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华演义》第五节逼封万岁(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哄然“万岁”声中,洪秀全悻悻离去,杨秀清得意忘形,竟未曾恭送天王,兀自负手站立在大殿之上。

“臣妾恭贺殿下,殿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在雄壮高亢的欢呼声中,一个女子来到杨秀清面前盈盈下拜,声如银铃、清越动听,正是大病未愈的傅善祥。

杨秀清长笑道:“免礼平身。”一面挥手命殿上诸人退下,一面伸手搀起傅善祥。

傅善祥袅袅婷婷站立当场,肤色呈现一种病态的洁白,恰似西子捧心,弱不禁风,别有一番风韵,杨秀清一时间竟看痴了。

傅善祥抿嘴轻笑,宛如春风拂柳,低声道:“臣妾恭贺万岁爷今日得偿所愿。”

杨秀清眉开眼笑,柔声道:“等到我封万岁之日,便纳你为王娘。”

傅善祥流波一转,百媚横生,娇嗔道:“臣妾多谢万岁。此次全仗万岁爷运筹帷幄,才得以大破清妖,如今万岁爷威望如日中天,太平天国一统天下指日可待,那时万岁爷便是九五之尊,身边的女人只怕不计其数,哪里还会记得臣妾?”

杨秀清哈哈大笑,将傅善祥搂入怀中,贴着她的耳朵道:“祥儿,天下的女人加起来也比不上你,只要你能为我生下世子,我做皇帝,你便是皇后。”

傅善祥似乎全身酥软,偎依在杨秀清胸前,腻声道:“但愿万岁爷莫忘今日所说。”

杨秀清轻抚傅善祥的如云秀发,说道:“祥儿,此次你献计有功,洪秀全果然被你料定……哈哈,等他封我为万岁之后,再过些时日,‘天父’自然会召他‘升天享福’,那时这天国就是我们的掌中之物。”

傅善祥媚眼如丝,娇声道:“万岁爷不可忘记,须得立刻将其他诸王分派军前,免得他们在天京城中制肘。”

杨秀清眼眉一挑,笑道:“祥儿不必担心,天京城中都是我的嫡系心腹,谅石达开、韦昌辉他们也无能为力……。嗯,明日便命他们分赴九江、安庆等处……,至于今日,自然是要和我的祥儿好好庆祝一番……。”说到此处,杨秀清猛地抱起傅善祥,大踏步走向宝座……

※※※

次日,天王颁下圣旨,择二月初二为吉日,届时册封东王为万岁。

另有旨意,除豫王胡以晃因病暂在天京将养,翼王石达开、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分别被派往武昌、江西和丹阳等处督师,著克日离开天京;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战将也奉命各自奔赴战场。

东王府内部,自前年以“变草为妖、背叛天国”的罪名斩杀天官正丞相、理东王府事曾水源、东殿吏部尚书李寿春二人之后,东殿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二十四员承宣官、七十二名司官早都换成了杨秀清的“绝对心腹”,如侯谦芳、刘绍廷、吉成子、傅学贤等。而天京城统兵的将领,除了石达开的族弟石镇吉之外,各门巡守、军帅几乎清一色是杨秀清一手提拔的嫡系、亲信。通过庞大的东殿政务机构和牢牢掌握在手中的军权,杨秀清已然完全控制了天京城和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

册封万岁时日将近,杨秀清更授予佐天候陈承瑢、恩赏丞相傅善祥“便宜行事”的特权,负责筹办册封大典,一切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只是,表面的风平浪静之下,往往是暗流涌动。

※※※

周中华被关押在天国刑部大牢已经有了五天,十日之期恰好过去一半。这五日之中,洪仁玕只在容闳的陪同下来过一次,三言两语的劝降,如同例行公事一般,以他与周中华的往日恩怨,也算是仁至义尽。

至于容闳,则每日一次探监,竭力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句话被他翻来覆去反复论证。然而不论容闳如何说得天花乱坠、口干舌燥,周中华始终不发一言、默然无语。

鬼门关上走过一遭,周中华对生死看的极透,曾几何时强烈的求生**,被林仁杰“三姓家奴”四个字一举击溃。何况,此时若再投降太平军,未必就能取得信任,与其背负“朝秦暮楚”、“反复无常”的骂名,甚而危及上海的伍氏宗族,还不如“殉国死节”。 “十年一枕黄粱梦,醒来始知万事空”,也许,梦已经到了该醒的时候。

这一日,容闳又来到监中,与往常一样劝说周中华,狱卒在旁监视了片刻,便打着哈欠闪到了一边。

四顾无人,容闳忽然压低嗓子说道:“东翁,晚生刚刚接到李显章大人飞鸽传书,李大人已经调遣了四十余人,由李荣章大人亲自率领,约在明日便可抵达江宁,准备伺机搭救东翁。”

周中华凛然一惊,低声道:“不可鲁莽从事。江宁乃是长毛巢穴,此处更是警备森严,不必为了我枉自多送性命。”

容闳道:“东翁不必担心,此次前来江宁的,乃是由您一手调教的沪军特种兵,非但武艺超群,而且对大人忠心耿耿,都愿誓死报效。还有,……。”

看到巡逻的狱卒走近,容闳装腔作势的又劝解了几句,等狱卒走远后,接着又道:“据目下江宁形势,恐不日之内将有大变,那时便可趁乱从中取事。”

“将有大变?何出此言?”周中华诘问道。

“东翁,长毛匪酋或有并吞、内讧之举。”容闳贴着周中华的耳朵说道。

“内讧?”周中华喃喃道。

容闳快速、简洁的将日前东王杨秀清如何“逼封万岁”之事叙述一遍,最后意味深长地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杨秀清如此明目张胆、不知自忌,篡夺之心昭然若揭,萧墙之祸不远矣。”

“逼封万岁?萧墙之祸?”周中华豁然开朗。

不错,“逼封万岁”正是“天京事变”的“导火索”,只是,历史记载的“天京事变”似乎还在半年之后,难道?

周中华暗吁一口气,历史的轨迹果然已经改变,一切的一切,似曾相识却又截然不同……

容闳看时候已经不早,于是施了一礼,说道:“东翁还请三思,容某明日再来。”

※※※

容闳离去后,周中华努力回想记忆中“天京事变”的一些细节,然而心头烦乱,半天也毫无头绪。周中华索性躺倒地上,闭目养神,不再去想。片刻后,周中华陡然从地上跳了起来,惊出了一身冷汗,他忽然记起,按照历史记载,“天京事变”的发生也就意味着傅善祥的丧命……

“傅善祥!”周中华在心底里呼喊着这个名字,一夜都没能合眼……

次日,容闳竟出乎意料的没有来,周中华急得大喊大叫,换来的却是狱卒的白眼和喝斥。

又过了一日,直到中午时分,容闳才来到监狱,照例一番劝降的说辞。等周围没有了看守狱卒时,容闳压抑不住兴奋的说:“东翁,李荣章大人已经安排今晚劫狱,请大人做好准备。”

周中华并没有出现容闳想象中的激动,反而急切的说道:“你快去和他们说,除了救我之外,还有一个人也要救。”

容闳莫名其妙,奇道:“东翁还要救谁?”

周中华道:“还要救一个女子,就是东王府的恩赏丞相,傅善祥!”

容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非常时刻,周中华竟然会对一个女子念念不忘,而且这个女子还是太平军的丞相。容闳略带不满的说道:“东翁,事情紧急,待等将您救出来后,我们再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唉,只怕没有时间了,天知道哪天就要……。”周中华一时无法解释,只急得两眼通红,额头冒汗。

二人正在窃窃私语,忽然听到有人高声说道:“奉诰谕,提调清妖头目周中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