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感悟旧事的笔记》第四节 毕业前的欢和忧(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节 毕业前夕的欢欣和忧伤(5)

当天晚上,我抑制不住悲痛的心情,茶饭不思、辗转难眠。临近翌日黎明时分,我独自登上离这所中学不远长满翠竹、群峦叠翠的山岗,欲以此平静自己和释放哀痛。到达山顶后,我仿佛感到,晨曦微露天空中高挂着的明月,格外清朗辽远、深邃神秘,似是在不断钩起我对奶奶不绝的哀思;漫山遍野的竹叶随山风沙沙作响,似是在深沉低吟,其声至悲,令我不禁泪水簌簌。幽幽辽阔山野,层层山峦迭嶂,群群飞鸟在竹林间鸣叫盘旋,划破山区黎明前的静谧。

远眺青山巍巍、俯瞰河水泱泱。初夏,独特离奇的山区气候,搅得浑茫的雾霭在竹海上空袅绕腾起,走进林壑幽深的茫茫竹海,仍感到阵阵透心凉意。我全然不顾单衣薄衫,任凭嗖嗖的山风呼呼地从身上掠过,透过模糊泪花,仰望朦胧迷离、寂静微明的天空,面朝南京方向,从心里呼唤着我敬爱的奶奶。

奶奶花白的头发里蕴藏着我童年的微笑,慈祥的皱纹里镶嵌着我幼时的无知,佝偻的身影支撑着我茂盛的成长。那段天伦之乐,将永恒珍藏在我心里。我久久难以排遣奶奶故去后心中的痛苦和悲伤。王薇薇知道奶奶对我的似海恩情,在教学实习活动结束后,她不忍看到我沉浸在失去***伤感中而不能自拔,特意陪同我专程去***墓地祭典。

奶奶长眠在市南郊的黄金山公墓。环顾陵园,绿树丛丛、野花葳蕤,芳草萋萋、垂柳依依,这爿寂静的墓地,给生者带来对逝者的无尽怀念,更使生者从悲痛中悟出该如何慰藉逝者的哲理。面对***亡灵,我似乎明白许多要像奶奶那样做人勤事的准则,我暗自决心,继承***品质、情操和人格。

回眸大学生活的几年时光,恍如抬步跨过罅隙间。毕业离校前的最后学期,我们在相继完成必要的课程、撰写毕业论文和论文答辩,参加学校举办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等活动后,离开大学毕业的时间一步紧似一步地向我们走来。早在当年金风送爽、月桂葱茏时节,学校就根据省*门的意见,在分别征求每位同学工作意向的基础上,制定好毕业生分配计划。

我们这届大学生,堪称是“/文/化/大/革/命”后首届走出校园的天之骄子,受到社会各阶层的足够关注,我们则以自身比较精良的学识水平、近似非凡的多种能力和相对过硬的综合素质,赢得社会各方面普遍赞誉。

按照当时规定,师范类毕业生原则上都返回到生源地任教。因此,省内各地市*门的同志纷纷赶来学校,要求学校把相应的同学分配回原籍,以解除当地教师青黄不接的现状,杜绝今后教师队伍出现无米之炊的窘境。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除挑选10―15%品学兼优的同学留校或派遣到其他大中专院校任教外,全部毕业生分配工作过程进展顺利。

当时,我已做好返回安前工作的准备。在学校发放毕业生工作派遣证前,系主任代表学校领导通知我说,我已被列入另行分配名单,去向是到市财贸系统职工大学。我不知道自己属于“调干生”人选而单列分配,更不知道今后工作岗位还将再作调整,只是对这个分配结果感到有些疑惑和诧异,系主任根本不可能向我捅破天机、泄露其中的秘密,我也只能服从分配,到自己不十分情愿的岗位工作。

王薇薇本应回到黄州地区的学校工作,后因音乐系领导为照顾她和我的关系,在我使用“省属计划”后,顶替我原作为下放干部子女可留在学校所在地工作的名额。这样安排,就产生王薇薇肩背行囊、手提书本,一路轻歌、欢快地迈进市区某中学的事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