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凰欲凤飞》第二章——【演讲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钟淑宁!书记找你。”

“知道了。”钟淑宁进了顾书记的办公室。

“小钟,你先坐。”顾书记说着把一杯水放到了她面前。

“谢谢书记!”就听顾书记问道:“你父母亲还好吗?”

钟淑宁一愣,她其实最不愿别人提及她家庭的事来,这顾书记怎么会这样问,忙回答道:“我父亲在外地,母亲在这,他们都好!”

就听顾书记说道:“其实我也是最近才知道,你的父亲可是咱们凤山工人的杰出代表!也算是你们公司第三代的老领导了。哦!对了,现在你们单位改名称成集团了。早年老一辈们在这茫茫戈壁滩上开山找矿,正是有了像你父亲他们那一代代人的贡献,咱们凤山80年代中期才获国务院批准成立市,也才有了凤山市今天的快速发展。”

钟淑宁听得认真,只问了一句:“顾书记,怎么您认识我父亲?”

顾书记说道:“这些也是前几天听市委王书记说的,你还不知道吧,他们两个当年是凤山公司老搭档,王书记说,早年去过你们家,还见过你。王书记还说,一直很忙,改天去拜访你的家人。”

钟淑宁没有说话。就听顾书记说:“言归正传,我是想让你代表咱们团市委参加这次演讲比赛,你不是在凤山集团也主持过节目嘛?相信有很丰富的工作生**悟,这点对你来说不是什么难题,重在参与吗,组织部门应该带头参加,我想会使这次活动更具社会影响力。”

钟淑宁回到办公室,心想顾书记都这么说了,自己是新来的员工,看来得着手准备,同时她也再想,没有想到市领导对她的家庭情况比她还了解。

提起自己的家庭,钟淑宁有太多的想法了,现在人都不缺吃穿,人人丰衣足食的,真是应了那句古话,家家都似乎有一本难念地经,自己的家更是如此,她很仔细的回想起自己的家庭和家庭的不幸。

她不得不从父母说起,那是怎样的悲欣交集?那场浩大的文化革命,改变了多少中国人的命运?在时代的洪流里,你想独善其身,那是大逆不道的。所以,你得毫无保留地投入进去。那时候,知识分子家庭的爸爸、妈妈说是正好赶上了特殊时期的末班车,是下放农村中年纪最小的学生,值得骄傲的是他们两个人都喜欢看书、学习,可能是从小家庭教育的原因,正是有了这样的爱好,只要有书看,所以他们好似也无所谓是在哪里,那时候都才十三、四岁的样子。

还也就在这里,后来这里的人们习惯叫做新华农场的地方,这个名字也可能沿用至今,他们没有什么人可以依靠,爸爸认识了妈妈,他们相互借书看,甚至把各自带来的书都看了好几遍,慢慢地俩人成了很好的朋友。他们瘦弱的肩膀,承担不起中国的辉煌未来。他们将美好的年华,奉献给这片贫瘠得几乎一无所有的土地。这就是所谓的社会分工吗?多么可笑!

改革春风吹醒华夏大地,全国恢复高考制度,俩人均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大学。他们后来还是很感谢哪个叫新华农场的地方,外人看他们两个志同道合,相敬如宾,是很美好的一对姻缘。

若干年的秋季,是进入到80年代没错,他们的宝贝——我,来到了人间。爸爸工作原因,常年呆在外地的工地上,妈妈是多么辛苦。俗话说:初归媳妇、落地孩儿。我天生就是个捣蛋鬼: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偏偏哇哇大哭;婴儿室的全部娃娃,都随之“合唱”共鸣之际,我早已安然入睡。为了我的健康成长,妈妈耗尽了自己的心血。所以唯有母爱,是最无私、最伟大的爱。

沐浴在春晖里,我幸福得无与伦比。后来父母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体弱多病的妹妹的问世,似乎分走了父母绝大部分的爱心与关怀,她也一力承担了父母所有的期盼与指望,从来就没有消停过,后来听说还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什么的,东躲西藏的,后来还改了姓,好像父母的工作也受到了影响,受到了处罚,也成为父母争吵的导火索。

记忆中,妹妹总是个病秧子,爸爸不在身边,这样以来,只要她有点什么头痛脑热的,好像都是我的不好,妈妈似乎对我变本加厉的要求严格,让我极其的讨厌她,妹妹比我小四岁,我记得还偷偷地欺负她,总把她弄哭了。

今天想来,是多么的可笑,不过这倒是一件好事,使我有足够的勇气面对任何的困难,再棘手的事我都能咬着牙苦撑下来。从不娇生惯养,反比别人更有自理能力——这在我一生当中,将会是十分重要的法宝。

一个家庭,吵闹终归不是什么好事,父母亲地关系变得紧张。父亲总是说很忙,很少回家,长年待在工地上,记忆中父亲一旦回来,母亲总是和父亲争嘴吵架,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父母的关系水火不容,后来终于还是分开了,两个孩子,不偏不向,妹妹留给了母亲,上中学的我跟了父亲,从自己的哪个家里搬了出来,租房住,没有办法,父亲也从工地上撤了回来,成了单位领导,后来我又被送回老家上学,离开了哪个酸楚的地方,实际上是和爷爷、奶奶过。

原本一个完美的家庭,起初的一段时间,却在一个城市的两个角落里,那时候我恨死他们了,也包括哪个病秧子妹妹,固执地不想再见到她们,再到后来,和她们几乎没有见过面,甚至有时候会忘了她们的模样。

长大以后我明白了一点,家庭生活中谁家好像都会争吵,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就看夫妻双方的包容、理解和支持了,长期的两地分居也可能就是父母关系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是风言风语的外加一些其他诱因,但这个到目前我还是没有听说,好像周围的人他们口风都比较紧。一旦这种积怨长期积累,终究会演变成一场战争,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战争,这分开都是迟早的事。分家就是两败俱伤,大人们气不过分开过可以过,但受到伤害最大的还是子女们。

也不知道他们当初是不是说好的,反正两个孩子一人一个,好似公平。在对待两个孩子的问题上,我的父母他们能够想得通,从来都没有从中刁难过,我和妹妹每逢假期都能见到母亲和父亲,两个人也能在一起待上那么几天,就好像家居不同地方两家亲戚一样。我一直就是想不通,父母都是很有事业成功者,这么多年来也都是一个人,究竟为了什么就不能再到一起,正是这个原因我决定回到这里,回到我魂牵梦绕的家乡。

我承认不是个孝顺的女儿,但这并不表示我不爱我的妈妈和妹妹,和她们长期不见,多少还是有了些隔阂。与生俱来的叛逆,常常影响着我的言行举止。

遥想当年,为了一件小事我居然和妈妈展开了惊天动地的争辩。我很是气愤,于是找了一种最简便的方式想结束自己的生命。报复亦好、解脱也罢……在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瞬间,我突然留恋万丈红尘的美好。更是,不舍得至亲的家人。

很抱歉,我不是哈姆雷特。对“生存还是死亡”的这个严肃问题,依然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答案。幼小的心灵,曾经在文字中说过:虔诚许愿,只请求比他们多活十天。我要亲自为他们处理完所有的事情,然后什么时候死去都没有关系。假如我先离去,他们的世界一定会就此崩塌、没有任何生之意义。我必须好好活着,为了他们、为了自己。

谢谢你们,我的爸爸、妈妈和妹妹。谢谢你们,为我点燃了一盏心灯。

有着这份无言的爱,我就不会是孤独无依的一个人。“无视世人的遗弃,我知道他们一定不会置我于不顾。”

说过很多次“再见”。是在我小的时候,跟随父亲外出求学,走过那个曾经温暖的家门,别离我的妈妈和妹妹。这次是真的再见,妈妈和妹妹从此杳无音信,没了一点联系,妈妈也换了单位,也似乎她们也搬了家,爸爸不告诉我这些,身边没有人知道她们去了哪里?后来我曾上网和打电话到派出所查过,看来她们早已隐姓埋名了,原来是再也不见。

终。把她们弄丢了,这些年来她们过得还好吗?所有的记忆却翻江倒海。

在这样的气氛中,我也要谈情说爱,我的爱,你是什么?又在哪里?我曾经设想过相遇的季节,那么个冷得发涩的日子。那一地蓝,那一地忧伤,无不充斥着。

回忆冬季,像极了马路两旁那些故意被折断的的枝叶,惨痛的断落街头。夏日的是打开的水龙头,急促的涌流着冰冷镜头。那么你们,我的回忆呢?真的能各自为安么?突然发现写于博客上的话,字字句句,密密麻麻让人眩晕。看着陌生的字,没有熟悉的心,原来过去的过去,不会被忘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