居住。

因此,我们上山下乡的第一天,要比六八届老知青幸运得多,没有被单个安排在村民家与村民同吃同住。房子虽然是刘大爷临时倒出来的,但我们七名新男知青却有了集体宿舍。这是贫穷的小堡大队当时所能够向我们提供的住房。

唯一令我们有些感到不安的是,刘大爷家外间屋的地当间,放着一口涂着黑红色油漆的松木棺材,这是刘大爷为他自己早早准备下的。刘主任将刘大爷接走了,将里间屋的杂物搬走了,却没有来得及将棺材抬走。

黑红色油漆的松木棺材又宽又厚,几乎将外间屋地当间的空地,都占据了。令我们一走进屋,就能看到它。棺材是用于装死人的,它总带给人一种不祥的感觉。我们上山下乡的第一夜,却要与棺材为伴,这怎么说,心里都不会舒服。但是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适应这个涂着黑红色油漆的松木棺材,静静地躺在外间屋地中间。

我与六名新男知青站在屋里,向里外屋房间四处打量着。

农家的房子没有暖气,也没有生火炉子。屋里四处流窜着阴冷的寒气,总会将我们从嘴里刚刚呼出的温热气息,瞬间袭成一束凉凉的白色雾状。四周墙壁贴着已经发黄的旧报纸,印满了由夏天的潮湿和冬天的寒霜洇染出来的各种不规则的圆形图案。其色彩则不堪入目,就像是总有一批小孩端着小**向墙上撒尿后印染出来的痕迹。抬头向上看去,房子没有按平顶,人字形的房架便清晰地映现在我们的视线中。白织灯泡瓦数不大,只有四十度,发出的光线昏黄,不断地被四处的空间吸去,使得这房间里显得一片阴暗。

但即使是这样,我与六名新男知青就满足了。我们有了安身居住的窝点。

经过一番忙碌,新男女知青将行李与箱子,都搬进了男女知青宿舍。

来时的一路上,大家看起来,彼此之间似乎都很友好,脾气似乎也都比较温和。等到在寻找各自要安身睡觉的铺位时,每个人的性格与脾气便明显尖锐地显现出来。由于大家对外间屋地当间放着的黑红色油漆的棺材都很忌讳,都不愿意躺到外间屋来。

司图南在七名新男知青中岁数最大,又是新知青的带队,做事显得些霸道。他当仁不让地占据了里间屋火炕上靠近外屋一头。仲初秋便毫不相让地将里间屋炕稍一头占据。接着是仲存义挨着他的表弟把行李放好。高海天主动选择了挨着司图南,放下他的行李。许晓民也毫不客气地把行李塞进高海天与仲存义之间的空隙。

剩下的是外间屋一条空敞的大炕。里间屋再也没有空隙塞下我和尤一平的行李。

我与尤一平便把自己的行李放在外屋靠着里间屋墙壁大炕那头。尤一平睡在里边,我睡在外面。

屋里很冷。大土炕上很凉。行李卷在被大汽车运输途中,被野外的寒风吹透了,被褥打开来铺在大土炕上,也是冰凉一片。

新知青们刚到农村来,经过欢迎新知青到来的晚会的刺激,兴奋劲还剩下一些,铺好了各自的行李,却没有谁想着先钻进被窝躺下睡觉的。

被窝冰凉,这也是一个原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