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迷航一六四二》012 扬帆巴达维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补充进来的人力有效缓解了人力紧张的问题,但码头的建设显然不会在两个月之内完工了。开 心 文 学 光是围堰沉沙包就用了半个月时间,抽水又用了快二十天。还好之后进度大大加快。挖掉了U形围堰内的表层泥土,露出了下面的岩石层,浇铸混凝土与煤灰完全取决于运输速度。

8月份开始,主持码头工程的林德嘉姑娘索性将权力下放,自己又跑去研究水泥船了。面对一帮少见多怪的质疑者,这姑娘一脸的不屑,说:“怎么不行?水泥船十九世纪中期就造出来了,咱们国家内河有的是水泥船。别说造个小船了,只要有足够的钢筋、钢丝、混凝土材料,就是泰坦尼克号我都能给攒出来!”

另外一边,打捞上来的拉齐维尔号得到了修补。实在没有修补用的木材,只能用砍下来没多少天的木头替代,虽然不能长期使用,但对付一次远距离航行足够了。

同时,海事组也在紧锣密鼓地训练着。除了几个狂热迷恋风帆的家伙登上正在修补的拉齐维尔号学着当一名大副,更多的人努力学习着如何使用弗朗机炮。

拉齐维尔号泡在海底将近一个月,粮食什么的就别想了,也就剩下些火炮还能用。将木桶里的火药晒干研磨,装填进炮膛,照样可以发射。

这种子母炮,历史上非常有名。几个发烧友更是对它充满了迷恋。可实际操作之下,弗朗机炮用自己的性能狠狠地扇了这些家伙一个耳光。顶多也就500米的射程,这个距离才勉强超过‘海权号’的三倍。这也就意味着,当敌人处于你的射程内的时候,你也处于敌人的射程内。用海权号去跟人家对轰?除非是脑子出水了!

头疼的海事组,迅速向决策组递交了申请:必须在近期内造出远超可能敌人之射程的火炮!没人乐意被铁球砸成碎片!

军工小组迅速登上了海权号,并对弗朗机炮提出了一揽子的改造方案。(你没听错,海事组这些家伙果断地将中远新星号重新漆装成了海权号。)

从增加线膛一直到管退式,军工组内部开始争吵不休。等恹恹欲睡的王铁锤快要睡着的时候,才得出了一个结论:现有的条件下,无法进行必要的改造。

王铁锤瞬间就火了:“改造不了你们来干嘛?”

军工小组更加委屈,现在就有一个小坩埚,用于将铸铁铁回炉并且重新铸件。机床什么的都在船上集装箱里呢,金属加工能力薄弱,他们就是有方案也没有技术支持啊。

倒了一大堆委屈加苦水,王铁锤只好不耐烦地将他们赶走。“大不了我开着海权号兜圈子,我就不信有谁能打中20节航速的海权号!”

于是,海事组暂时不得不忍受弗朗机炮那可怜的射程。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到了1642年8月29日。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随着林德嘉与楚白检测了最后一处接引桥的强度,码头的一期工程全数完工!

此刻,海滩上挤满了人头。不论是穿越众还是波兰人,抑或者是土著奴隶们,都望向码头方向。重新起锚的海权号缓缓行驶过来,而后慢慢停靠在码头上。

一艘水泥渡轮靠着绳索拖拽先是行驶到海权号尾门,紧跟着,穿越众当中唯一的A本驾照持有者,维芙二熟练地驾驶着卡车,将一辆拖车开上码头。当拖车缓缓开动,并且开出码头的时候,所有人都欢声雷动。

“成功了!成功了!”

激动的林德嘉与楚白先是握手,而后用力地拥抱。几乎一无所有的条件下,这么短的工期就建设出这么一座可以停靠海权号的码头,即便是放在现代也足以令建设者骄傲了。

相对于码头的建成,大鼻子们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拖着集装箱的拖车上。此前的小艇已经够令人吃惊的了,如今这辆十几米长的拖车,已经让他们彻底目瞪口呆了。

小伙子们总算再次找到了与女同胞分享快乐的机会,排着队逐个与那些女同胞拥抱。后者反映过来后,顿时引起一片笑闹声。只是大家伙都自觉的忽略了陈御这位大美女。有个小伙子可能忘记了戴眼镜,远远地张开臂膀,待到近前,先是错愕,而后瞬间转向。

研究生物能源的费东谷老爷子在拖车上了海滩后第一个冲了上去,嘴里还嚷嚷着:“慢点开!慢点开!这里头都是宝贝啊!”

“真看不出来,老爷子一把年纪了,还这么矫健。”程洋调笑着说。

“一辈子的研究成果都在里头呢,换你你也得着急。”吴建国叹了一口气,颇为理解费老爷子的心理。祖国的科研部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跟政府机关区别不大。“费老研究薇藻生物能源的,整整十年,直到几个月前才取得了突破。”唏嘘过后,话锋一转:“不过便宜了咱们啊……薇藻转生物柴油,整套的设备都在里面了。也就是说,只要过上一段时间,我们就不用海权号的燃油问题发愁了。”

“是吗?这可真是太好了!”程洋发散性的思维,似乎已经联想到王铁锤意气风发地指挥着海权号纵横七海。

王铁锤迫不及待地想要出海,窝在陆地上两个多星期,他感觉自己就快要发霉了。穿越众同样想要海权号尽快出海,然后带回急需的粮食等补给品。

但事实上,海权号足足用了,自由攻击行动!他打算将海权号打造成这个时代最大的劫掠船,没有之一!

“我从没坐过帆船,我是说纯粹的帆船。”邵北乘着小艇,看着越来越近的拉齐维尔号,小声地嘟囔着。潜台词再明显不过,他根本不相信这艘木制帆船的安全性。

“放心吧,这个时代没有谁会出现在这片海域,除非是从南非直航过来的商船,而且那艘船肯定迷航了。”张力平显然会错了意,笑吟吟地解释着。

登上船,邵北又见到了最近一直郁闷不堪的安德鲁男爵。也许他是在小心看管着属于他的那块价值十五万金法郎的镜子,以防止内贼的盗窃行为;也许是因为穿越众拿出了几块的镜子打算销售,这势必会导致安德鲁持有的镜子的贬值。总之这家伙似乎有些疲惫,只是草草地打了个招呼,便一头扎回了自己的舱室。

停泊了整个晚上,第二天一早,拉齐维尔号朝着巴达维亚出发了。而海权号就如同幽灵一般,一头扎入印度洋,随即消失不见。

乘坐过海权号之后,身处在拉齐维尔号上,邵北感觉行船的速度简直是慢的令人发指。早晨起来看到了一处岛屿,等到太阳落山,那座岛屿才消失在夜幕当中。哪怕船上的风帆都鼓满了也是一样,时代的差异让拉齐维尔号就像一个小丑。

不管怎么说,两天之后,船终于抵达了巴达维亚。

巴达维亚港一片忙碌。远远望过去,港口布满了一片风帆。有欧洲的软式风帆,也有中国的硬式风帆,有双桅、三桅的有那么几艘,更多的是单桅的快船。临入港前,一艘小船过来接引。

税务官以及两名随从登上了拉齐维尔号,要求船主付税。

安德鲁男爵极其高调地出现了,用一口流利的法语说:“我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安德鲁*斯卡凡尼*斯卡贝克男爵,你无权对一位贵族征税。”

税务官一副见了鬼的神情。要知道在远东,也只有总督一级别的人物才是贵族。其余的大多是过来淘金的冒险者与商人,贵族?谁会放着美好的生活大老远得跑来东印度?

于是,税务官根本不买账:“哦~一位贵族老爷,哈,我该向您鞠躬致敬么?要知道这里可是东印度,哪怕就是神圣罗马的皇帝来了,也要交税。”

安德鲁瞬间脸色涨红,争执开始了。面前的这位税务官,明显是个死硬分子,尤其是在看了安德鲁的贵族徽章之后,虽然脸色苍白,但依然坚持拉齐维尔必须纳税。

眼看着冲突可能升级,两名不懂法语的税务官随从明显握紧了刀柄,邵北赶忙过来打圆场。在付了一小块金子(此为穿越众熔炼所有金首饰所得)之后,总算打发走了难缠的税务官。

半个小时后,邵北一行人踏上了巴达维亚的土地。

繁忙的码头,来回穿梭的搬运工,荷兰人、中国人、印尼土著,一眼看过去几乎能看到所有远东人种。眼尖的张力平甚至看到了穿着和服的日本人。

“好吧,现在我们该怎么办?总不能跟着安德鲁去拜访巴达维亚总督吧?”邵北如是问。

一行人迅速将目光聚焦在此行的主要人物身上。

肖白图想了想,说:“先找个旅馆,摸摸市场行情,推销不行咱们就搞个小型拍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