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末霸主》第二章 规划(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水车的问题解决之后还要考虑风箱的承受力,高速转动的水车将带动风箱高速运转,风箱来回做活塞运动,将空气压入炉体,木质的风箱肯定满足不了这个要求,如果将风箱改成铁制的,那就要铸造封闭的汽缸和与之相对应的活塞,这个实现起来就太难了。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能作出这样的汽缸和活塞,那就意味着可以造出蒸汽机了,也意味着卧虎山庄的机械加工技术达到很高的水平,如果能造出蒸汽机,哪还要水车干什么?

赵剑寒不愿意转炉炼钢的计划卡在风箱上面,他想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用坩埚法生产的钢铁来铸造汽缸、活塞和曲轴,再用砂轮磨床来打磨,也就是说他准备试制一种简单的蒸汽机,不要求这台蒸汽机有多长的寿命,也不要求它的效率有多高,只要能完成风箱的功能就行了。

实际上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也不具备多大的实用价值,蒸汽机的原理非常简单,秦向武和吴青山精湛的手艺可以制作出精度很高的模具,赵剑寒很想尝试一下,要是万一成功了,那么动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即便试制蒸汽机不成功,赵剑寒还有一套备用方案,他按照旋转式空压机的原理设计了一种新的鼓风机,用三片宽大的叶片来压缩空气,不过这种空压机制作的难度也不小,能否成功也是一个未知数,一切都有待于试验的结果。

如果这两种方法都不成功,那就不得不放弃转炉炼钢法,赵剑寒就准备建造一座平炉来炼钢。前世赵剑寒在缅北主持建造的钢铁厂就是采用平炉炼钢法,所以他对平炉的工作原理和结构非常清楚。

平炉比转炉要复杂许多,由熔炼室、炉头、上升道、沉渣室、蓄热室、换向阀、烟道、烟囱等部分组成,利用了炉气废热再利用的原理,能适应各种原料的配比(主要是生铁和废钢的比例),生产出来的钢铁质量好,产量大,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炼钢方法。

但是平炉结构复杂,建造起来不太容易,每一炉钢炼制的时间比较长,当然,这些问题对赵剑寒来说不算什么,最麻烦的是平炉炼钢以煤气或者重油为燃料。

在没有能力开采石油的前提下,使用重油做燃料就不用指望了,得益于前世在玻璃厂工作的经历,赵剑寒对煤气生产的原理和工艺流程都很清楚,但是在目前的条件下,想要制备煤气比制作蒸汽机的难度小不到哪里去。

最常用的水煤气制备方法是用水蒸气通过炙热的焦炭,就会产生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这是一种非常清洁的能源,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都是易燃易爆品,没有压力计等监控设备,极易发生爆炸,而且是极其剧烈的爆炸,目前赵剑寒的事业刚刚起步,无论人才还是物资都很缺乏,根本就承受不起这样的风险,这也是赵剑寒对这种方法敬而远之的主要原因。

所以赵剑寒最优先的选择还是采用转炉炼钢法,尽管困难重重,他还是决心尝试一下,只要人才队伍还在,多试验几次总会成功的。

有了高质量的钢铁,还有有相应的机械加工能力才能发挥作用,再好的钢铁如果只是靠铁匠们拿着锤子敲,也只能敲出一些大刀长矛和盔甲之类的冷兵器时代的武器,顶多是质量比以前好一点罢了,这绝不是赵剑寒的初衷。

首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