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品味人生》第十二章 信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给世界格局带来了剧大变化,同时,也给*主义的忠实信徒带来迷惘、沮丧和失意。似乎上述变化宣告了**理论的破产,正象西方世界的预言家们的预言,*主义和**将作为一个历史名词沉淀下来,**的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制度将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消失。辨证唯物主义者认为则不然,辩证唯物主义者则认为,尽管*主义的**理论体系目前受挫,仅仅是历史发展中一个低潮,并不意味着**是人类历史上一段插曲,不仅如此,*主义的理论体系仍然潜在着生命的活力。*主义的忠实捍卫者们只要在消沉中反省、觉醒,就会在实践中成熟。但不仅仅是靠革命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而是靠娴熟的手段、平等的制度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实现自己的最高纲领。

回顾一个半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这样一个道理,*主义的产生及《**宣言》的问世,向资本主义制度提出挑战,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逐步完善,资本主义制度的逐步完善,带动了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发展中完善,在完善中发展,使经济上还没有完成资本积累、政治上没有成熟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人类发展的大风大浪中显得弱不经风。于是乎,社会主义制度的脆弱在大浪滔中日益凸显出来,接着就是一系列变故,使一些*主义的信徒们愕然、颓唐……但**理论的良好本质和内在的优越性以及先天的优良胚胎,使资本主义制度始终不敢掉以轻心,因为稍有不慎,或者高枕无忧,时刻就有被取代的危险。于是,对社会主义制度始终是在诅咒中学习,在漫骂中借鉴,使自己日臻完善。

回顾一下共运史不难发现,1842年*的《**宣言》问世时,正是资本家掠夺社会财富最严重的时期,榨取工人血汗、掠夺剩余价值、延长劳动时间、虐待工人、降低生活标准,成为资本家发财致富的重要手段,甚至到国外掠夺。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迫使工人阶级(无产者)起来反抗,起初是散漫的反抗,有了*主义的理论,便成了有组织的反抗,在*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工人运动,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当对工人运动的*不能凑效时,他们便不断变换手段,能过提高工人工资、改善生活条件来缓和阶级矛盾。经过一百余年的资本积累,再加上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才没有被工人阶级这个掘墓人埋葬。归结起来,资本主义对工人阶级的妥协、让步不是害怕某些工人的反抗,害怕的是*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工人运动,害怕的是具有良好基因的社会主义制度。试想:倘若没有*主义的诞生和十月革命的影响,西方的社会制度能脱胎换骨,成为一个日臻完善的社会制度吗,能赢来二次繁荣和发展吗?

自然界没有永恒的现象,当一种事物、一个制度、一个团体生存受到威胁时,都会不断改变自己和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以使其生命体得以延续。否则,就会被淘汰。六十年代美国总统×××对苏联总书记赫鲁晓夫说:我读过资本论,现在的资本主义与*在世时的资本主义不一样,现在的资本家不象十九世纪时那样残酷,现在的资本家也在不断改善工人的生活待遇。是的,不缓和这个矛盾,将会被推翻,资本家懂的这个道理。

按照传统的观点,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是两种水火不相容的意识形态,这种观点与现实有些不相悖,因为两种社会制度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哪种制度优越,关键是看它对社会发展的促进因素多还是制约因素多。不管那种制度表现形式如何,问题在于它能否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能否代表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能否迎来一个个繁荣。

其实,细心人应该发现,*提出的奋斗目标**,与孙中山提出的奋斗目标世界大同是一样的,不过依靠的力量是相反的,一个是工人阶级,一个是资产阶级,但最终归宿大致相同。如果说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资料的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要消灭私有制,那么,真正的私有制已被集体所有制和股份制所代替。现代化的融资手段成为企业发展的命脉,任何一个资本家也不能脱离这个社会化的形式而超然存在与发展。所谓所有制的形式不是进了一步吗,所谓的**和世界大同这个不同名字的婴儿不是正在孕育吗?生产领域跨国公司的出现,钞票的互兑互换,互相流通,一国有难、全球支援,一方出现疫情,红十字会不分国度无私援助,各国之间不分意识形态,互派留学生,消除了语言障碍,相当一部分国家、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状况逐步改善,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是不是一个世界大同(**)的雏形呢。因此,说两种制度殊途同归也可作一个探讨的话题。

话虽这么说,但两种社会制度仍然存在着种种矛盾和问题,从西方国家尤其美国,不断制造**提案和对中国实行经济制裁,是因为他们时时感到有一种威胁,一是,睡醒的雄师一旦庞大起来,他们就会失去霸权主义地位;二是,中国的社会制度日臻完善,一旦革除数端、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将会受到极大的威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