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铁血丁香》第十六章 BIG FAT WAR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地救护队救护员史珍妮中士抵达双辽的时候,已经是12月15日深夜。她坐了1天两夜的火车抵达张家口,又在汽车上颠簸了两天,照镜子的时候,她想起了刚学的一个汉语词汇——憔悴。

可是她不得不一到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双辽野战医院里挤满了伤兵,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忙的不可开交。

在她颠簸在路途上的这几天里,在四平以西的战场上刚刚爆发了一场大战。

第1机械化步兵师在12月12日的凌晨发起了赵家窝棚战斗,向匆匆赶到还来不及布置完整防御体系的俄军3个步兵师发起了猛烈进攻。吴佩孚指挥部队以一个加强坦克营为先导,配以一个机械化步兵团,集中50多辆狼式2型坦克向俄军满洲第3师和第4师的防御接合部发动猛攻,经过一个上午的激战,成功其契入俄军防御纵深5公里,对俄军满洲第3师和第4师形成分割包围之势。

俄军在强大的压力之下派遣预备队第7师封堵缺口,对契入俄军纵深的中队机械化部队发动猛烈的两翼突击。战斗进行的异常惨烈,俄军第7师多次以营甚至团为单位发动大规模冲锋,中队以装甲车为支撑、结合临时挖掘的堑壕和散兵坑构筑环形防御阵地,以自行火炮和步兵迫击炮相配合轰击俄军冲锋集群,并以狼式坦克和步兵掩护的组合发动针锋相对的机动反突击。随着越来越多的坦克和装甲车从俄军防御缺口涌入,玩命的俄军第7师被中队变态强大的火力所彻底击溃,到傍晚时分,满洲俄军至今兵员编制最完整的第7师只剩下不足40%的战斗力。

俄军在赵家窝棚的防御彻底崩溃。在随后赶来的国防军第7师的协助下,中队在入夜之前完成了对俄军两个受损严重的步兵师的分割包围,并且重创、粉碎了俄军第7师的反扑企图。

12月13日的战斗以国防军第4师和第7师为主展开,第1军军长黄进少将亲自指挥了围歼俄军两个步兵师的战斗。而第1机械化步兵师则在进行了连夜的补给之后向在东双城子和西王家堡一线集结的俄军集群发动了持续进攻,居于战线中间的俄满洲第7师残部在李豆房一带匆忙构筑的防线遭到吴佩孚的猛烈打击。

中队的自行火炮嚣张的在俄军防线600米范围内近距离准确轰击,根本无须炮兵观察哨的协助就准确的把一个个俄军火力点炸上天。从此中人都爱上了这种嚣张的火炮,“突击炮”成为比自行火炮更被士兵们接受的称呼。

可怜的俄军在第一道纵深防御还没被完全歼灭的情况下,匆忙构筑的第二道纵深防御又面临被撕裂的危险。中队这种追着屁股蛮不讲理的打法根本不是这个时代的打法,可怜的库罗帕特金司令官称中队为“魔鬼的闪电”,闪电战这个名称便最先由俄国人叫了出来。

国防军第4师对包围中的俄满洲第3师发动全线进攻,经过一整天的激战,在两辆坦克的协助下终于夺取俄军防御主阵地四八点三高地以及其他3块核心阵地,俄第3师面临崩溃。Www.niubB.NEt虽然入夜之后强悍的俄国人组织了反扑,但在中队密集火力打击下损失惨重。

国防军第7师对包围中的俄满洲第4师的进攻则进展并不顺利,俄军主阵地几度易手,绝境中的俄队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在中队压倒性优势火力的打击下硬是守住了大部分阵地。国防军第7师在入夜之后采取渗透战法,大量战斗工兵分队在战斗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逐步蚕食了俄军的防御地域。

12月14日,天亮之后,国防军两个师分别对敌发动全面进攻。北线俄第3师在经过1个多小时激战后全线崩溃,于中午之前被彻底肃清,最后被俘2000多人。

南线俄第4师在弹尽粮绝之下选择了投降,中午12点40分,筋疲力尽的俄满洲第4师6000多官兵在普列汉诺夫上校的率领下高举白旗走出防御阵地。

同时,第1机械化步兵师突破了俄第7师在李豆房的防御,又一次契入俄军防御纵深5公里多。俄第7师几乎损失殆尽,战后发现,这个标准步兵师在撤离战斗后只剩下不足1000官兵,所有机枪、火炮等重装备全部损失,随后这个师就被取消了编制,编入其他部队。

战斗又一次复制了赵家窝棚战斗的进程,匆匆赶到的俄军满洲第8师对缺口进行了反扑,但与两天前俄第7师在赵家窝棚的反扑相比,并不齐装满员的俄第8师的此次反扑显得疲软的多,被坦克和装甲车轻松驱散。随着国防军后续部队第11师和第12师已经靠近战场,为了避免再一次被分割包围,南北两翼的俄第2师和第9师仓惶后撤,在第1机械化步兵师的追击下损失惨重,大部分重装备都被丢弃。

至12月15日,战线在陈家店一线稳定下来,第1机械化步兵师终于停止了强悍的脚步,就地转入防御,等待后续步兵师和后勤补给。此时战线距离四平只有30多公里了。

这场历时4天的大规模交战在中史上被称为“四平东战役”,此战俄军被全歼2个师、彻底打垮1个师,并有2个师遭到严重削弱,总计伤亡25000多人,被俘近3万人,甚至失踪人员也达上千。俄军战略态势陷入极其严峻的境地。

中队此战付出了3000多人伤亡的代价,并且有6辆自行火炮、10多辆坦克和20多辆装甲车不同程度损伤退出作战序列,还损失了10多辆汽车。机械化部队在战斗中显现出了惊人的威力,3天之内跃进上百公里,一路击溃俄军主力部队、分割包围敌军,成为令俄国人闻风丧胆的共和国快刀。由于俄军缺乏有效的反装甲武器,以上受损的机械化装备中没有一台是在战争中被彻底摧毁的。

珍妮来到双辽的时候,正是中队大批伤员被集中到后方的时候。其中大部分伤员只在前线经过简单的包扎处理,第一次真实的见到大批在战争中负伤的血淋淋的伤员,珍妮强自克制着恐惧和恶心,马上投入到了忙乱的救护工作之中。

大半个小时之后,她已经对血腥的场面彻底麻木了。她和同伴们一起给各种伤员简单的处理伤口,分辨伤势程度和可挽救程度,按照等级分别叫来医生安排手术。没有足够的标牌,她们就用自己的口红在伤员的额头上划下简单的标记以供医生分辨。

“珍妮,快,这个伤员大出血,需要止血钳,快帮我拿来!”护士小霞大声喊道。

珍妮茫然的想了想,走了过去。

“没有止血钳了!你去叫医生,小霞,这里交给我。”珍妮平静的说着,闭上了眼睛,用自己的手捏住了伤员的大动脉。泪水从她的眼角滑落。

小霞吃惊的睁大眼睛,愣愣的看着她。一个匆匆路过的护士撞了她一下,才把小霞惊醒过来,随即她大声尖叫着医生跑开去……

在旁边的一个临时搭建的床位,一个身材娇小的护士把一个伤员的脑袋温柔的搂进自己的怀里,默默的淌下泪水。他已经快要死了……

……

疲倦而满身血污的珍妮并不知道,此时她的到来牵连了太多人关注的目光。大总统丁香和陆军部长丁铁已经给北满战区来过好几次电话询问珍妮有没有到,北满集群司令侯志湘中将亲自给野战医院的院长和卫戍部队指挥官打了电话通报珍妮的身份,命令他们务必保护珍妮的安全。

查理在南京冬夜潮湿的冷风中愣愣的看着墙外的枯枝。一双温柔的手从背后搂住了他。

“别担心,亲爱的。”丁香温存的说道,“珍妮是个大姑娘了,她能照顾好自己。”

“这么多年来她一直都没和我分开过,在我眼里她总还是那个每天睡觉前都需要我的亲吻的小女孩子。”查理黯然说道,“不过你是对的,劳拉。珍妮已经长大了,她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了……”

“你的小妹妹恋爱了,你知道吗?”丁香微笑着问道。

“我怎么会不知道呢?”查理报以欣慰的微笑,“她真的已经长大了。”

……

到12月15日的晚上,各条战线上都出现了暂时的宁静。

在南满,第3机械化步兵师单刀疾进,于12月13日中午12点20分在羊圈子西南7公里处与日军仙台师团前卫分队遭遇。与俄军一样,日军对于遭遇中国机械化部队也缺乏思想准备,日军官兵面对中国人的坦克和装甲车的时候目瞪口呆,装甲搜索营只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击溃了日军山本中队,俘虏了山本少佐以下不下400日军。

在沟邦子镇集结的仙台师团主力在接到前线溃兵的通报后紧急就地转入防御,并发出求援急报,通报本师团遭遇支那军队火力强大的铁甲部队。

装甲搜索营于13点40分接触沟邦子外围日军防线。此时日军尚未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防线多处地段并未形成连接的战壕,只是以散兵坑的形式布置了众多单兵掩体。搜索营在防线外围几次冲击试探,寻找日军防线薄弱部分,于14点05分遭遇日军密集炮火急袭,损伤了一辆装甲车和一辆坦克后退出战斗。

午间的战斗留给了日军“支那人的铁甲部队不过如此”的印象。冯国璋的主力部队搭载了第9师一个步兵团(大部分步兵就坐在坦克车面上)的兵力抵达沟邦子镇外围的时候并未急着投入作战,双方相隔4公里以炮火对射互相袭扰了一个晚上。

14日清晨第3机械化步兵师发动了全面的进攻。当上百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庞大的攻击阵型扑过来的时候,日军终于明白了“不过如此”的支那铁甲军是怎么会一点骨头都不吐的把滨歧联队吞掉的了。

日军纵深3公里多的半环形防御阵地以沟邦子镇为核心,面向西南边展开。冯国璋以两翼步兵的渗透攻击为牵制,集中坦克和自行火炮强攻中路,经过近2个小时的战斗,撕裂了日军中路防线,并且击溃日军作为预备队的一个联队。

装甲搜索营则发挥了机械化搜索分队大范围迂回及克服地形障碍的优势,迂回40多公里从日军背后半环形防线的缺口处冲入镇子里,彻底捣毁了日军师团指挥部,击毙日军师团长中村俊田中将和大批军官。日军彻底陷入混乱,被机械化部队纵横分割,一块一块慢条斯理的吃掉,黄昏时分,日军除小部向北溃逃外,仙台师团基本被全歼。此战日军伤亡8000余人,被俘人数达3000人以上。自此奉天日军主力朝北的主力战线南边门户大开,和战线对面的俄国人一样,空门大张,尴尬无比。

在贝加尔战区,张作霖指挥的集群毫无悬念的在哈尔查加全歼了俄军西伯利亚第7师。战斗于13日黄昏打响,仓促应战的俄军在中队中型坦克编队的打击下遭受灭顶之灾。或许此时俄军误打误撞还能打掉中国人的几辆轻型坦克,但是第1装甲师独有的中型坦克却是目前俄军几乎所有武器都没有办法打击的超级怪兽。

溃逃遍野的俄军在西伯利亚荒漠的平原上遭到两个蒙古骑兵师的大屠杀。雪亮的哥萨克马刀原本是俄国人的骄傲,此时俄国人的生命却无情的被这种马刀所收割。在荒原上遍地的俄军尸体讲述着这种马刀的残忍和辉煌。

……

12月15日,整个中日俄大战场都陷入了暂时的平静。日本和俄国的统帅部都在紧张的调兵遣将,从接近崩溃的国库里苦心经营希望装备新的部队。而在中国的首都南京,丁香的眼光则盯住了地图上一个总是吸引人们关注目光的小圆点——仁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