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隋末唐初名人录---英雄莫问出处》115、河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洛口丢了。

大本营没了。

自信的李密,终于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了!

他输掉的不仅仅是一场战争、几座城池、数十万石粮草,而可能是整个大魏政权、整支瓦岗军的前程。这几年来的心血,因为这一战的失败全都化为了泡影。

李密实在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

自己大小数十战,一路高歌打下的一片天地,就这样在一战之下,稀里糊涂的全部失去了??实在无法接受。

复仇,一定要复仇!

不过即使复仇,也要先找一个落脚点地来休整兵马,再作打算。李密首先想到了黎阳,那里有几万精兵,还有大粮仓为后盾,自然是一个养兵好去处,但手下诸人却是忧心重重:“昔日杀翟让之时,徐世绩几乎被丧命,而今失利之后反去投奔于他,怎么能够保险呢!”。是啊,确实如此,徐世绩会效仿郦元贞吗,会反戈一击吗?

还能去哪?

当然是王伯当镇守的金庸城了。

在这个时候,李密能信任的也只有他了。王伯当之所以没有跟随大军去前线作战,就是因为李密要让他最信任的人来镇守后方。只是不知道,金庸城还在不在?

李密的担心没有错,此时的王伯当自知金墉城难保,便弃城退守河阳,等待会师李密后再作定夺。无奈中,李密只能前往河阳,图谋东山再起。

到了河阳,见到了王伯当;李密暗暗地松了一口气,毕竟这里是安全的,可以好好修养一段时间,然后审时度势、东山再起。只不过复仇的怒火时时的灼烧着李密的内心,使他一刻不得平静,不能忍受。

在这种心态下,李密迫不及待的召开了军事会议,讨论反攻事宜;只不过大家的反映远不如预期的热烈,场面很是冷淡。看来诸将的斗志远不如李密那样高昂,那样的充满信心。

无奈之下,李密只好先说出自己的打算:南守黄河,北扼太行,东连黎阳,以此为根基,传令此前的归附之地,待兵强马壮之后;设法进取。毕竟现在的局面比当年盘踞在瓦岗的弹丸之地,要好太多了;那时候尚且不惧,现在又何用担忧??

无人喝彩。

因为创建一种效应不易,但要打碎很简单。

李密大小数十战,战无不胜所建立的个人崇拜和心理暗示,由此狼狈一战完全被打破了,李密不再是无所不能的常胜将军了。大家终于明白李密也是一个凡人;既然是凡人就要讲究实际,而目前的现实使得他们乐观不起来。

终于有人说话了,但态度却让李密绝望,“全军刚遭失利,大家心中胆怯,如果再停留于此,恐怕要不了几天,军士就叛逃而去。况且众人心中不愿,也难以成功。”

李密看着面前众人,终于有些醒悟了。他已经坠下神坛,褪去“无所不能”的光环,还原为一个败军之主;诸将也许还信任他、尊重他,但已不再相信他一定会胜利,一定会再创一个“瓦岗奇迹”。

这并没有错,毕竟时过境迁,形势变了,条件也不一样了;即使原班人马也难以再造一个巅峰的瓦岗军。

在爱因斯坦深邃的科学理论中有关于这方面的阐述:空间是四维存在的的,因为,任何存在都是有时间坐标的。在时间顺序上发生一点点改变,很多事物的存在状态,都会完全不同。

绝对的科学,绝对的真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