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意志如钢》十三、智勇方显强有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的意识又回到刘伯承的身上:

1940年百团大战后期,日军对我根据地进行报复性“扫荡”。他们以数万人的兵力,想端掉我八路军总部等领导机关。1940年10月25日,敌冈崎大队长率600多人冲入山西省黎城县东南的黄崖洞外,严重威胁黄崖洞里八路军兵工厂的安全。

彭副总司令从麻田调大部队接应,经过三天两夜激战,冈崎大队在我军打击下,狼狈逃回关家垴。彭德怀心中怒气难消,10月29日晚上发出歼敌命令:

“我命令:129师所有部队30日晨4时对关家垴发动总攻击,坚决消灭冈崎大队,一个日本鬼子也不能叫他跑掉!谁放走敌人,以军法论处!”

对于这个命令,我当时心里就有看法。我们被敌人暗算,无比愤怒情有可原。他们来报复,难道不也是无比愤怒?杨成武、陈正湘他们的黄土岭战役,不是让阿部规秀这朵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了吗?他们来报复,岂不是因为太没有面子吗?我们失利的时候,也不能因一时之气盲干。我一直坚持用最小的代价,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盲目乱拼,即使再勇敢,我都不把它当做钢铁意志。什么是钢铁?就是要削掉小鬼子的脑袋!打掉了自己的队伍,无谓地消耗了自己的有生力量,这是蠢动!

关家垴地势那么险要,日军据高临下,易守难攻,怎么能硬拼呢?他们以窑洞为依托的工事体系,每孔窑洞既可以独自构成一个火力点,又可以与其他窑洞互相掩护,互相支援,形成交叉火力网,对进攻部队具有很强的杀伤力。窑洞前有防弹壕,手榴弹难以扔到位就掉到壕里,难以对其构成威胁。可是29日下午,彭德怀到蟠龙镇的石门村,召集正在此地休整的我129师师、旅干部开会,口述了总部的战斗命令,要求第129师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坚决拿下关家垴。

听了左权传达的命令后,我觉得这样硬拼不妥,但军令只能服从,便和小平一起去部署,把关家垴四面包围。日军堵住了上山小路,抢修堑壕,深挖洞穴,固守待援。我军攻击时,遭到十多架飞机轮番轰炸。指战员们冒着飞机的疯狂扫射,经受着山垴顶上飞下来的子弹,真正是在弹雨中穿行。可是我军毫无畏惧,奋勇冲杀!11连连续冲锋12次,战士们象割韭菜一样一茬茬倒下,全连160多人,伤亡后只剩15人!

我看着心爱的战士一**倒下,心里在流血!士气可嘉,可是仗不该这么打,让日本人看了笑话。我和小平都一致认为,地势对我攻坚十分不利,敌人在垴顶,我们部队在下面,硬攻根本不可能取胜,难道我们也要像**弟兄在中条山弃尸四五万那样盲目作战吗?那个战役敌人才死了三百多,如何相抵?不行,仗不能这么打!于是我和小平商量后请示彭副司令,是否停止冲锋?可是彭副司令回答说,他已下定决心,伤亡再大也要消灭冈崎大队。陈赓也不同意这种打法,不止一次地要求停止攻击,免除这种无谓的牺牲。陈赓在第一线指挥,他相当了解实情,他的意见是对的,应该及时采纳。最后的结果证明,我们的意见是正确的。攻坚战打了两昼夜后,各个连队均伤亡过半!再这样耗下去,怎么行?

不仅是打仗要有顽强意志,纠正错误决策的意志也要像钢铁般坚硬,无论如何都不动摇!我要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存亡负责,我最大限度地要保存部队的有生力量。于是我和小平去见彭副司令,陈赓也要亲自去陈述意见。

“关家垴居高临下,十几架飞机对我阵地狂轰烂炸,主攻连队伤亡太大了!是不是把下山道路封锁,等到日军弹尽粮绝下山时再打?”我急切地说。

“牺牲再大,”彭德怀怒火冲天,拍着桌子说,“也得将冈崎大队给我消灭掉!”

我对固执己见的人,历来是深恶痛绝的,我们吃李德的亏还少吗?我对老彭本来是很尊敬的,但是对于他的固执我觉得他不可理喻。

“决死队干部绝大多数都是青年知识分子,”陈赓激动地陈辞,“很可爱!在第一、第二阶段的战役中,25团、38团负伤的已有1570人,牺牲的也有500多人。这次围歼战是阵地攻坚战,是个硬仗。为了保存决死队主力,这次战斗可不可以免去这两个团的任务?”

“不行,战打到这个份上,怎么能顾这顾那?”

“彭总,你怎么能这样?你应该听听前线指挥员的意见。”我开始怀疑他的这次围攻倒底有多大合理性。懂得兵法的人是决不会打这种仗的。虽说敌人差点端了我们的老窝,让人气愤难当,但是事关民族存亡大计,决不能个人意气用事。

我们无法改变老彭,又回到了前线,继续去攻打拼尽老本不讨好的仗。苦战的结果真令我伤心!各路进攻部队都遭到了日军的强力阻击,损失很大。担任主攻的772团第1营只剩下80多人,战事呈胶着状态。

31日晨,关家垴仍然没有攻下,然而武乡、辽县的大部日军(事后了解到是2500多人)已经出动,准备围歼我129师主力。

军情已经十分明朗,我再次打电话给彭德怀,建议部队暂时撤围,以后再寻找战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有柴烧。可是彭德怀在电话中大发雷霆:

“拿不下关家垴,就撤掉129师的番号,杀头不论大小!”

我个人向来是不生气的,但是为了民族存亡大局,这次碰上这样不讲理的上司,让我十分生气。我在电话中对他说:

“冈崎大队死守山头,我们也不能不顾战士们的牺牲硬拼吧!”

“你不给我拿下关家垴,我撤你129师的番号!”彭德怀怒气冲冲地吼道。

刘伯承看着小平和蔡树藩等人,不知如何是好。

我又进入刘伯承的意识:

心爱的战士就这样一批批倒下,这种指挥,这种结局,多么像奥斯特利茨战役。

“乌拉!”安德烈握着军旗往前冲锋,他是想带动全营士兵冲锋的。果然他跑了几步,一个士兵动了,又一个士兵动了,后来全营都喊着“乌拉”往前冲,并且超越了他,而他在完成了表率的作用后,中弹倒下了。俄**人是好样的!从来不缺乏冲锋陷阵的勇气。是什么把勇敢的俄**人带进了不愿冲锋的境地?我明白了,是指挥官,战略家。我们今天如果在战略上失误,战术上错误,也会一样招致失败。把战士拖入不战而必败的境地,必然造成士气低落。要说怕死,谁不怕?问题在于,白白送死,拯救不了国家和人民,这不是死得其所啊!一个国家的总司令都处在了死亡线上,总司令的贴身副官老战友的儿子都得用冲锋和倒下来感召士兵,这是到了哪步田地?一个总司令的危险不足挂齿,然而这说明俄军到了多么危险的境地。只要这支军队一完,那么伟大的俄罗斯的主权会不会动摇?领土会不会被割让,这种问题的险恶是多么惊天动地啊!

你动不动就想撤番号,还想杀我的头!你杀了我,杀了陈赓,拿什么去打鬼子?三个师中我师历来任务最重,你的百团大战,不是依托我129师主力展开的吗?你的指挥部都设在我师的辖区里呢。一个师你觉得小,在我们敌后是什么力量啊?是我们国家半壁江山的家当啊!是大后方的核心力量啊!全国人民现在看的不是重庆,看的就是我们的华北能不能顶住,中国的脊梁太行山有没有倒下,我们这支敢于进入敌人腹部的军队能不能有力还击日寇。就是党中央**也只有这么三颗棋子呀!

军令如山,我们几个人真是无可奈何,只好又组织进攻。我的那么多骨干向关家垴上的敌人连续攻击了18次,肉搏多少次!为了更好地保存有生力量,我命令工兵部队,从山下部挖洞通向垴顶。工兵部队轮班作业,经过一夜一天不停的挖掘,打通了通向关家垴顶的通道。冲锋部队在火力掩护下,从土洞登上了垴顶。战士们用大刀、手榴弹、炸药包逐个地堡消灭负隅顽抗的日军。最后日军两个大队长也双双被我攻击部队击毙在关家垴山顶。敌大部被歼,只剩下残敌60多人退守在一个狭小地域,固守待援。这时由黄烟洞方向来援的日军大部队(后知1500多人)已逼近。

老彭看到援军力量过大,这才下令部队撤出战斗。

我对这个围攻战斗的评估是消极的。你要显示八路军能打攻坚战的威风,我不反对,但是总不能拼光家当。比起此前我们组织的伏击战,我觉得虽胜犹败。这次战斗中我军伤亡相当惨重,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数字,只知道许多连队,打到了只剩不足三分之一,红军时期的连、排战斗骨干也损失过半。

关家垴攻坚战打得相当被动,我军在地势、火力都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与日军打阵地战,违背了游击战的原则,白白牺牲了大批战斗骨干。在后几次反围剿中,王明、李德也是这样指挥的,其结局是多么悲惨,这一点你老彭应该不会忘记。

我每当忧虑保存军队有生力量的问题,就想起库图佐夫。他不但在退却中注意保存实力,后来拿破仑从莫斯科逃走后,也只是追击,像吓虎野兽一般举起鞭子作作样子,并不去动真格。他一再避免决战,就是为了保存军队的有生力量。

事实上,法军滚桶式撤退,俄军不仅难以阻拦,而且不可能阻止这个运动。然而只有库图佐夫一人知道这个真理,其余所有高级军官都想立功,都想切断、截击、俘虏、消灭法军,纷纷请求进攻。库图佐夫却全力反对进攻。他说网开一面,那些人却火冒三丈。有的兵团立功心切,不听库图佐夫劝告,还是擅自下令进攻、堵截,结果杀死了法军几千人,自己也失去了相应的几千人。库图佐夫的战略是高明的,他说,法军从莫斯科撤出以后,不会战就损失了三分之一,何必去战。他还问,俘虏敌人有什么用,我们不能给他们粮食,自己的士兵还吃不饱呢。不给他们吃的,饿死了,人家以为是我们杀死的,还要负道义上的责任。一个劲追,没有当俘虏自己死的,就不需要负什么责任。他还清楚,困兽犹斗,硬碰硬的追击,以对等士兵的牺牲作战,俄军的数量首先就不够,为什么要去做这种无谓的牺牲?有的兵团去切断法军,结果原先人人只顾自己的法军在险境中更加团结了,又恢复了战斗力。

后来的事实证明,库图佐夫一直是正确的。由于法军逃得快,俄军怎么也追不上。一天一夜走四十俄里,人人都精疲力竭,想再快一点,已无可能。库图佐夫的高招在于,不去阻止法军自取灭亡的加速逃跑,反而从后面虚张声势地做出全力的追击的样子;同时减缓俄军的行动。放慢追击速度的好处在于,法军逃跑的路线是无法确切判断的,跟得越紧,冤枉路就走得越多。如果保持一定距离,等到判明位置后用最短的行程去截击,省力而又减员的损失更少。他明白自己的部队没有和敌人交战,只是追击就损失很大,从塔鲁丁诺出发时有10万之众,即将达到边境只剩下5万左右了;没有战斗,就减员一半,多做一点,就会自取灭亡。

库图佐夫不主张追击,结果被朝野上下一片责骂,说他主动一点,连拿破仑也活捉了。无论别人对他如何评价,他仍然坚持己见。他认为追击时完全没有必要组织会战,他的目的是追到边境时得保存一点实力。他说,用10个法国人来换1个俄国人他都不干。

爱惜士兵性命,库图佐夫做得对。到达边境的俄军部队,以最先到达的一个团为例,出发时有3000人,到边境只剩下900人了。边境的自然环境如何呢?士兵一停下,就只想烤火。要烤火,得在零下18度的雪地上四处找柴,加之又没有粮食,处境极度艰难。带柴的人才能靠近火,资源是如此紧缺。背暖了,肚子却凉了,稍稍懒得转身,就在温暖中烤死了。士兵的生存已经到了极限。

我又通过刘伯承的思想进入了库图佐夫的意识里:

那些想捉住拿破仑的皇帝、大臣、将军们,你们对我不予追出国门的做法越来越不满了。但是,任你们怎么讥笑、篾视、辱骂,我都毫不动摇。切断军队,活捉拿破仑及元帅,这只是虚构,实际上不可能出现。俘虏整个兵团更没有意义,俄军已没有正常口粮,俘虏已在饿死。你们口口声声质问我为什么不追击,我的回答很简单:我要等待给养,士兵没有靴子!

1941年冬,刘伯承看着太行山上的雪,思绪到了莫斯科。据说,纳粹已经接近莫斯科了,斯大林同志要坚决保卫莫斯科。当年,我曾经学习的红色首都,还有伏龙芝军事学院,别来无恙?

随着刘伯承的意识,我进入了苏联。

12月5日,我进到了朱可夫大将的意识里:

我咬牙切齿的回绝了关于撤退的要求,国防委员会的命令也不行!西方面军的指挥是我,必须听我的。给我顶住!再往后撤就是莫斯科。你们的背后就是离莫斯科,离莫斯科只有10公里了!

我正在开一个反攻前的会议时接到报告,德军中央军群已突破了我军防线!

我断定,这是古德里安的最后一次突击。只要这顶住一突击,并予以消灭,德军坦克就再也无力进攻了。

“各位赶快回到自己的部队,集中你们的火力消灭他们。我们的反攻日期不变,仍然是12月6日!”

在莫斯科大搬迁时,斯大林问过我:“请你以一个**员的名义告诉我,你确信能守住莫斯科吗?”我当时回答说,只要再给我几个军团,几百辆坦克,完全可以。现在形势急转直下,万分危急,可我还是确信能守住莫斯科。我需要的预备队军团,斯大林已经给我组建好了。坦克虽然不足,但是我们的反坦克炮也很不错了。反攻已经部署完毕。明天,我们将全线反击,狠狠地揍这些法西斯!

1945年8月9日,美国第二颗原子弹在日本爆炸的当天,刘伯承接到**、朱总司令《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电报,顿感扬眉吐气。此时他又想起了库图佐夫。

人民的目的达到了,把侵略者从自己的国土上赶出去!一只庞大的俄军在后面追赶,只要法国人敢停下,就动用俄军力量。这就是库图佐夫追到边境仍要保存有生力量的理由。

“忍耐和时间,是我们无畏的勇士!它们比任何东西都强,它们可以完成一切!”是的,库图佐夫说的和做的是对的,策略何其正确,不用追击,凭自然力就可以把法军击退。法军溃逃越来越凄惨,许多人被冻死,或烤死在火边。从莫斯科到维亚济马,法军原有73万人,最后只剩下3万6千人了,而战斗阵亡不到5千人。

我们的抗日战争也是靠忍耐和时间取得的。党中央和**领导下的八路军,在艰难万状的情况下度过了峥嵘岁月;蒋委员长也是有骨气的中国人,他毕竟没有向日本投降,最后终于能够代表中国接受日本的投降。

对于库图佐夫保存有生力量的功绩,文豪托尔斯泰总结过。国家和民族在对外活动时,互相之间发生冲突的表现形式是战争,战争胜利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政治力的消长。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历史上多有发生:为什么相当于一个民族的力量的百分之一的军队的失败,就让整个民族屈服。所有的历史事实都证实一个道理:一个民族的军队在同另一个民族的军队作战所取得的战绩的大小,就是这两个民族实力消长的原因,消长的主要标志。

啊,这番总结太经典了!从此以后,我也要好好思考这些问题。消灭小鬼子只是尾声了。以后,我还得考虑中华民族的生存之计,尤其是要考虑如何经营好军队。我们不会去侵略别国,但是当别的国家前来进犯之时,我们的军队是不能失败的,是失败不起的,因为一**队的失败意味着一个民族将丧权辱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