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整天下》耶律术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康与众人一路上不住演练编排,力求见了西夏皇帝能够发挥出最佳的水平,达到最佳的效果。那西夏离乌兰巴托也是近,方才走了两日便来到了两国边境,此时两国正处于敌对状态,自然不能透漏自己使团的身份,此时众人以商团的名誉取得了通关文书,一路直向银川行去。

又行得一日,众人来到黄河边上的巴彦浩特。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看着这一片水美草肥的土地,杨康感慨万分,此地再向西行一百公里,就到了杨康上一世出生成长的地方--乌海。不知道这个时代,乌海是个什么模样。

一路西行,杨康竟然有点近乡情怯的感觉,心里激动不已。又经过了漫长的一日,杨康随着时间一点点地消逝,心情也越来越紧张,可是,乌海到底在哪里,怎么还没有到。突然听到有人来报已经来到桌子山下,杨康才猛然醒悟,这个时代的乌海自然不会叫乌海啦。再一细问方才知道竟然属于灵州管辖,一直知道灵州乃是古时西夏国一个重要的城市,是大西北一个重要的兵家必争之地,没想到竟然就是这桌子山下的乌海呀!不过也是,乌海,也就是现在的灵州,此时隶属阿拉善盟管辖,本身就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地方,东边连着富饶的敕勒川,此地属于河套地区,自古素有天下黄河富河套的说法,南部又与 西夏的首府也只相隔一百来公里。这两个地方都是一马平原,临靠黄河,草肥水美,可以为灵州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西边紧靠着毛乌素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这中国三大沙漠,乃是天然的屏障。南边又有桌子山,千里山,骆驼山,甘德尔山等数座中型山脉,而自古西夏最大的屏障,也是西夏文明发展的象征――贺兰山的北部也是自这里起源。这些个山脉,也会给进攻的敌人带来不少的麻烦。这里,就是整个西夏面对北方一个绝对不可以被攻破的堡垒,如果这里被敌人拿下了,西夏剩余的地势皆是一片平原,那么到时整个西夏除了银川等几座大城市,其余地方就将会像一个毫不设防的处女一般任人蹂躏。不过此时看到灵州的防备也不是十分的严密,这大概是因为北部的蒙古此时实力实在是弱小,西夏还没有把蒙古放在眼里吧!

一路无事,众人平安来到银川,安排住宿妥当,杨康开始安排具体事宜,各人分头行动。张大虎领着十几人继续行向吐蕃,杨康等人开始观察、打问西夏各个官员,看哪个官员好说话,能够为自己向西夏王递呈国书。

“唉!”三日后杨康手里终于拿到了一个名单,上面列了西夏各个官员的性格与口碑,还有政治倾向,当然都是从市井中打听的消息,一点也不详细,不过此时对于杨康来说倒是够用了。

“谁叫蒙古现在只是个小势力,从来也没有对其他国家进行过谍报工作,搞得现在连这样的小事都要从新做起。”

这时候西夏的国主是仁宗圣德皇帝李仁孝,说起来这个李仁孝也是个人才,他即位时由于上一任皇帝李乾顺长期采取联蛮抗宋的国际方针,先是联辽,辽被金国灭后又开始联金,却一直被这两个强大的帝国当做先头军,充当了几十年的炮灰角色。又不断出粮出钱,将国力耗费一空。李仁孝一即位后,即开始颁布新法,确立土地所有制,大大激励了劳动积极性。同时建立科举,尊崇孔孟,统一了全国文化思想,建立国家文化。使西夏由部落奴隶制一举进入封建制,国力渐渐增强。同时在外交上采取闭关政策,在向金国称臣的同时,也渐渐与宋朝缓和了关系,然后两不得罪,闷头发展,十几年下来,整个西夏焕然一新,虽然还不能和宋朝,金国,吐蕃相比,但也不再是当初那个能够任金国随意宰割的弱小国家了。

此时西夏两位尚书,左中书正是西夏历史上第一大奸臣任得敬,右相乃是仁宗的亲弟弟李仁友。这任得敬的政治观念偏向宋朝,而李仁友却是偏向金国的。不过现下由于全国由于受到皇帝李仁孝的影响,所以大多数都是中立人物,很不想参加这场战争。杨康在脑海里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己所了解的西夏历史,隐隐记得这两个人也是西夏历史上很重要的人物。不过这两人所偏向的政治力量,此时却都是自己的大敌,要想完成任务,还是要向其他人处落手。

杨康很快就选定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做耶律术直,乃是当今西夏之主李仁孝的舅舅,昔日大辽与西夏和亲,将成安公主耶律南仙下嫁李乾顺,不料转眼强大的辽国便被金国所灭,辽国国主天柞帝逃入西夏,李乾顺被金国逼迫,出卖了天柞帝,致使耶律南仙郁郁而死。李仁孝出于对亡母的孝心,一直对他敬爱有加。此人与金国有亡国之仇,又有逝姊之恨,一向主张连宋抗金,与任得敬走得很近。可自从李仁孝对西夏进行改革之后,耶律术直也渐渐以国家为念,接受了李仁孝的执政主张,再加上任得敬渐渐露出狼子野心,耶律术直也就与任得敬愈行愈远,一心只想着如何能让外甥的江山更加稳固。

这日,耶律术直如往常一般只带了几个护卫,来到银川最热闹的酒楼“聚贤楼”。

“聚贤楼!”杨康看到眼前这块闪亮的招牌不由感慨,“娘了个腿儿的,这古人还真不把专利产权当成回事儿,竟然公开侵犯本人的专利。”

这耶律术直在西夏官职并不高,不过确实是李仁孝的心腹,李仁孝也不亏是个明主,知道民心所向方是社稷安稳的根本,所以每逢有大事发生,李仁孝便会叫耶律术直便衣出宫,听取民间的反映。现在宋、金两国竟然抛弃前嫌,联手伐蒙,并逼迫西夏同时出兵,这可是李仁孝即位来遇到的最重大的一件事情了,耶律术直当然要天天到此听取民情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