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君临天下--千古帝王谈笑看》唐太宗李世民(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即便是史书上有关李世民在这个过程中的功绩,如夺取长安,也是存有疑义的。

据《旧唐书.刘弘基传》记载:“师至河东,弘基以兵千先济河,进下冯翊,为渭北道大使,得便宜从事,以殷开山为副。”这句话说的是刘弘基为渭北集团军的司令,被授权便宜行事。这个刘弘基还真不是吹的,“西略地扶风,有众六万。南渡渭,屯于长安故城,威声大振,耀军金光门。卫文升遣兵来战,弘基逆击走之,擒甲士千余、马数百匹。” 其中特别强调“时诸军未至,弘基先至,一战而捷”。结果就是“高祖大悦,赐马二十匹。及破京城,功为第一。”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弘基为攻取长安的第一功臣。

而到了《旧唐书.太宗本纪》,情况就变成了:“太宗以前军济河,先定渭北。师次于泾,胜兵九万,破胡贼刘鹞子,并其众。留殷开山、刘弘基屯长安故城。太宗自趣司竹,贼帅李仲文、何潘仁、向善志等皆来会,顿于阿城,获兵十三万。”

太宗本纪显然把这个战斗顺序给弄得颠倒了,打了一个“时间差”,本来是从刘弘基他们那里“接收关中”,就变成了太宗皇帝带领刘弘基他们“勇夺关中”。

还有就是,关中许多地方本来早被李世民的妹妹平阳公主征服了,这在新旧两本唐书中都有记载,可是到了高祖及太宗本纪里,又被李世民夺取了一次。看来不是执笔之人责任心不强,老眼昏花,就是写这段历史的史官很为难啊。

说这些自然不是要否定李世民在唐初的丰功伟绩,而是还原历史的一个真实面貌。如果只是看着官方的史书翻译一下,也就没有必要写这样的文字了。

李家父子夺得关中之后,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周围可说是强敌环伺。北面是虎视眈眈居心叵测的突厥,陇右一代是薛举父子和李轨,东北面是刘武周和窦建德,南边是王世充、萧铣、杜伏威和辅公?,而且巴蜀一带也未平定。

当然李家父子不但有能力,而且有眼光,看到了要成就帝业,就必须首先占领关中。占领关中就取得了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的优势,然后据山河之险,分兵出击,席卷天下。

虽然现实残酷险恶,但也给了李世民建功立业,一展雄才的机会和舞台。

在整个唐王朝的统一之战中,那些大战恶战基本上都是李世民指挥进行的。他充分发挥了自己在军事方面的天才和天赋,取得了足以彪榜千秋史册的辉煌胜利。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这些牛人无一不是败在他的手下。他打下了李唐的大半座江山,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李世民,隋末群雄争战,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啊。尤其是浅水原之战、柏壁之战和虎劳之战都是名战经典,**评价“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实在是很有根据的,也是很恰当的。

李世民在为李唐王朝夺得天下的同时,也为自己攒下了赫赫战功和朝野咸服的巨大声望。而屡次征战,也使得李世民控制了部分军权,收服笼络了大批优秀忠诚的军政人才,这些都是他争夺储君的资本,也为他后来励精图治,开创足以流芳百世的“贞观之治”储备了人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