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君临天下--千古帝王谈笑看》秦始皇(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然,李斯在秦国也遇到过波折。正当他在嬴政手下干得挺欢的时候,就像美国“”以后国内充满排外情绪一样,秦国因为韩国间谍的问题,国内也兴起了排外浪潮。秦王因为各种压力,颁布了逐客令,驱逐在秦国做官的外国人。这对李斯是个致命打击,因为这时他在秦国的事业经营得顺风顺水,可他是楚国人,必须卷铺盖走人。

李斯的郁闷心情可想而知,但他不是一个轻易接受命运安排的人。他决定抗争,所以他给嬴政上了一道折子―这就是我们熟悉的《谏逐客书》。我们看看这篇文章,就觉得李斯真是一个人才,不但政治手腕强,而且文采极好。整篇文章继承了他老师荀子的写作风格,气势磅礴,条理清晰,说理透彻。毫无疑问,嬴政肯定被打动了。李斯再一次牢牢地把握住了自己的命运。

秦国就是秦国―它和美国一样伟大。

说到李斯,我们就不能避开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人物―韩非子。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自然也是天纵之才。以致秦始皇看了他写的书,感叹说:“嗟乎,寡人得见与此人游,死不恨矣!”从这里可以看出,韩非子的学问实在是好,同时也可以看出嬴政也确实是一个求贤若渴的帝王。

我们知道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实行的都是依法治国的政策,可是一直都只有实践,没有相关系统的理论来支持。现在韩非子横空出世,把这么一个大难题给解决了,难怪嬴政会那么高兴。但韩非子毕竟是韩国的亲贵,心里总还是希望韩国好的,不愿为秦国所用。加上那时又发生了郑国间谍事件,嬴政在大臣怂恿下就把他给杀了。

哎,可惜了这么一个好人才。

史记上说李斯是杀韩非子的凶手,个人认为这是值得推敲的。

先,如果说李斯是因妒生恨杀了韩非子,那么韩非子本身就是他推荐给秦王的这点就不好解释了;

其次,韩非子是韩国宗室,而李斯是嬴政的老部下,谁能更加得到嬴政的信任这是一目了然的;

第三,虽然李斯才华可能不及韩非子,但总体素质应该还是高于韩非子,尤其是他的理政能力有更多的优势。李斯是个聪明人,他看得到这一点,不会在韩非子面前有自卑心理的;

第四,韩非子有非常严重的口吃,这样的缺点决定了他只适合著书立说,要干行政是万万不行的,因此又何谈对李斯的威胁?

既然说到了韩非子,那我们不妨来说说他们的那位很有名气的老师―荀子。

有些不可理解,一个儒家的“后圣”,怎么教出了历史上两个最有名的法家弟子。

现在有些学者因为荀子这两个学生的原因否定他儒家圣人的身份。其实,荀子本人是一个知识非常渊博的学者,虽然他的学说主要是儒家的,但这些并不妨碍他学习和关注别的学问。比如,荀子对战争学就很有造诣,他写过一篇《议兵》,系统的阐述了他对战争的看法,还于赵孝成王面前与临武君谈论兵事。此外荀子还通晓阴阳学,文学和教育学更是他的强项。

那他又是怎样和法家搭上关系,并拥有那么深厚的法家知识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