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致命采访》第八章 实心人偏逢龌龊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总之,是要孩子们改变憎恨戈壁滩的情绪,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感情。

结果就在那一次,他们跑的太远了,在碎石子铺就的滩涂上,他带着孩子疯狂地跑着,等他们发现天边的一丝黄云时,他们的“刹车”已经失去作用了。

他们冲进了沙尘暴肆虐的边缘。

等他将孩子归拢来,俯伏在地,躲过沙尘暴的浩劫后点名时,发现缺少了一个同学,一个女同学。全班最小最小的那个。

一个当天他一直在拉着手跑的12岁的可爱小姑娘。

那个跟他一样没爹没娘也没有一个囫囵家的女孩玉玉。

那个让他感觉这个世界有温度的,冰清玉洁的女孩。

他带着24个学生再次在戈壁滩上疯狂地奔跑,这一次是寻找那个让他最疼爱的小姑娘。天晚了,他将学生们送回各自的家,再次失魂落魄的踏上了戈壁滩,寻找那个水晶一样的小姑娘玉玉。

第二天上午,当陈家滩的村民手持着燃成半截木棍的火把在犬牙交错的山脉边缘找到陈沙德时,陈沙德守着女孩玉玉冰泠泠的尸体,嘶哑着嗓子,跟狼一样对天嚎叫。

那一次,村民们抬了两具“尸体”回村,一具放在了村外,一具放在了学校的小土炕上。村外的当日经法师做过法事后下葬掩埋。学校土炕上的过了两天两夜又活转过来。

陈沙德还准备当老师,但是,村里风传,当日玉玉小姑娘一直是牵着他陈沙德的手,而且,似乎从他进村当老师起,就一直牵着小姑娘的手,怎么突然就不见了,谁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事。再者,那么大的戈壁滩,那么长的横断余脉,那么黑的天,他是如何找到?而且找到的还是一个身无寸缕的身体。

有人怀疑是陈沙德趁乱奸污了玉玉小姑娘,并就地掩埋,没有让其他学生们找到。这个设想先是在村里部分人口中流传,后来几乎变成了全村人的共同观点。

种种疑点,他陈沙德也不能自圆其说,所以大部分村民无法相信一个手脚不干净甚至心灵不干净的人来教育他们的子孙。

半个月后,在一个寒风凛冽,雪花飘飘的早晨,陈沙德在老中医,也是他的再生父母陈二拐的陪同下走出了板凳墩村陈家滩社。

等走到一个中国行政区域建制所谓“乡”的地方,具体学名叫做沙窝子公社或乡的村落,看着一条道路伸向了两边的茫茫戈壁滩,陈沙德的心中犹如戈壁滩上的石头一样茫然。

他将要去哪里,他又能去那里?

就在他踯躅、彷徨的时候,“意外”地见到了沙窝子乡文化站的临时宣传员许然,许然是陈沙德初中时的同学,没有考上高中,利用老爸当沙窝子乡乡长副秘书的关系,登梯上墙,钻进了文化站,当了一名刷树涂墙,张贴大字报的“宣传员”。

经过十年寒窗的艰辛,陈沙德最瞧不起的就是这种走机会主义路线的人,但是,陈沙德说什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未来的一生将“托付”给这个他始终瞧不起的人手中,而这个人也将利用陈沙德的才能敲门砸窗登堂入室、狐假虎威,荣耀一时,这是后话,咱先说当下陈秉得将何去何存。

……小丑登场……

病急乱投医,这话用在陈沙德身上一点不假,当陈沙德被那种不被理解的痛苦、误解的怨恨压迫到整个肺管子撑圆了仅够呼吸时,急于向人倾诉的闸门自然而然就打开了,全然忘却了听众是他所不齿的人。

没有挑选的余地,只要对方肯听,肯将他的苦恼听完。

许然沾了文化站“文化”两字的光,变得斯文和有了涵养,硬是坚持听完了陈沙德的叙述,当然,陈沙德的经历本身就很离奇和刺激。最后,许然要求陈沙德将女孩失踪的前后经过写下来,他替陈沙德给乡亲们解释。

当晚,陈沙德就住进了宣传员许然的办公室,愤笔急书写了一篇深情并茂的情感文章来出。

第二天,将稿子交给宣传员许然,一番千恩万谢后,陈沙德便踏上了东行的列车。

※————————————————http:///book/32992.html———————————————※

首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