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闪电部队在前进》第十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雷毅再次欠身,恭敬而谦虚的说道:“作为德国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企业,不管我个人是不是具有中国血统,罗严克拉姆家族都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与中国之间的合作,我在此要感谢乔治.魏采尔先生,正因为他的辛苦付出,才使得中国人民更加信任和了解德国人民对中国人民所表达出的善意,这次不能见到他我真的很遗憾,不过乔治.魏采尔先生的合同很快就要到期了,我和我的祖父格里纳先生一致认为,在乔治.魏采尔先生的合同到期后,为了德国和中国之间更深层次的合作,有必要选派更有经验和更有资历的德国顾问前来中国,格里纳先生愿意向德国政府施加影响并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派遣更有能力和影响力的德国顾问前来帮助中国人民和政府。”

“虽然我个人与乔治.魏采尔先生之间在一些问题上有着不同的看法,但不可否认的是,乔治.魏采尔先生所表现出的敬业精神和职业才华,完全赢得了我的信任和尊重。”说到这里,蒋中正的神色开始变得严肃而凝重了一些,此刻,他已不在把雷毅看成是个孩子,蒋中正敏锐的感觉到,在雷毅的背后所站着的罗严克拉姆家族的能量,能够对现任和未来的德国政府有着如此影响力的财阀,是绝对值得好好拉拢的。“乔治.魏采尔先生的合同即将在不久后到期,虽然我一再的挽留他,不过乔治.魏采尔离开德国已经很长时间,他非常思念自己的家乡,所以婉拒了我的挽留,我也在寻找乔治.魏采尔先生的继任者,不知道小雷同志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给我推荐一个的?如果合适,我愿意以中国政府领导人的身份,向德国政府发出正式的邀请。”

同奥斯卡.保罗.陶德曼交换了一个眼神,雷毅从随身的挎包中拿出来一份资料:“主席先生,在我来中国之前,已经同阿道夫.希特勒先生就这方面交换过意见,经过慎重的考虑和严格的考评,我非常郑重的向您推荐,汉斯.冯.塞克特先生,在未来接替乔治.魏采尔先生离去以后的位置,这是有关汉斯.冯.塞克特先生的履历表,请您过目。”

不待身旁的侍从官从雷毅的手中接过资料夹,蒋中正就已经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睛,再一次仔细的审视着雷毅,而后者则一直都保持着谦逊和自信的面容同他对视着,良久,蒋中正才喃喃的说到:“我不得不钦佩你的眼光,小雷同志,事实上,无论是乔治.魏采尔先生,还是我的高级顾问们,他们都强烈的向我推荐过汉斯.冯.塞克特先生,认为他是最好的人选,只是我担心汉斯.冯.塞克特先生不肯前来中国,才一直没有冒昧的发出正式的邀请,想不到我的小朋友你居然也推荐的是他,实在是令我太意外了。”

雷毅微笑着,心里却在嘀咕:“那是当然的,你早就对汉斯.冯.塞克特垂涎已久,不过老蒋你的眼光也确实不错,在这件事情上起码做到了慧眼识人!”

约翰内斯.弗里德里希.列奥佩德.冯.塞克特,(通常称为汉斯.冯.塞克特),前德国国防军总司令,“十万陆军”的缔造者,奠定了德国陆军重新崛起的基础,当之无愧的二战德军之父。是全世界德**迷最崇拜、评价最高的德国职业军人。他的军事思想和军事理论不仅对德国影响巨大,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以下仅节选部分汉斯.冯.塞克特的名言:

“有国无防是可耻的!”

“任何不平等条约、任何敌人不能从我们身上夺走的东西是坚强的信念。当命运再一次召唤德国人民武装起来时(这一天终将到来!),他将看到勇士而非懦夫紧紧握住忠诚的武器。只要有钢铁般的双手和意志,使用什么武器都无所谓。”

“先进装备能战胜一个个血肉之躯,但无法战胜人类不朽的精神!”

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汉斯.冯.塞克特于1933年到1935年来到了中国担任蒋介石的德**事顾问团团长。在塞克特担任团长期间,德国顾问对中国统治集团和蒋介石本人的影响力之大到了异乎寻常的地步。相比同时期的担任中国工农红军军事顾问的李德,他为蒋介石设计的“围剿”方案显然高明得多(这就是军事素养的差距)。.塞克特曾担任委员长委托人,代表蒋介石本人处理军政事务。而每个星期二、五上午十时是国民政府军政部长、军校官员预约登记与.塞克特会面的时间,由于过时不候,当时的国民政府的大小官员们提前排队,成为一大景观。汉斯.冯.塞克特为蒋介石提出的建军三大思想影响了蒋的一生。这三条是:

1)军队为统治权之基础;

2)军队之威力在于素质之优良;

3)军队之作战潜能在于军官团教育之培养。

将思绪从未来对于汉斯.冯.塞克特的记忆中拉回来,雷毅非常肯定的对蒋中正说道:“刚好的,我的外祖父格里纳先生与塞克特将军之间有着一段相当不错的交情,而塞克特将军也曾经流露出对于古老中国的向往,我想如果我的外祖父肯出面的话,塞克特将军是非常乐意来中国帮助伟大的中国人民的!”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停顿了一下的雷毅又补充说:“事实上,我在柏林的军校求学期间,塞克特将军正是教授我战术课的老师……”

“真的吗,那太好了,我要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感谢格里纳先生的善意,”蒋中正的呼吸变得粗重了不少,只有在他的心情出现明显变化的时候才会这样:“中国人民会记住格里纳先生给予中国人民的巨大的帮助,也会感激德国人民的慷慨。”看他的样子,恨不得马上解除可怜的乔治.魏采尔的合同,把他撵回德国,然后把塞克特将军拉过来接替德国顾问的位子。

“这是我应该且乐意做的,作为对中国人民的敬意,我个人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主席先生能够给予考虑。”在许诺了一大堆胡萝卜之后,雷毅终于露出了自己的兔子尾巴,小小的兔子尾巴摇的飞快,暴露了主人急切的心情!

心满意足的雷毅和德国驻华公使奥斯卡.保罗.陶德曼教授一起走出了蒋中正的公馆的时候,已经是满天繁星,陶德曼教授已经完全改变了对雷毅的看法,在他看来这个有着东方血统的年轻人不仅有着极为犀利的目光,而且心思远大的显然不是一般的德国贵族青年所能具备的。

看着天边闪烁的群星,雷毅轻轻的似乎是自言自语,又似乎是在问陶德曼教授教授:“我想,今天的天气真不错,是吗?希望以后每天都能有今天这样的好天气呢。”

而在蒋公馆的二层小楼上,蒋中正正站在窗前,用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眼光,看着雷毅离开的背影,他的夫人宋美龄从背后悄悄的靠近,站在他的身旁,温柔的问:“达令,在看什么,今天和谁一起谈话到这么晚啊,我已经很久都没有看到你像今天这样开心了!”

伸手揽过宋美龄纤细的腰肢,蒋中正喃喃的说:“是啊,我很久都没有这么开心过了,真是个有意思的年轻人。如果我手下能够多几个这样的年轻人多好,唉……”一声长叹,叹息声中有几许无奈。

“怎么,达令,难道你这么多优秀的学生当中,就没有一个像他那样的吗?”宋美龄带着一丝好奇问道。

摇了摇头,彷佛要把那丝无奈的情绪驱逐出大脑一样,蒋中正对着爱妻说道:“我的学生当然也都很优秀,但能够像这个年轻人一样,具有这么全面的才华,还真是挑不出来啊……”一声不大不小的叹息,代表了说话者此刻的心情。

回到旅馆的雷毅连一分钟也不想耽搁,立刻埋头疾书,将此次与蒋中正的会谈过程详细无比的写了下来,并在信后附上了自己对于中国政局和未来发展的看法,足足写了有五大张纸,写完最后一笔后,甩了甩有些酸胀的手臂,他立刻吩咐到:“摩顿先生,我知道现在很晚了,但这封信非常重要,请你辛苦一下,马上把向柏林发报,将这封信一字不漏的发给我的外公,拜托了!”

慎之又慎的把这封厚厚的信塞到贴身的口袋里,摩顿向雷毅微微弯腰:“请放心,雷毅少爷,我会亲自去办这件事情,一定不会出任何差错的。”说完,他转身准备离开雷毅的房间。

“等一下,摩顿叔叔,”雷毅从桌上又拿出一封信,犹豫了一下以后,还是递给了摩顿,“请把这封信也一并发给柏林,具体的收件人我已经写在了里面。一切就拜托给您了!”德国人特有的严谨精神使摩顿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好奇或者其他不应该有的神色,只是默默地接过信以后转身离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