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030冠军中国》第二章 国少阅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昆明之前,襄龙吟已经读过国少队的全部资料,大部分队员都只有16岁,他对每位队员的详细资料和成长历程、所获荣誉熟稔于心。.

足协随队官员把他带到国少训练场,初步入选的队员已经全都集结完毕,等待新任教头“检阅”。

足协官员把球队花名册递给襄龙吟,他开始点名。

在场的二十几名国少队员都显得生气勃勃、充满年少的**与斗志。

这一点他还是满意的,这正是青少年队员的优点,他们单纯、不服输、杂念少,对于足球,他们的想法更加纯粹、更少受世俗的污染,名利尚未侵袭他们的内心,青少年总是值得期待的。

在他的授意下,在场队员进行分组对抗,他要观察一下这支队伍的实际战斗力,获得初次的感性印象。

分组对抗结束后,他已经对场上队员有了基本了解,那就是现状堪忧。

他那双在欧洲足坛磨砺多年的“毒眼”告诉他:这二十多个孩子里面,只有三人将来能打上主力,其余的只适合做替补,或者干脆没达到要求,不少人很可能会离开国少队。

想到这儿,他心急如焚——少年英雄,你们在哪儿?

球员解散后,他心事重重回到办公室,但表面上依旧谈笑风生,随队官员以为他对这支草建的球队挺满意,就询问他的意见。

“时间紧迫,得赶紧重新选才!”他极为干脆。

那位官员愣在一边,不知所措。

“很多真正的人才没有选拔上来,不过没关系,我们还有时间做这件事”,他拍拍这位官员的肩膀,安慰他。

“那您就一个都没看上吗?”那位官员小心翼翼地问。

“只有三个”,他很确定。

“哪三个?”

“东愚鹤、龙蟠泰、虎踞溪”,他报出这三个名字。

“一个后腰、两个中后卫?”官员说出了他们的场上位置。

“没错儿,除了门将位置,目前国少队的后防线不错,凭这三个孩子的能力,好好发展,将来能在欧洲二流俱乐部打上主力;但国少队的中前场实力太弱,根本不足以冲击世少赛。”

为避免误判,他又组织球队与国内俱乐部青年队、地方少年队各赛一场,他并不看重结果,而是观察队员个人能力。

结果更加验证了他的判断,表现好的球员依然闪光、平庸的球员依旧平庸。

作为一个力量型后腰,东愚鹤使他眼前一亮,这孩子正是他想要的队员,视野开阔、身高只有1.70,但身强体壮,从后场向前场的传递颇见功底,助攻能力可圈可点,而且还有一脚惊世骇俗的远射。

龙蟠泰、虎踞溪二人,龙蟠泰极为稳健、头脑清醒,他在后防线使人放心,虎踞溪在后场传球精准,能够给予中前场球员很好的支持,而且这两人身高马大、不失灵活、作风踏实,假以时日,必成气候。

而其他位置上的球员则表现平庸,对此他很失望。

尤其中场命脉,根本无人堪当大任,即使让东愚鹤改打中场核心,他的意识、技术和速度都达不到要求,火候还欠很多,后腰才是最适合他的位置。

所以,其他位置的队员需要重新选拔。

他询问随队官员:“这只国少队的选材标准是什么?”

官员回答:“前任国少教练把身体条件、速度、力量作为优先选拔原则,他一直强调‘没有身体,踢不好足球’,所以我们也是按照他的要求提供海选名单的,最后入选的这些队员,都是他亲自过目留下的。”

“这个标准得改”,襄龙吟毫不迟疑。

“啊?这个标准是中国足球几十年来默认的选才标准,说改就改啊?”

“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一些国际大牌球星都不符合要求,比如老将梅西、席尔瓦、法布雷加斯、伊涅斯塔等等,他们岂不是统统不合格?”他摇摇头。

“那您的选才标准是什么呢?”

“这就是我马上要做的事情”,他笑着回答。

晚上,他拨通了吴凌风的手机,汇报此事,吴凌风答复他:“按照你的标准去选人,不用迟疑!”

他决定制订新的选才标准,然后放眼全国、乃至在海外踢球的年轻队员,从中筛选尖子。

深夜,他还没有入睡。

他深深感到组建一支球队的复杂,哪怕是国少队,也不能掉以轻心,这关乎中国足球的未来,关乎青年队、成年队的前景。

西甲经历使他推崇拉丁技术流,反观中国人体质特点,正好符合要求;同时,中国球员的身体强壮程度优于日韩,甚至可与伊朗球员一拼,所以不必担心,需加强和挖掘的正是技术,这是他长期观察分析的结果。

所以,中国足球想出头并可持续发展,就应当以西班牙、葡萄牙、阿根廷为榜样,结合自身特点予以创新,走一条以技术为主、速度和力量为辅的道路,并且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能半途而废,否则进一步、退两步,最终只能功亏一篑。

带有变阵特点的4-5-1阵型依旧是他的最爱,在注重防守的前提下,随时可以变阵为4-3-3的进攻阵型,这是中国特色的“全攻全守”,更符合自身实际;相反,仿效荷兰郁金香的“全攻全守”是不切实际的,那对每个球员的体能、速度、意识都是极大考验,这种巅峰式的打法很难持久,而荷兰在国际足坛的尴尬地位也证明了这一点。

他襄龙吟喜欢精彩的过程,但更看重结果!

他决定明确以下选才标准,并进行排序:

1、首先在球队内部确立队伍的价值观,那就是态度第一。

正如曾执教国足的米卢提出的“态度决定一切”,事实上,任何行业成功的关键都在于态度,所以他选才的第一标准就是——对足球狂烈的**与热爱,这表现在强烈的触球**、射门**,要像恋爱一样投入、心无旁骛,踢球不为名利;

2、要有天赋的足球感觉。

那就是人球合一的境界,似乎天生为足球而生,球到了脚下就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呈现一种和谐、完满的理想状态,他不需要为了某种现实因素不得已来踢球的人,那对于球队和个人来说,都是一种遗憾;

3、优秀的意识和阅读比赛的能力。

具备一种直觉,知道应在何时出现在何处,对于场上形势有准确判断,能够意识到机会所在,并能抓住机会;

4、个人技术。

这一点至关重要,优秀的个人技术能以一当二,牵制对方两名以上球员,战斗力明显高出一筹,尤其是球星级别的队员更是如此,他们能在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依靠个人能力,为球队攻城拔寨,改写场上局势;

5、速度。

这是中国队强于亚洲其他队伍的优势,应该继续保持,而且速度是某些技战术打法的保障,无此则难以实现,而且速度意味着为控制比赛增加变数;

6、力量。

这也是中国队在亚洲的优势,虽然与欧洲人相比明显不足,但随着国人体质的加强,这也不是大问题;

7、最后才是身高。

中国不缺大个儿球员,足球不是篮球,身高并非硬指标,世界强队里的阿根廷、西班牙平均身高偏矮,但并不影响实力,亚洲的日本队亦如此,可见身高不是决定因素,有时候高大反而意味着反应迟钝、转身慢等缺陷;

他在纸上写下了这些标准,并在第二天让随队秘书打印成文字稿,装在身上。

第一个跃入眼帘的人选,就是远在西甲巴萨青年队踢球的天才中场、16岁的帝北溟,这个被西班牙足球媒体称为“明日领袖”、“任意球之王”的中国少年。

他留意帝北溟已经很久了,在西甲踢球和当教练期间,他几乎观看了帝北溟的所有比赛,不能到现场观战,他就弄来录像观看。

帝北溟是他在西甲联赛的最大发现,前者在比赛中表现出的成熟个性、意识、技术、控制比赛的能力,实为世所罕见。

他依稀在帝北溟身上看到了巨星“齐达内”的影子,年龄不过16岁,前途无可限量,他甚至经常自问:这样的天才是如何诞生的?

从某种角度看,襄龙吟是帝北溟的狂热粉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