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苍穹》第九章 双管齐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内务府总理大臣毅亲王鄂英府上的管家刘四福最近心情不太好,今天一大早不到丑时他就起来了,侍侯鄂英穿戴整齐,然后又送他入宫觐见。完事他自己又回房睡个回笼觉,日上三杆接近午时,约莫鄂英快回来了,他才打着哈欠踱到府门口,准备迎接鄂英。门口今天是佟阿贵带着几个家丁当值的,正缩在耳房里砍大山,看见大管家来了,佟阿贵忙上前打个千说道:“四爷,您起的早,给您老请安了。”刘四福看见是他,抬手一个大嘴巴扇了过去,把佟阿贵在原地打了一个旋儿,骂道:“妈的,都晌午了还早,昨天你小子准是又赌输了,又到帐房预支第一号难差“整顿旗务”。

满洲旗人自从入关以后,朝廷对一百多万满族人持优待的态度,满族人一出生就有一份钱粮,他们可以什么事不做,整天听戏、泡茶馆、逛窑子、遛鸟、斗蛐蛐,娇纵和荒淫硬是把一只满洲铁骑,变成了一群酒囊饭袋,一群社会的寄生虫。一个民族树立一种精神需要几代乃至几十代人的努力,要失去这种精神可是马上就失去了。1644年八旗兵入关横扫全国,到1673年三藩叛乱时八旗兵的战斗力基本就没有了,完全靠绿营兵打赢了战争。为了恢复八旗往日雄风,清朝从康熙四十六年开始着手“整顿旗务”,采取了分给田地,鼓励务农,移民关外种田打猎的种种举措,可旗人们舒服惯了,谁还想汗珠落地摔八瓣般的去干活,干脆把地卖给或出租给汉人,被移民到外地种田的又偷跑回北京,鼓动几个王爷一闹,又恢复了以前不劳而获的日子。

道光皇帝继位后准备励精图治,他特别崇尚节俭,御膳非常简单,只有“四菜一汤”(不知是否开了现在公务接待的先河),不及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的零头,连穿破的裤子也舍不得扔掉,让宫女补补继续穿。弄得鄂英等亲王和大臣们也不敢穿太好的衣服,时不时在皇帝面前还要把自己的补丁裤子露一露,以示清廉节俭。

最近几年全国各地灾害频频,西疆张格尔叛乱刚刚平息,南方苗族和白莲教经常闹事,为应付这些国库日渐空虚,道光皇帝把目光放在了满族人的钱粮银子上了,又准备开始整顿旗务。毅亲王鄂英是内务府总理大臣整顿旗务的差事也非他莫属,推都推不掉,他勉强按照前朝的先例拟了几条章程,可轮下来实施一条也实行不下去,惹得道光皇帝大怒,已骂了鄂英多次。要不是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替他求情,说整顿旗务是第一难办的差,如果好办前朝早就办好了云云,早就被削职回家了。

皇帝最后吩咐:“整顿旗务不能停顿要再想好发方法,另外二阿哥上次说浦云观的配殿上次遭雷击损坏的厉害,你去看看拨出银两加以修缮。”浦云观是座皇家道观,主持和道士都要礼部批准,观产则一向由内务府管理。

吃罢晚饭,鄂英想起浦云观的差事还要亲自去一趟,吩咐管家刘四福下去准备。

浦云观座落在城东十好熟,朕好像听谁说起过。”他回过头来问在旁边侍侯的养心殿总管太监赵秉正。

赵秉正记性很好,略一回忆恭身答道:“苏敏就是上次四阿哥推荐进宗学作伴读的人,圣旨让内务府按例考察,内务府回奏苏敏忤逆不孝,行为不检,上书房就批了,主子兴许是说的他吧。”

道光听后,眉毛凝成了一团说道:“内务府的官员成日里文恬武嬉,不知是如何当差的。连这样一个割肉奉亲的孝子,也被考察成忤逆不孝,幸亏鄂英机缘巧合予以发现。”

说的鄂英脸一阵红一阵白,不知道是否应该跪地请罪,只好讪讪地一言不发,呆立殿中。

道光接着道:“现在旗人不像样子,宗室子弟也好不到哪去。上次在木兰围场十二弟的老三奕珈听见狼叫,硬说是老虎叫,吓得扭头就跑,理亲王的世子连杀鸡都不敢看。如果国家一旦遇到什么事,你宗室子弟临危都不敢受命,怎么叫外臣去拼死卖命。前明皇子都封王封了采邑,成了诸事不管,只知享乐的废人,到明末张献忠攻打武昌,在武昌城内的楚王朱华奎,舍不得把家产分给守城将士,激励士气,招募守城之士,结果张献忠破城后人财两空。我们大清皇室子弟可不能像他们一样。”

待道光说完,鄂英伏地奏道:“皇上上次命臣主持整顿旗务的大政,臣无能未能办妥,然而旗人吃钱粮是从顺治爷就开始了,所谓积重难返,只能拨茧抽丝慢慢来,现在我们宗室子弟出了一个苏敏,臣以为朝廷应大大表彰,宣扬其忠勇仁孝,不但给我们满洲子弟树个榜样,也可在给汉人看看,我满洲人论起仁孝并不比汉人差。”

道光皇帝双手一抬道:“好,毅亲王的提议很好,是老成谋国之言。赵秉正传圣旨,苏敏割肉奉亲,仁孝之情,天地可鉴,着即授苏敏三等奉恩将军爵位,召进毓庆宫伴皇子读书。”

一骑传旨的太监奔出了紫禁城的宫门,苏敏的家立刻被好事者围了个水泄不通,圣旨宣读完毕,腿缠纱布的苏敏三呼万岁,领旨谢恩。

夜晚苏敏又把自己关在房中研究笔记,只见笔记上赫然写着“十四年,九月丁未,上遣毅亲王鄂英修浦云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