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掌眼》第一章 宋青花(1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天后,林浩回到了国内。

刚下飞机,就看到了乌战名和师傅的一帮老朋友守候在机场。林浩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来接自己。乌战名说:“大家都知道了你用两千万拍下了一个青花盘的事情。因为你拍下青花盘的第二天,不只是英国的《太阳报》《金融时报》《观察家》这些报纸刊登了这件事情,连《纽约邮报》《法兰克福报》《莫斯科新闻报》等好多报纸上都刊登了。这些报纸上说你拍下的青花盘很可能是宋朝时期青花盘,还说你捡了个大漏。大家都赶来飞机场接你,想亲眼目睹这国宝级的青花盘。”

回到了斗彩斋,大家迫不及待地围住了林浩,看着他把打了火漆的青花盘放在了桌上。谁都没说话,挤在一起伏向桌上瞪着大眼凑近青花盘仔细地看着,这些平日里举止文雅的收藏家们现在却脑袋顶着脑袋,谁也不肯少看一眼。

静悄悄的大半天后,有人说话了,可他说的话却令屋子里的人大跌眼镜。

那人叫牛志国,是位有名的收藏家。他盯着盘子瓮声瓮气地说:“这青花盘的胎、釉、形倒是没问题,可这青花的发色可说不准,看上去有些地方发暗,不像是进口钴蓝料,另外盘子上画的这条鱼,不像是宋朝时期的风格,这鳞片和鱼唇,倒像是元末明初时期的风格。”

他这话一说完,屋子里更安静了,大家的眼光都从盘子里拔了出来,像看怪物似的看着他。

这古玩界的规矩,若是有人刚得到了一件古玩,没有开口说让你鉴定,只是说让你欣赏,那你就老老实实地欣赏,即便面前的东西是赝品,你也不能说,想说只能在日后旁敲侧击地说,还不能直说。因为在别人刚花了大价钱买了件古玩,正沉浸在幸福中呢,你却告诉人家是假的,这对人是极其沉重的打击,心脏承受力差的说不准会当场犯病。再说人家也没有要你鉴定,只是让你欣赏。这就像你去参加别人的婚礼,新娘子再不好看,你也不能在婚礼上当着众人跟新郎说。

这牛志国年纪也有五六十了,整天在古玩圈子里摸爬滚打的,这些规矩他自然知晓。可他为何还说出这番话来呢?难道他自恃自己的眼光看得比林浩还准、还细?大家摸不着头脑,不晓得他为何说出这般疯话来打击人。

终于有人气愤不过,站出来反驳他说道:“话可不能这样说,看一件物品不能只看一样便妄下定论,形神韵皆要品。这青花盘的造型胎釉都是宋朝时期的代表风格,决计错不了。至于这青花的色泽,我想你应该再仔细多想想,唐朝时期的青花所用的钴蓝料是进口的,那是阿拉伯商人从丝绸之路带来的苏麻泥青料,虽然这钴蓝料烧出来的色泽蓝艳惹人喜爱,但它的价格却不菲。到了宋朝时期,金、辽、西夏、蒙古割据一方,通往西亚的丝绸之路不再通畅,钴蓝料的来源也渐渐断绝。但是,一些窑场像磁州窑、吉州窑的工匠们还留存着少部分钴蓝料,由于当时连年战乱,这些工匠们从北方南迁至安徽、浙江、江西等地继续烧制瓷器。当然,吉州窑的工匠们就不用南迁了,吉州窑就在江西,想必牛老弟你比我更清楚,我说的南迁主要是指磁州窑和巩县一代的窑工们。这些工匠们迁移至南方后,随身携带的钴蓝料虽已存留不多,但还没有到了完全断绝的地步。至于发色不均匀这一点,我实在是想不通牛老弟你为何说出这样外行的话来,这发色匀不匀不仅取决于青料,还要看施用技术和炉火温度,要看画工的技术怎么样,画线用力均匀烧出来是一种颜色,用力时轻时重烧出来的颜色那肯定不一样,炉火温度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青花的发色。牛老弟好歹也算是个收藏家,居然说出发色不匀是疑点这种话来,真是贻笑大方。它是宋青花,咱们大家看了半天还不知道究竟用的是什么青料呢,你以为是现在景德镇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青花瓷,发色倒是匀称,价钱也下来了,一个盘子五元钱。这种问题即便是刚入行的小玩家也懂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