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轩辕剑史·三国篇》第十章 坠入深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夏天的阴雨绵绵如期笼罩在了蜀地一带,沥沥的雨点拍打着涪城府的房檐,庞统手托着下巴,略有所思地看着乌云密布的天空。.最近的他总有点心神不宁,而且与刘璋也已经正式撕破脸皮开战了,却依然得不到荆州援军的任何消息。

“孔明那到底怎么了?”

他们刚刚入川的时候,刘璋是盛情款待了刘备,但刘璋手下的许多将军却对这位不速之客抱有众多怀疑……最后在各种矛盾的冲突中,刘备不得不提前开战了。

现在困守在涪城已有一段时间了,虽然庞统屡施妙计击退了来敌,可死守不是办法,也达不成他们来这的目的。

“军师!这些天来气候很差,还是先不要出兵了……”刘备似乎看出了庞统的心事。

“在下昨晚夜观天象,明日便会放晴。现在我们不宜死守,应乘兵力尚足之时,速战速决!”庞统手握蕉扇作了一拱。“望主公批准明日发兵雒城!”

雒城是通往成都的必经之地,也是其最大的保障,刘璋自然在那设了重兵守护。

刘备面有难色,他的直觉告诉自己不要贸然行动。但回头想想,每次胜利都是庞统妙策的功劳,军师现在这么说想必也有他的道理。自己既然不多懂战术谋略,那还是该虚心听听别人的意见的。

“那……好吧!军师拟定个进军计划便可!”

刘备再看了看屋外,蜀地的崇山峻岭朦胧在细密的雨色中,诡秘中带着忧怨。

即使是有“凤雏”之称的庞士元,也未免看得清那片山色蒙蒙。

`

襄阳明朗的上空,缀着云痕点点。刘备已经入川将近三个月了,诸葛亮与众人齐心治理着荆襄诸城,荆州呈现出了战后难得的鼎沸与繁盛。

然而最后一封来自川内的书信是在上个月才收到的,只是告诉诸葛亮一切平安,那么现在呢?他们是否顺利还是已经开战了呢?

刘备最优秀的军师在自己的书房中踱步冥想,他这几天感觉很糟,突然担心起远去西川的主公刘备和师兄庞统。

门被推开了,是将军赵云。

“军师,皇叔的信到了!!他们已经与刘璋开战了!”

诸葛亮连忙接过赵云手中的信,细细一看,果然是刘备的字迹。“好……!子龙你先出去把消息告诉其他将军,我来筹划一下进军路线。”

“是!”赵云欣喜地低头领命,终于可以摆脱这些平淡乏味的日子,上阵杀敌了!

他轻挪着脚步,退到了门外,却猛地怔住了……一股强烈的恐惧涌上心头。他疑惑地瞪着眼睛,嘴唇颤了颤,但还是没说什么,默默地关上了诸葛亮书房的大门。

`

“军师,我军现在固守涪关,只待你带兵北上一起行动了……”

诸葛亮在房间中慢慢地踱步,拿着信翻看,嘴中喃喃地读着。当他把身体转向房门时,感到了异样。

“孔明先生……”一股慑人的能量迎面扑来,却急剧地收缩进了诸葛亮的头部。

“这、这……!啊……!”

诸葛亮蓦地感到撕心裂肺的头痛,仰面跪了下来。

“是你!!”他猛地辨出了那种心底的恐惧感,眼前开始昏花……一个个景象涌了进来,宛如他小时候读到的古代神话故事。

他不得不低下头,用手捂着脑袋拼命地摇晃,信纸和白羽扇轻飘着垂落在地上。“为什……么,要……现在……!!”诸葛孔明的脸剧烈地扭曲着,拼命地喘息……他似乎在那刻翻然醒悟到了什么。

“原来你是……”

眼前一片黑暗。

`

房间中,诸葛亮一动不动地低头跪着。终于,那张刚刚没把话说完的嘴开始慢慢地**起来:“咈咈咈……”

他把头扬起,脸上分明是种得意与兴奋。“嘿嘿嘿!休息一下吧……”

诸葛亮俯下身子捡起了羽扇,又歪着脑袋打量了一下信纸,很快用左手拾起捏成了废纸团。“没耐心的人,终究活不了……”

门再次被猛地推开。

“军师!!出什么事了?!”赵云自从感到那阵恐怖后,便一直没放心,所以隐约听到诸葛亮的喊叫,就立刻赶了回来。

“哦……没事没事……”诸葛亮背对着赵云,看不到表情。“赵将军,出兵的事先缓一缓,过几天再说吧。”

“军师,您刚才不是……”

“军师现在说的话你不听了?”诸葛亮的语气中透着异常的冷漠。

“对、对不起!……军师。”赵云在军师的训斥下怔了会,便不敢再多讲了,连忙退了出去。

他在屋外用力地咋了咋舌,却百思不得其解。有种直觉告诉他,一切都不对劲了,但又是怎么回事呢?忠心耿耿的将军锁住了他的浓眉,这需要花些时间来弄清楚。

`

果如庞统所说的,在那天的阴雨后天气便放晴了。拨开了乌云的压抑后,西川林木葱郁的美景便在如金子般阳光的冲透下一览无遗。

浩荡的刘备大军出了涪关后,便分为两路向雒城行进,庞统为了避人耳目,特地走了山间的林阴小路。

骑着刘备临行前送他的“的卢”马,庞统走在队伍的后面,一路跨过小河淙淙,回荡着鸟语轻声。这一路由魏延将军任前锋,他颇感放心。

行军很快进入了一条狭长山道,在西川这带,山路是经常的。只不过现在,他突然对脚下这块地方有了点莫名的感觉。

“此处是什么地方?”庞统摇动着蕉扇,随口问了问跟在他旁边几个投降的刘璋士兵。

“我从小生活在这一带,父辈们称这个两丘相夹的地方为落凤坡。”

“什么!?”庞统惊惶地张开口,他猛地想起自己号为“凤雏”……是巧合还是……?!不等他下令,耳旁已传来一阵弓弦由绷紧到舒展的清脆声。

黑压压的箭雨从山头铺天盖下,庞统睁着惊恐的双眼,胸部被一阵剧痛所贯穿。当另一支箭深扎在他脸上时,刘备的军师惨叫着落马。

宛如一只灿烂的凤凰,从九天坠下……

`

“听说刘备带兵已经进入西川了是吗?”

许昌的丞相府,曹操召集了几个亲信的臣下如聊天般地讨论着今后的打算。

“是的,丞相。随行的还有军师庞统,而诸葛亮则留守荆州。”

从郭嘉口中听到“庞统”二字时,曹操不禁燃起了怒火。“好一个铁索连环计!庞统小儿……枉我还真心待他!”

“丞相,刚刚战败损失极大,现在还不是用兵的时候。最关键的,还是势力范围的内政工作。因此这段时间内,我建议不应该参与任何战事……”

曹操呶呶嘴,点了点头,自从赤壁归来后,他就希望能有那么点时间调节下心情,而不光光是在战场上拼杀征伐了。

一个身着褐色仕服的中年男子在离曹操不远的坐席上站了起来。

“丞相,臣有一事已考察了整整一年,不得不报。”

曹操抬起头,原来是自己刚刚提拔上来的名士司马懿。“司马卿有事便讲。”

“此事虽然与战略无关,甚至是显得玄虚,但在下认为值得听一下。”司马懿向着丞相作了一揖后,便大步迈到了曹操面前。“不知道丞相是否还记得二十年前斩张角一事?”

曹操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那丞相一定没忘记那个当年引得天下传闻的蓝色链坠吧?”迎上司马懿严肃的眼光,曹操心中不由得动荡了一下,这是他藏在心中已久的迷团了。就是那个挂在张角颈部的链坠在百敌不侵的保护中,竟然被曹操用倚天剑斩下。

“当年臣曾迷过方术一段时间,后来经过多方考证,得知链坠多是封印之物。”司马懿说着走在了曹操面前。“而且最近无意中从民间搜得异志一卷……”

司马懿从袖中抽出了那本早已准备好的书。曹操眯起眼睛,看见封面上模糊地隐现着“战国异事录”五字。

“此书为战国无名氏所著。书上记载了这么一段话:以轩辕剑之力败蚩尤于伏魔山下,毁其形体,却难除其魂魄,遂封印于蓝石之中……”司马懿顿了顿,在场的人也无不屏气凝神,大家似乎听出了些门道了。

“为防后世损毁,招天下又乱,蓝石拥无穷护佑之力,兵戈不入。”

“丞相,这只是传说罢了……”郭嘉看到了曹操骤然改变的脸色,轻轻地在丞相耳旁提醒道。

曹操沉默了很久,屋中也随即寂静了下来,司马懿似乎早已准备接受着这种尴尬了,他昂然地站在那里,等候着其他人的反应,尤其是丞相曹操的反应。

“会那么巧吗?”郭嘉小声嘀咕了一句。

“也许……”曹操突然发声了,他看了看在场的将军和谋臣,站起来笑了几声。“哈哈……司马卿几句话让大家开开眼界,可别当真了啊!我们还是该把心思放在目前的主要工作上……”

司马懿沉默一会,又不语地走回了他的位置。或者现在说这些不是时候吧?

渐渐的,日薄西天。

散会后,众位将军谋臣议论纷纷地离去,司马懿带着一脸的遗憾沉默着跨出了相府的大门,踏上了被夕阳红晕填充的大道。

“仲达!”

他在熟悉的唤喊下回过头,惊讶地看见曹操从府中跑了出来,活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在追逐着什么。

“刚刚……那话别在意……”曹操喘了几口气,又拍了拍司马懿的臂膀。“我准许你继续去调查相关的事情!有什么新的发现立刻上报给我,对我隐瞒的话让你小子吃不完兜着走!”

与其说这是严厉的命令,倒不如形容为给司马懿强有力的振奋,两人相视笑了笑。

掩盖在历史尘埃下的,似乎就要被拂开了。

`

当黑云重新遮住西川上空的那片阳光灿烂时,一队人马拼命地冲进了涪城。

“主公!!!”

魏延哭喊着从马上翻下,跪倒在正苦恼不已的刘备面前。因为少了庞统军的支援,刘备挡不住雒城军队的反攻,又败了回去。

“军师他……”魏延仿佛咽哽住一般,说不出话来。当身旁的军士吱唔着把庞统的死迅告诉刘备时,汉室的皇叔硬是摔坐在地上。

“什……什么!!”刘备如遭到了晴天霹雳般,惊骇地瞪着眼睛。“庞统……先生……”

庞统发兵的前一天,雒城的守兵意外地收到了一封信:刘备将于明日午时走落凤坡小道发动攻击。

当皇叔被魏延和黄忠将军扶起时,他恍惚的神情突然清晰起来。

“快、快去通知诸葛军师!荆州迅速发兵!!”

涪城上空笼罩着阴郁的乌云,显然快要下雨了。

`

然而刘备又怎能看到,荆襄蔚蓝的空中,也隐蕴着更大的黑暗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